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建投党委书记李宏卓:合肥不是赌城,国资战略投资蔚来汽车项目备受争议
“那确实不能叫赌博,合肥也不是赌城。”在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建投”)的办公室里,集团党委书记李洪卓强调了这句话。书架上,摆着一辆白色的蔚来ES8车模,这是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赠送的纪念品。
2020年,李鸿卓及其团队参与了合肥市国资战略投资蔚来汽车。一开始,这个项目饱受争议,因为就在一年前,蔚来汽车还因现金流短缺而陷入生死危机。直到2020年4月29日,蔚来汽车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协议,投资蔚来中国。最终达成协议时,蔚来股价仅为3.61美元。然而两个月后,蔚来股价反弹,并呈现惊人上行曲线,2020年,蔚来股价上涨1210%,目前已突破60美元。
合肥建投是合肥市三大国资运营平台之一,是经合肥市政府批准设立、市国资委授权的国有独资公司。单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合肥国资的这次运作已经跑赢了不少机构。今年1月17日,汉德产促资本董事长蔡红平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表示,目前电动智能车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让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看不懂,“投行多年来的投资理念在今天被颠覆了。”他举了一个例子,称有一家机构投资者2015年投资了蔚来,一度成为蔚来第三大股东,但该机构在2019年底清仓了蔚来股份,错失了二级市场。
这并非合肥第一次做出“神来之笔”。去年6月,私募大佬但斌在微博转发了一句玩笑话:中国最厉害的创投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合肥拿出1/3财政收入押注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百多亿;2011年,合肥拿出百多亿押注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预计浮盈超千亿;2019年,又拿出百亿“押注”新能源,投了蔚来汽车,由此,大众的新能源板块落户合肥。
这让合肥在网络上的曝光度更高了——“最佳创投城市”甚至“合肥是赌城”,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几年前,合肥虽然是省会,但总体来说是一个不起眼的二线城市。2005年,合肥的GDP还不到1000亿元,最让外人熟知的名片大概也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所在地。但如今,因为连续踩下几条新兴产业赛道,合肥被视为政府主导产业发展的典型。1月20日,在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于爱华宣布,合肥顺利实现“半年转负为正、全年突破万亿元”的目标。这意味着,2020年合肥的GDP首次突破万亿元。
有人认为合肥“运气好”,但这并不能解释合肥为何能一次次称霸天下。有人说合肥“胆大包天”,也有人反驳说合肥人本性很保守。如果不叫“赌城”,该用什么词形容合肥?背后有什么发展经验值得地方政府借鉴?
记者在合肥寻找答案。
合肥夜景。图片由合肥市委宣传部提供
剩下的唯一风险就是不投资。
“2020年初,我被邀请去考察蔚来项目,当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了解并不深。”这是李洪卓谈及蔚来项目时的开场白,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他在解释投资原因时,会不时抛出一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术语。看得出来,他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李鸿卓称,为确定是否对蔚来项目进行战略投资,合肥建投与外部合作伙伴“四线推进”。第一线是10人团队分成两拨,拆解蔚来的研发供应链,研究分析发现:第一,蔚来在研发上有优势;第二,供应链存在缺陷,但风险可控;第三,市场定位与特斯拉错位;第四,品牌价值差距很大。
一边在研究企业研发、运营状况,一边也在研究国家相关政策。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补贴前售价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不再享受政策优惠,但采用“换电模式”的车辆不受此规定影响。“这说明国家是支持‘换电模式’技术路线的。”李宏卓分析,这份《通知》坚定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同时,团队借助外部大脑的力量进行思路梳理,组织行业内知名专家对蔚来的技术、团队、供应链进行分析,并聘请专业俱乐部、律所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此外还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商业谈判。
这种“四管齐下”的做法,让蔚来汽车的项目从立项到落地,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说到这里,李洪卓掏出一本黑色笔记本,上面有他手写的4月26日合肥市召开的蔚来汽车专题决策会议纪要。风险点很多,甚至推演了极端情况:如果蔚来打完这一针肾上腺素还起不来,该如何应对?有人将蔚来汽车项目概括为投资安全、持续投入、生产运营、管控技术、回购上市、国家政策、中概股动荡等七大风险点,并针对每个风险点分析了如何应对。
“如果这七种风险都不算风险,那么就剩下一种——不投资的风险。”李洪卓在会上记下了这句话,如果不投资,除了车企面临的生存风险,合肥还将面临错失引进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好机会,同时,还有营商环境被负面评价的风险。在分析了利弊之后,会议做出了判断:投资!
