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历史变迁:从北京到安徽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是C9联盟的成员。按理说,这些名牌大学很多都位于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城市,这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成立于北京,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顶尖科学家,成立后第二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60年代,国际关系恶化,需要战时备战,北京的高校开始大批外迁,中国科大最初考虑的地点有四个,分别是河南、江西、安徽和湖北。河南当时已经接收了一所高校,但是因为粮食等问题,明确表示实在不能接收。由于当时江西、湖北两地已经支援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也无法再收留学生,中国科大最终选择了安徽,并受到了安徽人民的热烈欢迎,安徽人民把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址送给了中国科大。
在发展方面,安徽省全力支持科大在当地的发展建设。后来中苏关系缓和,很多大学都选择迁回原址。科大其实也有这个打算,但又一次被安徽人热情挽留。后来安徽把省立医院给了科大,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此可见,安徽省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或许是留住中科大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安徽采取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海尔、美的、TCL、京东方等企业来安徽投资建厂,大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合肥也在电子、芯片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结合当地产业和中科大特色,我们发现,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以及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是学校的旗舰专业。学校的课程体系非常齐全,并不存在所谓的烂科系。
所以转专业相对容易,学校也为学生转专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一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准备入学考试,如果成绩好的话,可以直接申请转学到自己想上的大学。如果刚入学的时候成绩一般,不用担心,后面还会有机会的。大二的时候,学校还会有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这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一次,每年都有几百人调整专业。
当然也有一定的基本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学习成绩,一般排名年级前30%就可以满足要求,不同院校有差异,如果大一的时候能像大四的时候一样努力一年,通过全国高考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难度很大的省份有很大的优势,难度低的省份要注意加倍努力,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目标。转专业的时候不用担心跟不上课程,因为是大规模招生,大一的课程都比较类似,所以专业课不会太多。
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占比高达70%,选择就业的仅十余人,一些生物、基础科学等冷门专业出国率在60%左右,而就业前景好的工科专业出国率则较低。大部分学生选择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就业,其中大部分选择在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就职,或留在高校任教、到科研院所工作。
你需要多少分才能进这所大学?各省最低分数线在650分左右。如果你对理工科大学特别感兴趣,那么中科大绝对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大家对其他省份的大学也很感兴趣。你可以先关注我们,然后进入主页查看往期内容。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中科大科医融合培养医生科学家,前沿科技如何助力医学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前沿科学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医学?高新技术怎样更好地推进医学?它们怎样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 中科大致力于培养这样的医生科学家,他们既能熟练地使用手术刀进行手术操作,又能...
-
中科大创业精英:从医疗器械到芯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的行业领军人物
在中国著名学校的企业家派系中,北京大学,芬华大学,福丹大学和上海北北大学一直熟悉所有人,他们坚定地坐在“企业家摇篮”的宝座上。实际上,生活在安海省Hefei的中国科...
-
合肥创新密码揭秘:从默默无闻到万亿GDP城市的华丽蜕变
今年端午假期,“最佳创投机构”合肥再次成为热点。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播出专题节目《万亿城合肥新征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爱华围绕城市气质、万亿合肥、科技创新、...
-
合肥市教科院举办英语专题论坛,探讨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新思路
安庆讯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英语作业也发生了研究和改变。一场以“打破低效作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施高质量英语教学”为指导思想的作业设计革命正在拉开帷幕。...
-
合肥逆袭翻盘:抓住唯一机会,从孤岛省会到科技之城
更糟糕的是,虽然合肥已经成为省会城市,但与扼杀京沪干线的诸城市蚌埠、占据长江黄金水道的江城芜湖相比,合肥一度名声大噪。作为“孤岛”省会。 因为以前所有重要的火车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