探秘安徽籍餐饮人在北京的成功之道
编辑 | 杨
运营 | 橙色
前段时间,我们联系上了南城香创始人王国玉,当时南城香正在宣传自己的“3元自助早餐”,被网友调侃是打工者的“穷人餐”,毕竟在北京,这个价钱可能连一个茶叶蛋都买不起。
在与王国瑜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以北京南城命名的这家店的创始人是安徽望江人,他身边也有一群徽菜老乡,当他开始提到其他徽菜老乡时,我们有些惊讶。
四季民福烤鸭店的创始人吉洪生,安徽无为人。
簋街胡大酒家的创始人孙玉珍是安徽武威人。
关氏鸡翅店创始人关其兵是安徽池州人。
青年餐厅创始人易宏进,安徽巢湖人。
…
数据显示,餐饮业每年的死亡率约为30%,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餐厅想要长久生存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上述几家餐厅在北京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堪称老字号。其中四季民福、胡大等餐厅更是大排长龙,一号难求,成为北京年轻人必去的餐厅之一。
除了老字号,近年来安徽人带进北京的餐饮店也不少,老香记、天啦啦、巴比食品、小菜园……都早晚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并且还在不断扩张。
从早餐到夜宵,从日餐到宴席,你在北京随便吃到的一顿饭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安徽人。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徽派餐饮帮派不断壮大、演变,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是发源于北京,还是他进京赶考?
说到什么食物代表北京,烤鸭是绕不开的话题。任何一份北京烤鸭推荐餐厅名单,四季民福必定榜上有名。一位老北京人曾称四季民福为“老百姓的烤鸭店”——虽然菜品并不出众,但好处是“不会出错,吃一口也不会上火”。凭借这份“稳”,四季民福成为了很多来北京游客的首选。
和四季民福一样,另一家总是挤满游客的餐厅是胡大餐厅,它开在簋街上,以小龙虾作为簋街的“精神图腾”。一位美食记者曾查证,从1995年开始,簋街作为北京夜市文化的代表性地标,相继推出了红烧羊肉、酸菜鱼、水煮鱼等一系列美食。最终,“麻小”历经大浪淘沙,依然屹立不倒,至今依然风靡。
▲胡大餐厅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安徽女子孙玉珍来北京之前,簋街根本没有小龙虾。
30多年前,家境贫寒的孙玉珍来到北京打拼,从卖菜的小贩做起,逐渐成为簋街小有名气的海鲜供应商。孙玉珍很聪明,有一次回老家,看到老乡在火车站卖小龙虾,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就扩大了经营范围。
一时间,小龙虾成了簋街酒楼的抢手菜,不少酒楼都来找孙玉珍要货源。她干脆在簋街开了自己的餐馆——胡大酒楼。一开始,胡大和簋街其他小龙虾店一样,只有红烧、油焖、清蒸等做法。
但孙玉珍觉得这还不够,她又从家乡请了一位厨师,跑遍了四川、重庆等地,最后端出了一盘麻辣小龙虾,被赞“把麻辣基因带到了北京”,“麻小”一词开始在簋街流传开来。
▲北京簋街胡大饭庄(四合院店),小龙虾。图/视觉中国
孙玉珍来到北京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当时城镇化浪潮刚刚开始,无数安徽人背井离乡,外出谋生。除了孙玉珍,四季民福的吉鸿生、南城厢的王国玉、关氏鸡翅酒吧的关其兵、青年餐厅的易鸿锦等都在此时北上谋生。
王国玉是安徽望江县人。在他的记忆里,当时的安徽老乡分成两拨,一拨去南方打工,一拨进京做生意。王国玉不愿给别人打工,便选择在京南的菜市场安家,先卖鸡肉,后来又卖羊肉串。
安徽人开早餐店是出了名的,除了卖菜,很多进京的安徽同胞也走老乡的老路,以开早餐店为立足点。
青春餐厅的易鸿锦就是一个典型。离开家乡安徽巢湖时,易鸿锦只有15岁。到北京后,他跟别人学炸油条,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元。炸了两年后,他最大的梦想依然是“能有一家自己的油条摊”。但易鸿锦吃苦耐劳、肯努力,很快便拿到了命运抛出的第一根橄榄枝。1994年,易鸿锦靠别人介绍,买下了餐厅门面,取名青春餐厅。连启动资金都是借来的钱。
那时的北京对于他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地方。
孙玉珍家在农村,有八个姐姐,因为上不起学,只好借钱进京打工。进城途中,孙玉珍路过一座桥,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如果自己在北京不出名,石头不浮起来,她就不回家。王国瑜也表达过类似的向往:“看到北京街头那么多车、那么多高楼,我就想,总有一天,我也能有一份。”
