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极端天气致蔬菜价格上涨,部分涨幅超 30%,老百姓生活压力增大

时间:2024-09-0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88评论:0

蔬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涨幅是多少?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近期持续高温、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蔬菜的生长收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蔬菜供给量减少,从而形成了供需失衡,推高了蔬菜价格快速上涨。

▍全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 部分涨幅超30%

北京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一排排冷藏车和厢式货车挤满了市场,后车厢敞开,一捆捆的蔬菜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以前小白菜的价格是8毛1两,这个月涨到4块多。”摊主王女士说,她买的小白菜产自河北香河。当地强降雨不仅影响了小白菜的产量,也增加了购买难度。

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8月19日,新发地市场蔬菜批发加权平均价格为4元/公斤,环比上涨37.93%,同比上涨28.21%。据统计,今年8月中旬的价格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点。

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环渤海地区等传统夏秋蔬菜产区蔬菜价格也有所上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指数月度回顾显示,7月份监测的前十个蔬菜品种中,有七个品种上涨。8月12日至18日当周监测的前十个蔬菜品种中,有九个品种上涨,涨幅最明显的是白菜、豆类、叶类蔬菜、水生蔬菜等。

在山东省莱西市,一位菜贩说:“现在基本上所有蔬菜都涨价了,黄瓜7元多一斤,西红柿4元多一斤,前几天黄瓜还卖到8元多。物价涨了不少,大家每次买的菜都比以前少了。”

在安徽合肥,当地蔬菜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7元以上,30个蔬菜品种中有20个品种价格上涨,其中黄瓜、白萝卜、冬瓜涨幅最大,平均比前一周上涨6%至8%左右。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员王萍介绍,受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当地蔬菜货源不足,苋菜、韭菜、空心菜等叶类蔬菜批发价基本维持在2元以上。

在江苏南京金香河市场,豇豆、青豆、茄子等蔬菜价格小幅上涨,黄瓜、白菜、菊花叶等蔬菜价格则大幅上涨。居民孙先生称,当天他买了毛豆、凉粉、豆腐、白菜等,“感觉菜价上涨了30%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7月份,全国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79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下降2.0%,比近3年同期平均值高5.1%。其中,黄瓜(上涨69.4%)、大葱(上涨45.5%)、菠菜(上涨34.7%)、菜花(上涨30.6%)等蔬菜价格上涨幅度均在30%以上。

8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持续保持季节性上涨趋势。

蔬菜涨价的消息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一位北京网友称:“菜市场的黄瓜从2元每斤涨到了7元,油菜从2元每斤涨到了6元,青椒从2元每斤涨到了5元。茄子也不赖,从1.8元每斤涨到了2.8元每斤。”还有网友“调侃”:“多吃点肉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9.3%,同比上涨3.3%。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由6月20日的111.57上涨至8月20日的134.11,上涨20.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由4.32元/公斤上涨至6.09元/公斤,上涨40.97%。

▍蔬菜价格为何暴涨?

近期,华北、西南等东部地区部分蔬菜主产区相继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并伴有强降雨。此类天气对蔬菜的生长、开花结果等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如长期高温容易导致蔬菜提早开花,从而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而强降雨又容易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从而导致蔬菜减产。这些因素叠加,直接导致蔬菜减产,并成为蔬菜价格上涨的“导火索”。

极端天气是一个因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静介绍,今年入夏,我国整体降雨偏多,湖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出现暴雨、雷暴、大风天气,部分地方还遭遇洪涝灾害,给当地蔬菜生产、采收、运输等造成阻碍。

不利的天气给不少菜农带来了很大困扰。“由于今夏高温、高湿等气候变化,病虫害频发,蔬菜品质下降,产量也相对减少。”山东省寿光市成林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春宝说。

拥有10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寿光化龙镇辛家桥村菜农辛登清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降雨频繁、持续高温,大棚蔬菜长势没有往年好,为了减少高温影响,在大棚薄膜上使用遮阳网、降温剂等,以减少高温伤害,增加种植成本。

7月5日,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周坊村村民在清理农田水渠淤泥。新华社记者陈思涵摄

物流成本增加

除了极端天气的影响,目前物流成本也是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各地交通运输逐渐恢复正常,加之此时油价上涨,直接推动了各类物流成本的快速上涨。蔬菜属于易腐烂商品,对物流时效性要求较高,物流成本的上涨也使得蔬菜价格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上涨。

