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睿力集成工商变更,新增 19 位股东,注册资本增至 485.8 亿元

时间:2024-09-04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647评论:0

天眼查官网显示,瑞丽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丽集成”)近日进行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9家股东,其持股比例尚未披露。

睿力集成工商变更,新增 19 位股东,注册资本增至 485.8 亿元

(资料来源:天眼查)

可以看到,本次变更完成后,瑞丽集成注册资本增加至485.8亿元,而上一次增资后的瑞丽集成注册资本为401.9亿元,以此计算,瑞丽集成本次增资规模为83.9亿元,增幅为20.88%。

维科电子工程介绍,瑞利集成电路是一家集成电路开发商,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设计、销售等业务,其前身为合肥智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聚集成”),成立于2016年6月13日,2017年4月18日更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3月17日,智聚成注册新资本由1000万增至5000万,法定代表人由曹侃宇变更为王宁国。说起王宁国,半导体业内人士可能都知道这位“才子”,他出生于南京,在台湾长大,在美国加州伯克利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劳伦斯辐射实验室、贝尔实验室从事研究。

20世纪80年代,王宁国加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曾任应用材料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他主导开发了多项技术,带来了半导体工艺设备技术上的多次成功突破,拥有百余项专利,被誉为“应用材料专利之王”。2005年,王宁国退出应用材料公司。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任华虹集团首席执行官、华虹集团旗下华虹NEC董事长。2009年11月11日至2011年7月13日,任中芯国际总裁、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

直到2018年7月,在合肥长鑫存储、睿力即将进入量产之际,原兆易创新董事长朱一明才宣布辞去兆易创新CEO一职,王宁国正式接任合肥长鑫存储、睿力创新CEO一职。

朱一明还先后获得了清华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硕士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硅谷拥有多年的存储器设计经验。作为兆易创新总经理,朱一明带领公司创造了中国芯片史上的多个第一: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SPI NOR Flash产品、第一个静态存储器及IP技术、推出国内第一款基于ARM Contex-M3内核的32位通用MCU产品。毫无疑问,在朱一明的带领下,长鑫存储也达到了发展的新高度。

子公司长信仓储实力雄厚

回到本次资本支持案例,瑞丽集成之所以获得阿里巴巴等数十家明星机构的青睐,与其全资控股的子公司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长鑫存储”)密切相关。

长鑫存储作为国产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代表厂商,专业从事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DRAM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物联网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且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已建成首座12英寸晶圆厂并投入生产。

笔者在长鑫存储官网看到,早在2019年9月20日,长鑫存储自主存储芯片制造项目就宣布投产,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8Gb DDR4闪亮登场,成为我国DRAM发展的希望“芯”。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了量产技术的突破,拥有了这一关键战略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

2020年2月底,长鑫存储正式宣布已开始供应自产DDR4内存芯片、DDR4内存条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LPDDR4内存芯片,这是DDR4内存首次真正实现国产化,采用第一代国产10nm工艺制造。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DRAM总产能约150万片/月,预测到2022年底将增至约160万片/月。根据长鑫存储的公开表态,公司2021年已实现DRAM产能6万片/月,预计2022年将翻倍至12万片/月,未来目标是实现30万片/月产能。以此推算,长鑫存储产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

DRAM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阿里巴巴等19家企业参与瑞丽集成的增资,与DRAM的未来前景息息相关。

以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来看,纵观存储领域,按应用可以分为易失性存储器(RAM,包括DRAM和SRAM等)和非易失性存储器(ROM和非ROM)。

其中DRAM是利用电容所储存的电荷量来储存数据,且需要定期刷新电路来克服电容漏电问题,读写速度较SRAM慢,常用于大容量主存储器,如计算机、智能手机、服务器内存等。

在当前 5G 热潮的推动下,移动 DRAM 和服务器 DRAM 的需求均出现激增。5G 智能手机、物联网、云服务和商业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强劲增长推动了 DRAM 需求。

另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是车用DRAM,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带动车用DRAM需求激增,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渗透,汽车将成为DRAM的新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分类中,存储器也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其次是逻辑芯片、模拟芯片和微处理器。DRAM是存储器市场最大的组成部分,占比约为58%。

(三星、海力士、美光市占率变化数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方正证券)

从竞争格局来看,集中度明显,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巨头的市场份额自2006年起急剧上升,2018年三巨头合计占据95.5%以上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市场仍以三巨头为主。

近年来,国产厂商不断推动DRAM产业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格局。具体来说,国产DRAM三剑客分别是:

清华南京的产品线覆盖标准SDR、DDR、DDR2、DDR3、DDR4及低功耗系列LPDDR2、LPDDR4,量产过程主要由力晶半导体完成,暂无自产能力;

福建晋华主要发展利基型DRAM技术,第一期计划量产25nm 4GB DDR4/DDR3产品,但2018年受到美国制裁,目前项目暂时中止;

长鑫存储主营移动DRAM,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2018年成功量产DDR4,2019年量产LPDDR4,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生产DRAM的厂商,目前制程尺寸为19nm。长鑫存储是我国短期内完成DRAM国产替代的最大希望,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尾

▼往期回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