▲图/视觉中国
这群上个世纪在北京白手起家的安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奋斗,慢慢把北京变成了他们的“舒适区”,扩张的速度难以用快来形容。
就像胡大酒楼和四季民福,虽然名气很大,但从目前的门店数量看,在北京分别只有5家和19家;关记鸡翅吧稍微多一点,达到了52家门店;而在北京已经开了近200家门店的南城香,疫情时代才进入快速扩张期,直到2018年,南城香才有65家门店。
如果说老一辈的安徽餐饮人是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并慢慢迁出的话,那么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北京已经不再是他们定居的首选,而更像是一种证明、一种考验。
2021年,在安徽省已有上百家门店的老香记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主打中式快餐,旨在解决上班族的午餐问题,门店分布在大型超市、写字楼等场所。
总部位于安徽蚌埠的连锁茶饮品牌天啦啦,离开安徽后,一直在河南、河北等中部省份的二三线县域悄然扩张。直到去年,这个被誉为“县域版米雪冰城”的品牌门店数量突破6000家,且70%门店位于县城的品牌,才开始受到关注。
天啦啦成立于2014年,2015年开放加盟,2019年进驻北京。在北京近30家门店中,创始人王伟将门店选在了昌平、沙河、顺义等北京周边地区。相比开在繁华簋街的虎大,以及因在故宫开店而爆红的四季民福,这些门店显然更加接地气。
另一个类似案例是前不久刚刚上市的平价徽菜品牌小菜园,创始人王树高也在家乡安徽铜陵开了一家酒店。直到铜陵的生意越来越大,王树高才在2011年决定离开安徽,并于2016年进军北京、上海市场。几年之后,小菜园在北京已经有16家连锁店。
▲小菜园,知名徽菜连锁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您要的是性价比还是质量?
图片资料室公众号曾做过统计,发现在北京的安徽人开的餐厅中,人均消费金额最高的是四季民福,170元,相对较低的是南城厢,30元。两者百多元的价格差,明显看出了餐厅对自己定位的不同选择。
当孙玉珍把小龙虾介绍到簋街时,不知她是否想象过,未来有一天,胡大的小龙虾可以卖到20元一只,最低购买15只。
但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依然挡不住无数人蜂拥而至。如今,胡大已经稳坐簋街第一龙虾馆的位置。排队从1000桌起,黄牛票一度被推到800元/人。但终于吃到之后,大家不禁感慨:“我们点餐很小心,但四个人还是花了一千多元。”
胡大和四季民福都定位精品,除了卖菜,卖的也是服务和环境。胡大常年为顾客提供剥小龙虾服务。四季民福在北京最受欢迎的门店,是故宫附近的那家,这家店有11个景点,透过落地窗就能看到故宫东华门。以故宫为背景吃烤鸭,吸引了无数游客来北京——一顿午餐,至少早上9点就开始排队了。
▲某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四季民福领取号码的攻略。图/截图
慢慢传入北京的老香鸡,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也曾因快餐价格而遭到打工者的质疑。一小份炒农家肉要18元,一碗肥西老母鸡汤要19元。如果想吃健康又营养的荤素搭配,大概要40元甚至更多。即便在它的发源地合肥,平均顾客消费也在30元左右。后来,一句充满调侃的玩笑话,成为打工者对老香鸡的最终结论——“月薪2万,吃不起老香鸡。”
当然,北京的徽菜馆大多还是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小菜园常用的是五常米,2023年暴雨一度导致稻米收购价上涨,但小菜园还是下调了稻米价格,这和小菜园从源头种养、自建运输车队等降价策略有关。南城乡也类似,为了降低蔬菜供应价格,王国玉干脆在河北找了一块地,自己种菜。
天啦啦能在下沉市场迅速扩张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价格,一个甜筒冰淇淋3元,一杯雪碧咖啡6元,最贵的芒果西米露也控制在10元左右。
卖便宜不代表不赚钱。王伟曾说,哪怕只是一杯6元的奶茶,天拉拉的毛利也能达到60%。为了降低成本,天拉拉成立的第一年,王伟就建了一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在选择仓库地址时,也要保证仓库周边有空置的厂房,以便门店增加时可以随时扩建仓库。
用小菜园王树高的话来说,这就是“追求极致性价比”,在告别消费升级的时代,这或许是最能抓住大家胃口的选择。
▲图/视觉中国
你想要家庭系统还是公司系统?
