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长三角城市竞争进入宁杭对决阶段,杭州都市圈向心力面临考验

时间:2024-08-27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48评论:0

中国区域竞争已由省区之争转入超级城市时代。从2013年南京战胜宣城,到杭州吸纳黄山归权,杭州都市圈在衢山、黄山并入后实际控制面积扩大50%,能级指标接近南京都市圈,风光无限。GDP仅为江苏60%的浙江,正举全省之力打造超级省会;但繁荣背后,中央扶持南京,赋能上海、绍兴等城市谋求“沪杭平衡”,杭州都市圈向心力面临考验。长三角城市间竞争正式进入宁杭对决阶段。

洞庭湖湖水浩瀚,新安江河水清澈。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徽州绩溪人胡雪岩13岁沿新安江逆流而上,在钱庄当学徒,艰苦创业,一步步升迁。1874年,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并在匾额上亲笔题写“戒诈”四个字,并告诫员工“如实采购,精工制造;诚信为本,无二价”。胡庆余堂以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的美誉,胡雪岩也因此成为一名“红顶商人”。

前文:1、2、【预览:下一篇是杭州系列之四或金华走势分析《金华攻略》】

2003年9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胡庆余堂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努力建设信用浙江》一文,指出“人不守信,不知所措;企业不守信,难以发展;社会不守信,人人自危;政府不守信,权威不立”。2017年7月18日,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信用城市杭州宣言》。百年来,信用成就了胡庆余堂,也成为杭州的城市金名片。

2018年10月25日,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在余杭召开,会议批准黄山、衢州加入杭州都市圈协调发展协调会,与杭州联动发展。杭州都市圈志存高远,在新一轮规划中被定位为世界级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声誉的都市圈。

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雄心壮志的背后,是近年来杭州城市转型尤其是新经济领域崛起的生力军。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助推杭州高质量发展。杭州也力争在金融创新、人才引进、舆情引导等方面向上海看齐。借助西湖的虹吸效应,杭州顺理成章地成为继上海之后长三角第二大国际门户(入境游客数量、实际利用外资、国际航班数量等),但这也成为杭州进一步的掣肘:距离上海太近,树立新的国家中心城市意义有限,更何况杭州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还明显薄弱。因此,在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择通道关闭之前,迅速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成为最佳选择:直接的结果是,自身实力较弱,但与杭州经济联系紧密、地理位置相近、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衢州(1380.0亿)、黄山(645.7亿)迅速加入杭州都市圈。

面对杭州的猛烈攻势,底蕴深厚、一向低调的六朝古都南京不再沉默。近两年,作为江苏第二大经济体的南京频频提起“首位”问题,将“对接上海”的思路修正为“积极辐射对接上海”,希望将全省的地理劣势转化为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如果说杭州要成为上海的化身,那么南京的目标就是成为另一个上海。都市圈建设是杭州和南京创造更多可能的前提。

运气来了,天地皆在你这边;运气没了,英雄也无奈。天津看似因为滨海新区实现了伟大复兴,但最终却如烟花般绚烂而短暂。至今,天津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总额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经济增长乏力,自保难。城市顶层战略必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否则就会成为昙花一现的幻觉。

随着杭州都市圈扩张,观察者网独家解读长三角城市发展新趋势

坚如磐石

中央赋予上海新权力,上海为自己感到自豪

东方浪潮崛起,目光聚焦上海。

2017年初,阿里巴巴与上海百联签署新零售战略合作协议。在签约仪式上,马云评价上海,“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能代表改革创新发展的高度,我想只有上海。”在他看来,“上海是桥头堡,杭州是后花园。”后花园可以承载中国互联网的速度和创新,而高度和质量则取决于上海。

11月5日,国家元首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构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为上海作出三项重大决策:一是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二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是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协调。

正如上世纪 90 年代,浦东新区的设立为上海带来了澎湃活力,确立了其中国经济中心之王地位。未来,上海的城市级次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核心还关注洋山港建设,信号明确),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龙头”作用将更加凸显,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全国资源的聚集和释放也将超预期。对于长三角的龙头城市来说,这既是机遇起点,也是新挑战。

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省区地缘相近,文化相近,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率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但仅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弱于长三角的成渝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两座城市)。因此,长三角政局最稳固的城市群南京、杭州、合肥三地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二哥”之争。

在中国,除北京、上海外,其他城市只能先辐射周边地区,再影响全国。在城市综合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上级政府,如省委、省政府(最好是中央,这个很难得)的支持、指导和行动,成为城市成功的关键。手握“88战略”的浙江,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但不一定。

