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这十年:乘坐高铁去探亲,见证伟大改革进程

时间:2024-08-2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2评论:0

编者按:为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在伟大改革进程中城市的当代风貌、人文精神、可喜变化和发展成就,讲好合肥人民同心协力、团结奋进、勇于担当的合肥故事,进一步激励全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讲起来自豪、做起来自信”的荣誉感、获得感、成就感,市委于2022年7月16日至9月9日组织开展“十年来合肥”主题征文活动。

市党组织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精心组织、认真评选,共有78个党组织推荐、投稿202篇,经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8件,我们将对获奖作品进行系列发布,供读者参考。

二等奖

高铁走亲访友——合肥十年

——市广播电视大学钟淑芳

高铁如光影般从我们身边跑过……十年,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的出现,给合肥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合肥成为全国高铁枢纽;十年,2017年,我们惊叹于高铁建设的“合肥速度”;十年,作为一名现役军人家属,我多次感受到高铁带来的便捷和家人的团聚。

我丈夫曾是一名现役军人,我们以前都在江滨城市安庆工作生活。十年前,他调到合肥某部队,从此我们分开了。我多次坐大巴去合肥看他,虽然是快速列车,但速度和舒适度都差强人意,带孩子出门更是不方便,往往周末一来一回就要近一天时间,非常耗时。合福高铁开通,合肥南站应运而生,同年年底,安庆也进入高铁时代,合肥和安庆之间单程只需一个多小时,这些年来,我带着孩子多次乘坐“和谐号”、“复兴号”列车在合肥和安庆之间疾驰,全家欢聚一堂,也爱上了速度快、安全、乘坐舒适的高铁。

2018年,我来到合肥工作,梦想着和家人团聚。但没过多久,妻子服从军令,被调往浙江嘉兴。去年,她又被调往江苏徐州某部队。于是高铁再次成为我们往返合肥、嘉兴、徐州的交通工具。作为首选工具,它一路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多次感受到现代交通的高效与便捷。

2020年暑假,我带着两个孩子到浙江嘉兴看望爸爸,原计划在嘉兴呆一个星期。然而,到嘉兴的第二天,我们一家刚刚参观完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拱辰社居委会就打来电话说合肥水情严重,急需更多党员守卫南淝河,向我们支部求助。我接到电话和单位领导商量后,立即给支部全体党员安排了防洪值班表。第二天一早,我们准备收拾行李,尽快返回合肥。大儿子说:“妈妈,我们终于来了一次,过几天就可以回去了。”三岁的儿子也哭着不愿意回去。“小军”陪着我开心极了。孩子们说:“妈妈是党支部书记,要带头为人民服务,为其他党员做好表率。我们刚才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看到几个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了红船精神,要认真践行。”孩子们点头,不太理解。我马上查了第二天嘉兴到合肥的高铁时刻表,发现一天有7趟车次,就买了早上最早的一班。我想,虽然跨省,但车次还是很多的,真的可以随时回去。上午我们回到合肥,下午我在南淝河防洪站值班。高铁确实又快又方便,打消了我能否马上回合肥的顾虑,解决了我紧迫的工作需要。

“一响高铁,价值千金”。城市之间的竞争包括交通的竞争,包括客流、物流、资金流,而高铁是重要的交通入口。十年来,合肥的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交通枢纽升级,合蚌、合福、商杭、合安、安九等高铁相继建成通车,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基本形成“M型高铁格局”的省会城市,直连28个省会(直辖市),通车里程和行车密度均为长三角第一。十年来,合肥高铁从无到有,目前已拥有10座高铁站,高铁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合肥乘坐高铁,37分钟就能到达芜湖,50分钟就能到达南京,2个小时就能到达上海、杭州、武汉。“速度真快啊!”我不禁感叹。十多年来,合肥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城市。高铁车站、车厢里浓郁的高铁文化,宣传合肥快速发展的图片,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合肥这座城市的魅力。

看着以前去军城都要用纸质的汽车票、普通火车票、高铁票,而现在这些年不用取票、人脸识别进站、行李安检方便,我感叹科技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也坚信高铁才是“追求”他最理想的交通工具。这些年,有高铁陪伴,我到他工作的部队探望,亲身感受到爱人工作的艰难与艰辛,也更加坚定了对爱人的信念,理解也更加深刻。

身在合肥,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更爱合肥高铁,不仅因为这是一条回家的幸福高铁,更因为它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嫂,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防建设,要始终坚定不移,牢记肩上的责任。

2020年7月,我从合肥坐高铁到浙江嘉兴,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

选择一座城市并为你的生命而战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黄科

十年不过是沧海一粟;十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合肥,一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一线城市,十年来,不断迈向万亿大都市,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深耕科技创新,奔向星辰大海。