细看安徽餐饮业崛起的历史,血缘关系、宗族关系是绕不开的。
关氏鸡翅吧的关其兵,在北京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未满16岁的弟弟,兄弟俩一起摆起了烧烤摊。胡大酒楼的孙玉珍也让妹妹帮忙。还有在南城卖羊肉串的王国玉,生意越做越大,摊位也渐渐呈现出家庭作坊的雏形。王国玉开着三轮车送羊肉串,其余留在家切肉、串肉串的人,都是亲戚。
餐饮业不需要很高的技术门槛,到了该传承的时候,下一代可以很快接手。2008年,孙玉珍把胡大经营权交给了女儿和女婿;而据王国瑜透露,他的儿子也加入南城香担任经理;小菜园现任执行董事中,还包括王树高的侄女。
也就是说,安徽餐饮发展到最后,管理层往往都是由“内部人”组成的。
不仅管理层是“自己人”,就连一线的服务员也是。吉洪生曾介绍过四季民福的员工构成,他不喜欢从技校招人,而是靠员工介绍亲戚、朋友、老乡,90%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都是吉洪生亲自培养的。
这样的选择,是徽商的典型特征:商人唯利是图,但又讲究“义利合一”,既要赚钱,也要行义事。
在他们看来,多招本地员工,是帮助老乡的重要途径。安徽东至县本地人关其兵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关氏“气吧”一度有350名员工,其中70%是东至县人。
当然,与同胞建立联系,不是光说不练,要把钱给到位,才是实实在在的。
四季民福成立三年后,吉鸿胜开始实行个人股制度——让员工成为四季民福的股东。当年,25%的员工被分配了个人股。早在2014年,四季民福就有6名员工的年收入超过100万。
这种“让员工当股东”的模式,在不少安徽餐饮企业都有。小菜园有一条特殊的晋升路径——服务员、厨师可以从一线做起,逐步提升,再到外面管理门店甚至区域。同时,他们还会享有小菜园的股权。招股书显示,王树高把过半股权留给了集团高管和129名核心员工。
愿意用钱去换感情,收获的是员工的热情和忠诚。在小菜园,超过半数的店长、厨师能待三年。疫情期间南城巷缺钱的时候,员工们曾自发借钱给总部。
▲南城相门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当企业“内部人”太多时,矛盾就会产生。一个成长中的企业不可能永远是家庭作坊,当“外人”和“内部人”越来越多时,双方的隔阂就会加深。以家族企业起家的王国宇发现,在扩张的几年里,一线员工对上层管理者有很多抱怨,认为他们只坐在办公室里,不工作,这也增加了员工和管理者的懒惰。
意识到这些潜在问题后,2014年前后,南城祥开始精简人员、收回股权。被裁员的人员中,就有王国宇的弟弟。这对王国宇来说并不容易。“我自己不做,别人就做不来。”王国宇知道自己是做家族生意起家的,要打破家族经营模式。但后来,几经周折,弟弟又回到了南城祥工作。
是应该在几百个城市开几万家店,还是打造一家百年老店?
怀揣“家文化”基因的安徽餐饮企业,自然不认同资本、特许经营的扩张模式。长期以来,小菜园、南城香等都拒绝外部融资。王国瑜甚至把拒绝资本、特许经营写进了南城香的“宪法”,至今仍未断绝。
因此在外界看来,安徽餐饮人更擅长开直营店。小菜园在全国的548家门店全部是直营,南城香目前的200家门店则集中在北京。当被问及何时会在北京以外的城市开店时,王国瑜并不着急,决心要打进北京市场。
直营并非没有弊端。餐饮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店越多,需要处理的事务就越复杂。关启兵记得,关氏鸡翅酒吧找店、选址、发工资等事务都是他包办的。开到第12家店时,他开始感到“太忙了,没法亲自管理每一家店”。他曾问:“能不能只开12家店?”