两个强劲竞争对手

南京先发制人,后发先至,杭州逐渐占上风

一片充满梦想的富饶土地。

长三角有七个都市圈,分为四个层级。上海都市圈处在金字塔顶端,享受全国发展全部红利,不愁吃穿。第二层级是中国经济王牌省份江苏和浙江的首都都市圈。第三层级是合肥、宁波和苏锡常都市圈,圈内有核心城市或省会。第四层级是非常特殊的金(华)义(吴)都市圈,不跨行政区。几乎所有稍有实力的城市都想独辟蹊径。

但凡事都有个度,一个地区命运一转眼就改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城市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高速发展,每个城市都需要国家以各种方式确定其区位价值,长三角地区中,除上海外综合实力最强的南京、杭州都市圈自然面临正面对抗。

从顶层定位来看,南京潜力较大,中央对其寄予厚望。2016年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仅次于上海,风光无限。杭州还只是大城市,与苏州、合肥比肩。

但南京浪费了这次机会。

2018年10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指出,“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够坚决,发挥省会城市职能作用不够充分”。 《通知》明确提出,江苏省委要“指导南京市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重叠区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定位南京建设超大城市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完善目标定位,完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地位”。

反观杭州,自2012年以来就做出了巨大努力。2014年,南京拒绝了越南放弃举办第19届亚运会的决定(该届亚运会改在印尼举办)。一年后,杭州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获得了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权,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2016年,杭州借举办G20峰会,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在长三角的地位再度确立。2016年12月,安徽省制定出台《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正式提出要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继滁州回归合肥经济圈后,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芜湖、马鞍山也开始回归。

杭州是杭州都市圈无可争议的核心,地理位置最优,而南京和合肥都市圈存在区域重叠,合肥背靠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大,不接受南京对自身战略空间的挑战。

随着苏宁不再像阿里巴巴那样强大,长三角的发展天平正逐渐向杭州倾斜。在《新一轮杭州都市圈规划初步思考》中,杭州表达了对宣城的兴趣,杭黄铁路为宣城进入杭州创造了可能。而根据《安徽省现代铁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1年)》,未来还将规划建设安徽宁国至临安城际铁路。南京的先发优势凸显,但势头正逐渐减弱。在群雄割据的长三角,杭州似乎已经确立了除上海之外的次中心地位。

2018年上半年,杭州本外币存款余额39176亿元,增速13.24%;南京3362亿元,增速10.18%。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杭州(14.5%)也超过南京(9.4%)。

资本用脚投票,故事变得复杂起来。

杭州随身携带

汇聚全省力量 打造最强省会

志存高远,保持安全地位。

2014年10月14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杭州工作。夏书记明确提出,杭州兴,全省就兴;杭州强,全省就强。省委、省政府将不遗余力地支持杭州发展。省各部门要把帮助、支持杭州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齐心协力把杭州建设好;省内其他城市也要积极对接,大力推动杭州发展。2017年5月24日,省委书记车书记首次以省委书记身份到杭州调研,明确提出杭州要以一流的心态建设一流城市。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成为许多城市的梦想故乡。1996年,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新阶段,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国家抛弃的浙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城市。

1998年,刚刚调任浙江的张学良深入城乡调研,提出尖锐的批评:“我到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每个村庄都像一个镇;我到了一个又一个镇,每个镇都像一个农村。”张学良的结论是:“浙江要顺应潮流,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998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镇化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个中心城市。

合肥市城市地图_合肥义城镇在哪合肥市地图_合肥城区地图全图高清版

2001年、2002年,杭州、宁波分别将所辖余杭市、萧山市、鄞县合并为主城区,杭州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成为继上海之后长江三角洲第二大城市;宁波市区面积由1033平方公里扩大到2560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四位。

湘湖之夜

2002年,省长接替张军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到浙江履新。浙江提出“城镇化要成为浙江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新高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纽带、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载体”。2006年9月,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十二五期间,浙江提出“做强省级中心城市”,对于县城来说,则是“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正是这一点,成为浙江地方政府加快撤县设区的最大支撑,浙江拓展中心城市的路径也逐渐清晰。此后,杭州、宁波、温州相继通过撤县设区,实现了市级一级地位的提升。尤其是杭州,临安、富阳相继撤县设区,从而成为江浙沪地区城市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2016年,杭州还出台了《杭州都市圈规划》,将绍兴市区纳入杭州都市圈。

2017年12月,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数字经济被列为“一号工程”,备受期待。2018年10月11日,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会在云栖小镇举行,杭州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利器,也是杭州的“新起点”。

有些人顺应潮流,而有些人创造潮流。

顶级优势

政治影响经济,杭州屡获殊荣

强者愈强,胜者为王。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联合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浙江共有8人入选。除南存辉外,其他企业家总部均在杭州。除马云外,均与浙江省工商联有关,马云是浙江商会会长。