“确实不能叫赌博吧?”李洪卓把话题转回到“合肥赌城”的说法上,他认为这一系列操作是“相对科学的判断”,把实际风险降到了最低。
过去几个月,蔚来在合肥进展顺利,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蔚来共交付新车43728辆,同比增长112.6%,其中自去年4月以来,同比增长已连续9个月翻番。蔚来正与合肥建投旗下合肥充电公司合作,推进换电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新增充换电设施。首批20座换电站的站址已初步选定,部分已投入运营。
回顾这段经历,整个决策过程可用“快、准、狠”来形容。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个月,进度以日计算:4月23日,国家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4月26日,合肥市召开决策会议;4月29日,双方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快、准、狠”并非孤例,2016年正式宣布立项的合肥长鑫DRAM内存芯片项目亦是如此。参与此项目的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工投”),同时也是合肥市三大国资运营平台之一的集团董事长雍凤山回忆说,2016年5月6日决定启动这个项目,7月1日就打下了第一根桩。“合肥市一旦决定做某件事,决策和行动都非常高效,所有时间节点都是倒序的。”雍凤山说。
采访中,雍凤山提到一个细节。“为了招募第一批员工,项目边打桩边招人,很快招募了500多名有成熟经验的人才。如果要把项目做完,难度会很大。”雍凤山解释道,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人才非常稀缺,分秒必争。
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忧患意识让合肥人奋力拼搏
与蔚来汽车的跌宕起伏不同,合肥长鑫DRAM存储芯片项目未来将走什么样的路,更考验投资者的决心。
DRAM是最常见的存储芯片,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工业设备、消费电子等电子产品。虽然我国是该类芯片最大的应用市场,但国内尚未有实现量产的生产项目。长鑫存储董事长兼CEO朱一明预计,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全面建成后,可创产值2000多亿元,聚集上下游龙头企业200余家,吸引各类人才20多万名。
前景光明,但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也显而易见,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合肥工投出资3/4,兆易创新出资1/4,这也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工业项目。
“当我们把这个项目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认为合肥做不出来。”永凤山坦言,有人警告他们,国内其他城市也考虑过承担这个项目,但经过讨论,他们觉得风险太大,不敢承担这个项目。“既然别人不敢承担这个项目,我们就有机会超越别人。”永凤山说:“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想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项目。”
雍凤山提到的经历,指的是京东方6代线项目。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合肥“豪赌”的开始——
当时,国内有不少城市向京东方伸出了橄榄枝,开出的条件比合肥还要好,为了让项目落户,合肥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承诺以财政担保的方式为该项目筹措90亿元,这相当于合肥2008年筹集的1亿元财政收入的近1/3。
李洪卓介绍说,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资本金90亿元,原计划项目资本金60亿元由合肥市政府指定平台投资,30亿元由京东方通过资本市场自筹,其余由合肥市提供担保;剩余85亿元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合肥建投向20多家保险公司、基金、投行、资产管理公司推介合肥京东方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在仅投入30亿元的情况下,成功募集60亿元社会资金,完成项目定向增发,同时协调落实85亿元项目贷款,充分解决了175亿元建设资金,成功解决了项目巨额投资难题,从而开创了政府主导、资本驱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从京东方项目开始,合肥国资的这一系列投融资模式被概括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以投资引领产业培育为优先,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妙运用资本市场,实现小投入大回报,并能掌控“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全流程。
之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10.5代线也在合肥建成投产,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企业也纷纷效仿。不过,京东方项目当时争议很大,项目落地后,依然争议不断,由于连年亏损,合肥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多方阻力。