和关其兵一样,十几年来安徽餐饮人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是接受资本和加盟商的支持,在全国开连锁店,还是坚守北京,坚持办百年老店?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每家商店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2020年,四季民福宣布不再加盟,理由是“让我们更好地巩固服务细节”。在这则新闻的评论中,还不乏一位安徽老乡的哀嚎:“请问季先生什么时候能在家乡安徽开一家分店呢?”
▲四季民福烤鸭店厨师现场制作。图/视觉中国
从岳母孙玉珍手中接过胡大后,小郭栋显然野心更大,一口气开了几家直营分店。后来,胡大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外地的朋友找上门来,想要加盟。于是胡大正式走出北京,在天津、沈阳、呼和浩特等地开设分店。
但很快,郭栋就发现,其他地方开加盟店,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像小龙虾这种依赖供应链、必须新鲜制作的食材,品质把控非常困难。2016年,郭栋因为担心损害胡大品牌,不再开加盟店。几年后,他干脆成立了新品牌“红巷子”,开连锁经营,把全国各地已经开的加盟店全部收回,改名为“红巷子”。
这样一来,相当于在两者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胡大依然保留着开加盟店的基因,而真正的胡大酒楼则回到了起点——北京簋街,只保留了4家直营店,向着百年老店的目标努力。
有人重回起点,有人加速前行。此前拒绝资本的小菜园,经过长期挣扎,终于在2023年被华兴资本说服,获得两轮合计5亿元的独家融资,赴港IPO。热钱和资本的需求,让小菜园一路飙升。按照规划,小菜园未来3年将开出500多家门店,几乎是之前10年的总和。
但对于天啦啦来说,是否“投入”资本并不值得担心。创始人王伟从进入餐饮业的那一刻起,就决心扩大业务,实现规模化经营,开过烧烤店、麻辣火锅店,几乎每次创业都努力开更多的分店,但后续增长乏力。
最终实现规模化梦想的,还是靠奶茶品牌天啦啦。一心做加盟的王伟,在刚创办天啦啦,资金储备也不够的情况下,就成立了开发部、市场部,全部用来服务加盟商。相比开餐厅,茶饮菜单简单,培训快,加盟商管理也更容易,这些都是茶饮赛道的天然优势。
这也是南城香拒绝加盟的重要原因——菜品复杂、依赖厨师的餐厅,标准化管理难度太大。王国宇觉得,“餐饮”虽然习惯性地放在一起,但开餐厅和开奶茶店本质上是两回事。因此,他更愿意相信中央厨房的力量,而不是加盟商的力量。
尽管如此,天啦啦仍然以前辈们无法比拟的速度在全国铺开,成为安徽餐饮业率先实现百城万店目标的有力竞争者。天啦啦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巴比食品,一个源自安徽江镇的早餐品牌,拥有近5000家门店。
参考
1.《股份制:民营企业留住员工的新利器》南方周末
2.《IPO雷达:548家小菜场撑腰王树高赴港上市:对赌协议施压,分红近3亿》,子弹财经
3.《好吃又不贵,利润率碾压同行,9个关键词看懂新徽菜“小菜园”丨IPO观察36氪》,未来消费
4. “家乡鸡对当地人来说太贵了”,有趣的报道
5.《下游市场的隐形巨人:门店数量超过麦当劳,却很少有人知道》,《财经》11
6、《图片资料室 | 四季民福、南城厢、胡大,北京的名店都是安徽人开的?》,新浪图片资料室
7.《一条街开五家店,每天等位吃600公斤瓜子,火了22年!》,《新餐饮见解》
8.《安徽“餐饮帮”领跑北京半壁江山》职业餐饮网
9.《青年餐厅30家直营店创始人易宏进》央视《如何致富》
10.《他用专注成就梦想——访关氏餐饮创始人关其兵》,北京广播电视报
11、《天啦啦挤进茶饮IPO:投资门槛比米雪低,明年冲刺1万家门店 有加盟商称毛利低于预期》搜狐财经
微信又重新设计了,如果不标记星号,可能会错过我们的推送通知,看不到封面图。也请点击星号“每日人物”,及时收到每一条新鲜推文,期待每一次与你的相见。
每个人互动
哪家徽菜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本文由《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