唯一被追授的企业家是万向的鲁冠球,他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先驱,创造了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家被列入国务院试点企业集团的乡镇企业、第一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乡镇企业。虽然鲁冠球已去世一年,但他仍作为特例被列入名单(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鲁冠球儿子鲁伟鼎被安排在第二位发言)。

相比之下,此次入选的企业家中,宁波市没有一位。宁波市工商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推介活动的相关通知。(名单中有大连、深圳的企业家,工商联是上下级指导关系。)

辉煌中华艺术宫(摄影:徐旺林)

进一步说:

2018年9月23日,浙江发布“2018浙江省企业100强”名单,杭州入围47家,比上届增加6家,绍兴、宁波分别减少4家和2家。杭州入围企业中,吉利控股原籍台州,广厦、中天则来自金华。绍兴唯一一家千亿级企业海亮集团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41亿元,利润32.31亿元。海亮集团2018年上半年在诸暨纳税1.869亿元,对诸暨财政贡献不及预期。 2016年8月10日,海亮集团管理总部正式迁入滨江海亮大厦,海亮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海亮相关公司也将陆续迁入海亮大厦。

杭州在全省的主导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例如,本月初浙江表彰的55位非公有制经济领军人物中,就有20位来自杭州:

(本文留言可获取全文)

杭州正通过各种方式抢占第一,浙江这个民营经济特征最鲜明的城市,正从南向北迈进。

杭州总是有自己的气息。

隐藏的忧虑

绍兴、湖州、嘉兴三地既统一又分离

道路是光明的,但前路却是曲折的。

在均衡发展的浙江,单中心的构建并不容易,随着杭州首位度不断提升、杭州都市圈规模大幅扩张,其内在基础也在松动。

最明显的就是湖州:

2018年年初,上海发布《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首次提出“沪湖”发展走廊,6月,湖州加入G60科创走廊,逐步成为上海城市群重要一极。

2005年1月27日,政府首长到湖州调研,明确要把湖州建设成节点城市、枢纽城市。2018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修建沪苏湖铁路。沪苏湖铁路建成后,将与在建的甬杭高铁、商杭高铁组成“十字型”高铁网络,湖州将成为贯通南北、联通东西的“十字型”高铁枢纽节点城市。

即便杭州的轻轨规划已经延伸至湖州的德清、安吉,但对于湖州的核心区域来说,融入上海显然是更大的趋势:吴兴已经明确要成为长三角的重要枢纽、上海城市群的增长极、湖州带状滨湖都市圈的首府。湖州市长明确表示“湖州要加快高质量赶超,必须用更广阔的视野看湖州,从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别是要加快融入上海城市群。”

嘉兴也是如此。

2017年3月29日,浙江在落实“88战略”基础上,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对上海全面融合示范区”。5月26日,浙江印发《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对上海全面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支持嘉兴在轨道交通一体化、园区建设等8个重点领域对接上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特色小镇打造、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等15项创新改革项目。

从嘉兴这个城市层面看,上海比杭州资源更丰富,吸引力更大,对接上海、拥抱上海、服务上海,以上海为龙头,发挥嘉兴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成为嘉兴参与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杭嘉湖”是杭州、嘉兴、湖州的常用符号,但对这两个城市来说,上海才是更好的选择。这在《杭州都市圈规划纲要》(已上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但尚未批复)中就直接体现出来了:杭州都市圈只包括嘉兴的桐乡、海宁;湖州的安吉、德清;湖州和嘉兴的市区不在其范围内。

而绍兴则不同,市区与诸暨同在杭州都市圈内,杭州二环高速甚至会将柯桥区核心区纳入其中。

但就在今年,绍兴也开始出现转机。地处杭州、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之间,绍兴不得不面对两座城市的“虹吸效应”,尤其是在高铁、城际铁路普及之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选择一条新的道路对于绍兴来说已迫在眉睫。政府首长明确指示,“要把绍兴放在长三角的范围内审视你的发展现状,调整你的发展战略”。由此,绍兴逐渐确定了新的城市战略:打造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枢纽、杭州湾先进智能制造基地。在“接轨杭州、联通宁波”之后,还有“联通上海”,承接上海功能的辐射转移。

绍兴已不再局限于杭州市区。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杭州及杭州都市圈在浙江省的领先地位提升是客观事实,杭州都市圈的凝聚力和发展联动性也在增强,但杭州都市圈的核心向心力呈现下降趋势;黄山与衢州的加入对于扩大杭州都市圈的影响力,其本质作用有限,象征意义更大。

但有人因此受到伤害。

再次尴尬

金华第四大都市区面临新困境

浙江腹地,战略压力重重。

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并没有给金华带来中枢凝聚力,反而成为一种尴尬。2018年8月17日,省委书记车书记在义乌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加快推动金义都市圈崛起;金华、义乌要抓住机遇,形成合力,补齐全省四大都市圈之一的金义都市圈建设短板。