合肥上海动车列车时刻表_合肥上海动车时刻表查询_动车合肥到上海票价查询

回顾这十年,不禁感慨万千,对于我来说,这十年是从二十岁的青涩到“三十而立”的蜕变,这十年是一场肩负重担的长跑,实现了从“江淮小镇”到全国大中城市的蜕变。

蓦然回首,“城”就在灯光的尽头

“一定要选择那么远的学校吗?”“当然。”

十年前,我想要的就是“离开”。那时,对于一个从县城来到合肥、一直在滨湖读书的“拓荒”学生来说,合肥给我的印象就是“到处都是尘土、工地、修路”。2010年高中毕业后,我无一例外地报考了外地高校,最后还是去了重庆读大学。最初,从合肥到重庆只能坐24小时的K型动车,或者经昆明飞往重庆的航班停飞。后来,直飞航班逐渐增多,出发机场也由骆岗机场改为新桥国际机场。再后来,合肥到重庆有了早上出发晚上到达的高铁,寒暑假的往返也完成了。选择多了。

大学毕业后,我到上海工作,那时的我陶醉在大城市的浮华与魅力中,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华灯初上的黄昏,却常常让我感到徘徊迷茫,长期的漂泊在国外,让我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那时,我和男友还在经历武汉和上海的“异地恋”,正处于确定人生方向的关键时期。而关于“合肥”的消息,不断的跳入我的脑海。眼前的景象:合肥至上海的高铁不断提速,合肥五度登上“十大幸福城市榜”,创新指数位列全国十佳省会城市,GDP增速高达10.8%……

与其四处流浪,何不回到家乡呢?于是和男朋友商量后,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到家乡,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

前面的路还很长,尽管人们经历了许多风雨。

“异地恋不仅给我们带来艰辛,也给了我们自己体验和成长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成为更好的人,并在这里相遇。”

这是我的前男友,现在的老公在婚礼上对我说的话。

在决定以“合肥”作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后,我们俩都向各自的单位申请调往合肥,他开始为合肥地铁的发展服务,我则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们的生活进程也自然加速:开始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小家,逐渐迎来了新生命,逐渐习惯了有可爱的小家伙追着我喊“爸爸妈妈”,学会了如何做好人,感受父母的甜蜜和辛苦。

我清楚地记得,怀孕初期,正是公务员面试的关键时刻,我忍着孕吐走进考场,借着“孕”气,成功力挽狂澜,考上了。现在看来很轻松,但过程也是艰难坎坷。那一年,也是合肥地铁三号线建设开通的关键时期,当时老公是其中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经常熬夜加班到凌晨。但为了陪我孕期,他尽量晚上在家休息。有一天,老公有空,坐在我的床头拉小提琴给我宝宝听。我问他:“你的工作比以前辛苦了好几倍,你后悔吗?”老公说:“想想以后坐在办公室,坐三号线上班,宝宝以后可以跟小朋友说,‘这是我爸帮忙设计的地铁’,心情就好强大。三号线终点站是‘幸福吧’,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我不禁笑了,选一个城市过完这一生,和一个人共度晚年。书里的浪漫和美好,现在有了现实的注脚。

乘坐地铁3号线至幸福坝站

放眼前路,星光不问旅人

“这次轮到合肥名扬全国了”“全国168个城市角逐蓝天,拉萨、海口均不敌合肥”“全国最佳创投城市”……

一位生活在瑞士的好朋友经常把她在各大平台看到的关于合肥的“热搜”转发给我,告诉我合肥给她带来的惊喜,并计划回国后去合肥看看。是的,合肥越来越热闹有趣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淮河路步行街、雷街、河柴等“网红景点”不断成为潮流风向标,一环十放射的地铁网络逐渐铺开,城市微绿地越来越多,巢湖正在成为合肥的“最佳名片”,骆岗生态公园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标杆,“中央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山湖共辉”的“六带协调”新空间格局正逐渐呈现在蓝图上。每天生活在这座城市,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美丽。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参与城市建设的奋斗者,都夜以继日地辛勤付出,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拓展合肥现代化都市区框架,奋力推动城市不断前进,合肥的蜕变历程将一天天书写!

余书记曾说,一个人选择一座城市,是信任;一座城市遇见对的人,是运气。生在天时地利,是多么幸运啊!我们在这里奋力前行,这座城市也回馈给我们最好的机遇和精彩的人生。今天的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今天的合肥,以民心为本,严打停车难、群众最关心的办证难、看病难等难题;今天的合肥,有发展的速度,更有发展的维度和温度!