“工作做不好我下台,留下来我为人民谋福利。”在合肥的一次讲座上,一位参与京东方项目的干部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合肥的干部为何有如此拼搏的决心?记者找到了线索——在2006年2月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主题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与先进地区相比,合肥当前不仅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而且还有差距,观念、机制、能力、环境等方面都有看不见的差距。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合肥面临的压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我们已经不再与沿海发达城市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今天读到这段话,心里还是有忐忑的。合肥早已陷入经济萧条,作为省会,首位度并不高。在不少“老合肥”的记忆里,从城东到城西,骑自行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在城市发展升级的过程中,合肥并不占优势。或许正是这种紧迫感,让合肥人拼命抓住机遇,奋力拼搏。
江淮蔚来汽车工厂生产车间。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产业带动城市发展
“某种程度上,合肥对这些项目的投入,可以理解为保守。”中国声谷运营部副总裁马宏说了句出人意料,但解释却又合情合理——“我们合肥人不太擅长,不喜欢把钱花在任何模式上,我们喜欢有生产设备、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厂房的企业。”马宏说,受这种“保守基因”影响,合肥以前主要专注于先进制造业,现在则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要企业有硬技术,在合肥拿到国资投入并不难。”
合肥近年来“大赌注”的背后逻辑可追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发展白色家电产业,成为继青岛、顺德之后的第二大家电城。因为白色家电需要显示屏,但当时显示屏大多依赖进口,于是合肥选择了能够实现自主技术替代的京东方。进入移动通讯时代后,手机、电脑的屏幕市场广阔,合肥开始布局相关产业,解决“面子”问题。合肥还需要解决“里子”问题,于是布局了驱动芯片、集成电路等。合肥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做强、做补、做巩固、延伸产业链。
看似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找准方向,坚持下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蔚来汽车项目推进期间,合肥市相关领导进行了调整,但两大领导的思维并无太大波动,这也是项目得以顺利落地的重要原因。
“依靠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合肥民众的共识。”马宏认为,长期以来,合肥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也让合肥的官员能够继续拥有务实的作风,更容易持之以恒地推动好项目落地。
在合肥采访时,记者还询问了一些人,遇到投资失败该如何应对。“失败就是失败,只要其他项目能成功弥补损失就没事。”合肥市产业投资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忠亚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合肥制定了“尽职免责”条款,以消除干部群众的后顾之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119年历史的日内瓦国际车展2025年停办 丰田马自达等日系车企陷造假丑闻
日内瓦国际车展停办 外媒报道称,日内瓦国际车展已有 119 年历史,它将于 2025 年停止举办。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也没有举办该车展的相关计划。车展组委会官方称,汽...
-
桐城路合肥:承载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与文化风景线
城市的记忆会通过不同的事物呈现出来, 一栋建筑,一份美食,一个巷子亦或是 一条熟悉的道路…… 图 | 桐城路现状 [id_301303697] 合肥 “ 桐城路 [...
-
合肥市启动巢湖流域防汛应急1级响应 安徽多地遭遇暴雨灾害已致27人死亡
合肥市在今天下午 17 点 10 分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市长张庆军宣布,将在今天 18 时启动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应急 1 级别的响应。 合肥的雨还一直在下 而且...
-
合肥市民福利:69元购马鞍山旅游年卡 10天免费游8大景区含5A采石矶
合肥在线记者韦韬在 4 月 16 日于肥召开的 2021 马鞍山(合肥)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获悉,为推动合肥与马鞍山的文化旅游合作,马鞍山市当下面向合肥游客推出了可在线...
-
土拍网房企观察:解析保利扎根合肥市场,布局中部与长三角战略意义
合肥刚刚迈入“二线”城市。在众多房企的眼中,它早已成为长三角土地市场的主力战场。对于这些房企,近期在合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土拍网的土拍房企观察系列将为您逐一梳理,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