金华曾为此奋斗过。

浙中明珠:锦溪芝龙湖公园

1991年,金华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浙中小城市群的战略目标”。此后,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金华从未停止过城市群建设的探索。2006年1月,《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培育包括金华、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2006年2月,金华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级浙中城市群建设领导小组(2016年3月,市长出任组长)。2007年,在《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中,金华—义乌被确定为浙江四大特大城市之一。

2011年,“中央城市联盟(2008-2020)的计划”得到了省会政府的批准。编写了四个大都市地区的规划轮廓,从而在金妮大都会地区和中部宗教城市群体的计划范围中达到了一致性。

对于金华岛来说,人们一直在加强城市地区的核心区域:2013年1月,Jinyi Urban New District的整体计划正式完成,Jinyi Urban New District成为Jinhua City和Yiwu的重要城市区域,根据Jinhua的整体计划,Yinyi Is Yinyi Is Yinyi Is east Yinyi Is seald is:至Jinyi South Line,向西到Caotangli高速公路,在Hangjinqu Expressway北部的北部,总面积为305平方公里,包括8个城镇。

金华市展览馆

如果Binhai的新区域实现了整合Shaoxing和拥抱Hangzhou湾的三个地区的梦想,那么Jinyi Urban New地区就是Jinhua在中部中部建立领先地位的支点。

金沙的梦想是一开始的理想主义,即使在2017年,新城市的城市建设区域为120平方公里,即杭州发展区的永久性人口,这是25年的居民,他的纽约市是新的。 “金华市地图”显示,金尼新市区的北部地区是北部的杭州 - 金岛 - Quzhou Expressway,包括大多数富康,小山和坦雅镇,以及Caozhai镇的东南部,以及Lipu镇的西北地区。

Yiwu走了。

2018年10月10日,Jinyi Urban经济发展区被重命名为Jinhua High-Tech工业园区,宣布Jinhua City和Yiwu之间的关系是在建造大型技术平台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的。目前没有这些。

金华市:Huhaitang公园

更遗憾的是,金沙的战略空间和地理上的优势在2016年11月被杭州侵蚀和破坏杭州大都会地区已努力正式扩展到朗约尔的Quzhou,这是Jinyi Metropolitan地区的一个协调区,可能会离开Jinhua,最初梦想着包括大都会地区的核心地区(Jinhua和Yiwu)。 A,作为中国经济中最具动感的地区,根据这一趋势,金沙岛的中心地位可能仅以名义存在。

金华需要更深远的顶级设计。

前景

强调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

专注于杭州中心并优化中央宗中心的结构

春天走了,秋天来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上海是领导者,杭州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并取得双赢的成绩”。

宗教需要与上海保持一致,而杭州不能挑战上海的地位。

朱吉·东拜湖

国家中央城市是中国城市系统中最高的城市,它们代表着最大的综合力量,最大的集中度,辐射和驾驶能力,使Quzhou和Huangshan的增加。杭州都会区更大范围内,具有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态度。

关于黄城市的未来发展,我有以下判断:

1.杭州有更高的可能性成为国家中央城市,但在2015年,杭州的GDP增长率为10.2%,而Nanjing的增长率为10.2%,而Nanjing的经济增长率为9.3%。杭州的重大打击也弥补了达莫学院和西湖大学的缺点。

2.杭州的战略发展领域“在秘密中逐渐下降” Ing和Huzhou,上海显然更具吸引力。

3.金沙升级其能力的斗争仍面临着新的调整。 Hua处于“想要做所有事情”的状态,但基本上无法做到这一点。

4. Jinhua和Yiwu将达到极端发展(随着Jinyi科学与技术创新的构建的加深,Jinyi East Light Rail将于2020年开放。这可能会对大都市地区的建设产生毁灭性影响。

上升(照片:Xu Bowen)

5. Zhejiang城市可能会根据Zhejiang省的整体发展模式在接下来的100年中,并与当前的现实相结合,省级党委员会的发展应重新定义。自去年以来,金华市的发展不足,金华市,尤其是金华岛发展区,一直通过大型战略指导和大型项目促进来促进金华市的升级。

目前,Hangzhou在北省的GDP份额低于成都,武汉和该省的其他城市,但杭州在许多数据中表现良好,反映了GDP的质量,例如R&D指标,例如Hangzhou的40.179亿美元,占Zhejian的40.7%的占31.7% Jiaxing,Huzhou和Shaoxing换了他们的策略,它们的兼容性远大于Nanjing。

杭州的起飞和整体发展是千江送给新时代的最佳礼物。

俗话说:

城市集聚和数字经济的强烈扩大,重塑了这种情况。

内部合并是基础,沿河的发展将创造一个新世界!

下一篇文章是我对金华的深入分析。

微信将再次改造。

有关文章合作,请在后台与我们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