庆幸我选择了这座城市,选择了在这里奋斗、践行人生的价值。回首青春十载,那是我人生的关键时期。辉煌的现在在不断延伸,美好的未来需要扎实开拓。在这个潜力无限的新时代,我们肩上责任重大,哪怕我们如苔藓花,也要努力拼搏、持之以恒,把我们的“小梦想”融入“中国梦”,最终在时代发展中绽放,谱写新的篇章,为自己和这座城市谱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不间断供电行动正加速擦亮名湖城新名片

动车合肥到上海票价查询_合肥上海动车时刻表查询_合肥上海动车列车时刻表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张作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不仅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湖光山色、创新高地,更加速向长三角国家级城市副中心迈进。过去,电网驱动着合肥的发展、变革与辉煌。如今,电网发展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电力支撑,为城市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2012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在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从那以后,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很快过去,合肥电网也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合肥电网最高负荷只有3928万千瓦时,但今年夏天电网最高负荷已经突破1000万千瓦时,增长了1.57倍多;2011年,合肥全社会用电量172.42亿千瓦时,2021年已经突破444.11亿千瓦时,增长也超过了1.57倍;2011年,合肥市区供电可靠率为99.893%,2021年已经提高到99.958%; 2012年合肥市带电手术次数不足1200次,今年预计手术次数将突破10000次。

从“拿得起电”到“用好电”,合肥电网不断提升“拿得起电”服务水平,让老百姓用电更加放心、方便,作为电力工作者,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精心守护着这座城市每一处角落,点亮一盏盏明灯。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入职后第一次上现场工作的情景。清晨四点钟起床,跟着师傅来到工作区域,驾驶架空车到现场对杆上开关进行停电作业,安装接地线。天还没亮,经验丰富的工人就耐心地在现场给我讲解设备、操作规程。从那天起,我开始真切感受到电力工人的辛苦与不易;也曾想过,如果没有计划停电,停电事故还会有多少。当时,我所在的带电作业队,主要进行的架空线路单用户割接、接驳等带电作业,远远达不到“取消计划停电”的高要求。

2012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运行维护部提出配网不停电作业理念,开展10kV电缆不停电作业试点,并于2013年推广应用,配网不停电作业由架空线路延伸至电缆网。

新作业方式的出现离不开新设备的支持。2013年,合肥供电公司购置了旁路负荷开关、旁路电缆车、旁路移动箱变等不停电作业设备,推动不停电电缆作业的开展。通过几次现场应用,我逐渐意识到不停电作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能为这么多用户节省停电时间,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2017年,合肥市开始推进不停电示范区建设,配网不停电作业开始参与到配电网改造中,并逐渐成为配电网运行维护的主要手段。优化等措施也逐渐与不停电作业相结合,进一步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和范围。记得有一次坐出租车,和司机聊天,他说:“现在供电公司的服务真是太好了,一个电话马上就有人联系你,有问题处理很快,停电比以前少了很多……”作为电工,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鼓励,我感到非常自豪。

2019年底,合肥供电公司选拔“精兵”,购置了应急电源车、UPS电源车等43台先进设备,成立了安徽电网首个不停电运行中心专业机构,在各种保障下,合肥电网不停电运行快速发展,实现了复杂不停电运行由“零星”到“常态”的巨大转变。

2020年4月3日,我作为工作负责人,顺利组织完成了宜城变电站负荷切换及线路升级改造工作。当时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采用“双旁路+闭环”运行方式组织不停电作业,整个安徽电网都没有相关经验。面对这块“硬骨头”,我加班加点,多次现场勘察、修改方案、模拟操作;作业过程中,多次遇到旁路分流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通过快速分析判断,有效避免了短时停电,保障了周边近万户家庭用电和企业复工复产。回想起那天的工作场景,我依然记忆犹新,那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整个班组每个人都很辛苦,但当工作完成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积累了大量经验,实现了合肥电网四类作业零的突破。

2020年12月17日,我司成功运用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明珠小学完成了电源连接供电工作,保障了校园供电升级,这是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安徽电网的“首秀”,虽然天气寒冷,但机器人的成功应用,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发展给不间断供电作业带来的新变化,让我感到格外的激动和兴奋,这些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有效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2021年12月19日,双臂带电作业机器人也投入使用,进一步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现在,双臂机器人除了可以进行带电引线连接、带电引线断开作业外,还可以进行故障探测器的带电安装、接地环等作业,真正成为不间断电力作业人员的得力助手……

2021年7月20日,安徽省首次使用中压发电车在合肥北二环路杆移工程中将两台发电机并网热切换,为16户高压用户减少停电。中压发电车可直接产生10kV电压供送电,接入线路,为高压用户提供可靠电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充电宝”。从此,合肥不停电供电作业开启了新篇章。

到2021年底,合肥将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零计划停电”示范区,预计到2023年底,示范区将覆盖合肥市二环路及滨湖新区以内区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区域内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9%。

十年过去只是序幕,电网不停运正在加速升级迭代,从量变到质变,从单纯带电作业到全面不停运,科技发展推动了工具装备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电网更加坚强智能、电力供应更加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力充足、灯火通明、风光旖旎,千年古城合肥焕发出蓬勃的发展动能和耀眼的魅力。作为湖滨名城、创新高地,合肥的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