高温、持续强降雨不仅导致蔬菜减产,还影响蔬菜品质,增加蔬菜采收难度和贮藏保鲜成本。加之我国蔬菜产区与销区相对分割,跨区域运输进一步增加物流成本。

“几个蔬菜主产省份占全国供应量比重较高,今年夏季的强降雨等天气对蔬菜特别是鲜叶类蔬菜的跨区域运输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蔬菜收购和物流成本增加,从而阶段性、暂时性推高蔬菜零售价格上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燕说。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蔬菜价格上涨与市场上出现的“降逆军”“蒜泥痕”等价格垄断现象不同,鲜食叶菜冷库、冷链仓储成本高,损耗率高,加之各地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违法成本较高,资本炒作可能性不大。

目前总体来看:

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双增加,6月份,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12亿亩,同比增长1.0%,蔬菜正陆续大量上市,夏菜供应生产基础较好。

随着蔬菜产区的转移,北方、山区、高原地区冷季蔬菜逐渐进入采收旺季,市场供应充足。

短期来看,受产地转换、品种变化等影响,“北菜南运”、“西菜东运”规模扩大,这种跨区域运输增加了蔬菜的保鲜和运输成本,也将带动蔬菜价格上涨,预计后期蔬菜价格仍将延续季节性上涨走势,但上行空间有限。

△湖南省汝城县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对正处于块茎膨大期的小黄姜进行去遮阳、培土、施肥,预计今年该县生姜产量将突破13万吨。

未来蔬菜价格走势如何?业内人士指出,蔬菜生长周期较短,在短期冲击和季节影响消退后,受灾地区蔬菜生产将逐步恢复,滞后上市的蔬菜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量有望继续增加,价格将逐步趋于平稳。

▍“菜篮子”问题该如何破解?

针对蔬菜价格上涨,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确保市民“菜篮子”稳定供应。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蔬菜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今年以来仍处于较高水平,有保障稳产稳供的基础。

“虽然季节性上涨因素仍存在,部分品种可能出现连作不佳的情况,但北方及山区、高原地区冷季菜逐渐进入采收旺季,市场供应充足,预计菜价上涨空间有限。”张静说。

上海组织蔬菜生产基地加强田间管理和采收作业,抢种鸡粪、苋菜等耐热速生蔬菜;北京协调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进一步拓宽供货渠道,组织大型连锁超市、直营直供公司加大基地直购力度……从生产前端到零售端,各地多措并举稳住群众“菜篮子”。

山东潍坊寿光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凌晨3点,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内已是车水马龙,来自河北、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及东北地区的西红柿、黄瓜、白菜、芹菜、西葫芦等蔬菜在这里交易,目前日交易量约6000吨。

“为应对高温天气,我们加快了收购发货速度,缩短了蔬菜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同时,为稳定蔬菜价格,物流园区不断发力,加强蔬菜产销对接、配送环节,通过调运周边蔬菜,增加蔬菜可存储量,让全国各地市民的‘菜篮子’更加稳固。”寿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王海涛说。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内,工人忙碌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贵州省威宁县,蔬菜种植大户刘志正忙着将20吨大白菜运往四川成都。“我们这里海拔2000多米,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目前收获的蔬菜都直接运往省外,比如大白菜、豌豆尖主要发往四川、重庆等地,红菜杆主要供应上海、北京、西安、武汉等地。”刘志说。

网友调侃合肥暴雨_调侃暴雨合肥网友视频_调侃暴雨合肥网友的句子

稳定蔬菜生产,增加市场供应。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今年以来仍处于较高水平,有稳产稳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加大了本地蔬菜生产供应。

△湖南省汝城县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对正处于块茎膨大期的小黄姜进行去遮阳、培土、施肥,预计今年该县生姜产量将突破13万吨。

加大运输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蔬菜采摘后,储运是重要环节。入秋后,面对持续高温潮湿天气,不少地方采取预冷储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市民餐桌上始终有新鲜蔬菜供应。

专家表示,随着秋季到来,蔬菜供给将持续平稳增加,价格也将回归合理区间。

推进“菜篮子”工程

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市民的“菜篮子”需求,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新鲜蔬菜送到市民的餐桌上。

而且,在这个项目中,还将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让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不仅让农民增加收入,消费者也能买到更安全、更实惠的蔬菜,实现双方共赢。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菜篮子”问题,仅靠这些临时监管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源头抓起,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比如,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更多能够适应极端天气的新品种,如抗旱、抗涝的作物品种,这样在极端天气到来时,仍能保证蔬菜的正常收成。

当前蔬菜价格暴涨确实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障菜农合法权益,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解决好“菜篮子”问题,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期灾害性天气,他们将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结构、种植规模和市场上市,指导主产区和大中城市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调度和市场动态监测,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本文由新华社、央视新闻、瞭望智库整理

责任编辑:万武祥

丁宁 校对

制作人丨盛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