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房地产行业释放重磅政策,保交房工作稳步推进

时间:2024-08-2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566评论:0

在市场翘首以盼之下,房地产行业连续出台多项重大政策。

5月17日,全国住房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施策,打好化解商品房烂尾风险攻坚战,稳步推进住房保障、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房地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上述会议提到多项重大举措,包括全力支持应续建设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地方政府自主收购已出让的闲置住宅用地、商品房库存量大的城市政府可以“按需订货”等。

何立峰要求,要强化地方政府、房企、金融机构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再贷款政策等作用,加强对城市和房企的指导支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保障房交付工作的重要一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350万套保障房项目中,已交付300多万套,交付率超过86%;3500亿元保障房交付专项贷款大部分投入到具体项目上,保障房交付专项贷款项目总体复工率达99.9%,保障房交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保交付楼”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房屋竣工表现持续向好,2023年房地产开发商房屋竣工面积9.983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24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2%。

合肥城建重组是利好_合肥城建重组_合肥城建严重低估

各项配套金融政策也相继出台。去年上半年,监管层加速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举措,1月份央行新增1500亿元保交楼专项贷款,加上2022年下半年释放的2000亿元,共计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贷款,同时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为解决保障房交付的核心问题——资金问题,今年31个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成立了省级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介绍,截至3月底,商业银行已完成协调机制力推的首批“白名单”项目全部审核,其中已批准项目2100多个,总金额超过5200亿元。

不过,“白名单”政策能否有效解决陷入困境的房企资金困境,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销售回款大幅缩减的当下,房企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典型房企融资总额同比下降约60%,2024年各月融资规模仍处于往年较低水平。

今天的高层会议定下重基调,提出房企脱困新思路,其中备受关注的表态是,相关地方政府要从实际出发,视情况通过回收、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住宅用地,帮助资金困难的房企脱困。

此前房地产风险化解重点在项目层面,如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通过项目级融资助力保障楼盘交付。但此次政府提出收购闲置存量住宅用地,助力房企脱困,被业内视为政策转向“保主体”,结合政府收购存量房,房地产风险化解正在进入新阶段。

华福证券分析师认为,17日上午会议释放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对房地产行业的重大利好,尤其是“保主体”的系列思路,将有利于稳定房企债务、资金状况,稳定市场信心。

合肥城建严重低估_合肥城建重组_合肥城建重组是利好

景建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认为,430政治局会议后,核心一二线城市去库存政策逐步落地,如今央行降低首套、二套住房首付比例,取消首套、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同时对二手房收购政策也已明确,房地产行业组合式调控措施呈现新特点。

一是从供给侧看,按照市场周转周期调节土地供给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改善了供求关系。各地区基本取消了限价政策,鼓励产品创新,积极推进以旧换新,满足改善性购房需求。供给侧政策对优化市场供需结构的效应将在未来日益显现。

其次,从需求端来看,首付、利率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购房门槛和成本降低、一二手房交易各项税收补贴减免等政策不断激活和提升了市场交易活跃度。地方政府也放宽落户、引进人才,特别是给予大额购房补贴,为市场注入了新的需求。5月份以来,在需求端政策影响下,市场成交量有所回暖。

他认为,陷入危机的房企债务重组、产权交割等工作正在逐步推进,金融机构、AMC、地方城投公司、建筑公司等各类机构也在市场中探索不同的风险化解模式。随着行业出清加快,市场交易信心特别是一手房信心正在重建。随着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的加强,未来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市场供求关系有望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也将步入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

受重磅地产政策组合拳影响,5月17日午后地产板块快速上涨。截至发稿,城建发展涨停,滨江集团涨超7%,合肥城建、首开股份等跟涨,万科A、保利发展均涨超5%。港股方面,景瑞控股涨119.05%,禹洲集团涨超20%,融创中国、雅居乐集团、建业地产、弘阳地产等多只个股涨超10%。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