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安徽黄山暴雨成灾,中国安能救援基地逆行冲锋诠释人民至上
2024年安徽黄山降雨量会有多大?
雨、暴雨、暴雨……黄山连日阴雨连绵,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6月19日至20日16时至20日,黄山市平均降雨量232毫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1.2倍。截至上午10点的6个小时内,黄山降雨量达153.9毫米,位居全国之首。”……连网友都按耐不住了。
雨急、洪猛、险情多、灾情重。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中国安能合肥救援基地迎“洪”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与强降雨“较量”,团结一心,吹响与洪峰赛跑的冲锋号,为人民举起战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
逆流而上,奔赴救援
快來集合吧!
根据安徽省防汛指挥部命令,6月20日14时,中国安能合肥救援基地立即进入战时集结状态,启动跨区域增援应急机制,3个区域66支救援力量,携带子母式大流量排涝车、电力浮桥、机械化桥梁、无人挖掘机、轮式挖掘机、通信指挥车等11大类44台应急救援装备奔赴安徽歙县。
大型救援设备组装
前往歙县!
17时30分许,抗洪抢险队伍接到出征命令,连夜有序赶赴灾区,22时40分许,来自合肥的抢险力量抵达安徽歙县,迅速设立前进指挥所,成立6个战时工作队,迅速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关键时期需要关键责任
“背上背包出发,放下背包战斗!”到达歙县后,面对道路塌陷、交通瘫痪、城区内涝等不利条件,救援队按照当地指挥部的要求,同时奔赴小川乡、少连乡、歙县化工园区三个方向,开展搜救、扫路、排涝作业。救援人员徒步涉水前进,冒雨奋战,疏散人员、扫障排水,成为黑夜、风雨、泥泞中救援的第一线,担负重任。
五羊乡道路通车
新安江畔,通往歙县南部大山深处的武阳乡、新溪口的主干道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导致路基冲毁、交通中断。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打通“生命通道”刻不容缓。作为“救援老手”,救援基地队长张旭升应对此类灾害经验丰富,道路抢修专业技能过硬。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现场环境,他不顾危险,独自走进现场勘察,结合现场情况商议明确作业方案,为道路清障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此次开路的塌方现场,土方量约3万立方米。从空中俯瞰,半边山体已经塌陷,原有道路被掩埋,上下坡落差达数十米,山下河水湍急,不断有泥石流落下。作业环境极其危险。“该路段是浙江、安徽两省级交通大动脉,也是歙县重要的旅游公路,过往车辆很多。”现场交通部门相关人士说。
小川乡山体滑坡后道路畅通
经与现场技术团队协商,决定采取“单向占道、分层分段”的方式,利用挖掘机等重型机械开挖修建一条宽约五米的简易进场道路,为杜绝二次塌方可能,救援队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对塌方现场进行全程监控,成功打通省道G698通往新溪口乡的生命线,清理塌方体1.5万立方米,打通道路50余米。
“他们的队伍很专业,不畏危险,大大补充了我们的救援力量,他们确实很辛苦,我们非常感谢他们。”歙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冲锋在前,当好防洪“中坚力量”
“再艰难也要前行!”“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20日上午,合肥救援基地派出救援力量奔赴歙县长海乡。
黄茅村道路通车
山洪虽然已退却,但带来的破坏依然触目惊心。山体滑坡、路基垮塌、桥梁折断、停水停电、通讯中断、没有信号……在歙县王街公路少连至长海段,作为该县受灾最严重的干线公路之一,很多村庄在山洪肆虐下成为“孤岛”,救援设备无法进入,与外界失去联系。
“村子里的情况怎么样?”“有人员伤亡吗?”“灾情严重吗?”失落村子的情况牵动着全城人民的心。
长盖岭属高山地带,弯道急,坡度陡,多处塌方。“岭口处,一处石拱涵路基半边多次塌方,导致道路中断,垂直落差达五米,路边还有湍急的山洪,环境极其险恶。”合肥救援基地队长李刚说。
清理危险建筑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疏散周边居民,并设置反光锥进行隔离,同时联系交警部门对塌陷路段进行交通管控。经现场勘察,初步判断路基因水淹导致塌陷,并迅速制定修复方案,采取“内拓外铺”的策略,将山侧未塌陷的房屋拆除,以“借路”的方式修缮。
现场救援人员不足10人,他们动作迅速、有序,指挥现场、操作机械、观察环境、疏导人群……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忙碌的身影。
李刚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员李刚手握对讲机,不顾泥泞路面,指挥救援机械清理路基,确保临时道路的稳定。为了尽快查明损毁情况,他徒步勘察路线十余公里。泥浆深及膝盖,沙子渗进雨靴,脚上布满水泡,但他依然坚守在一线。尽管他浑身沾满泥土,衣服被汗水或雨水浸湿,但他只有救援的紧迫感和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感。
当地村民向救援人员询问,什么时候路能通,生活才能恢复正常。担心家园被淹,大家心里很忐忑。救援人员坚定地安慰村民:“乡亲们,放心吧,一切都会好的,路堵了,我们不会走的!”
“好,通了!”6月24日17时30分,随着挖掘机铺路的最后一铲碎石,被塌方堵塞的道路顺利打通,现场围观的村民和救援人员无不发出欢呼声。
“我们将继续坚守在这里,密切关注汛情和灾情,持续支援直至所有险情消除,继续全力以赴确保全线畅通。”救援基地主任李发乾说。
风雨中党旗高高飘扬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合肥分院成立黄山方向抗洪救灾临时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勇担责任、冲锋在前,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张旭升指挥挖掘机清理路面
“我是一名老兵,服役时总是冲在最前线,救援中也敢于冲在最前面。”合肥救援基地队员张旭升说。在这次扫路任务中,他立即带领两台救援挖掘机、7名救援队员开展救援工作,成功打通了堵塞路段。他甚至不顾群众的感谢,转身投入到下一个塌方现场的处理任务中。
正在老家温州休假的合肥救援队队员纪璐璐听到增援命令,立即给抗洪救灾临时党支部发去请战书,在获得批准后,多次前往与队员汇合,要求奔赴灾情最严重、最危险的地方。
徐艳杰在排洪现场
在歙县排水作业期间,工作环境极其艰苦,由于灾后生活污水泛滥,积水中充满刺鼻气味,水质污染严重,最深处达3米,合肥救援基地党员周杰、许艳杰担任城市排水负责人,需要涉入齐胸深的水中安装设备,不断梳理排水线路、检查管道,清理堵塞水泵的垃圾。其间,周杰、许艳杰下水清理垃圾、伸水泵百余次,把最脏、最辛苦的活都留给自己,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工作热情高涨,感染了队友,营造了竞争氛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6月29日,基地四个工地排水完毕,居民小区、隧道施工现场积水逐一排清,电力供应恢复正常,群众自发向大家竖起大拇指:“中国安防松了一口气,成功了!”
歙县排洪点清理杂物
越是危险的形势,越考验我们的责任;越是危急的形势,越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在防洪救灾第一线,全体党员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重大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鲜艳的党旗在风雨中高高飘扬!
6月29日,王街公路少连至长陂段、小川乡方向全线开通,标志着涉县合肥救援基地抗洪抢险任务圆满完成,共出动救援人员540人、工程抢险设备288台,排涝9.9万立方米,疏通道路270米,清理淤泥800立方米,铺设涵洞18米,疏通道路26公里,清除土方2.35万立方米,移走受损车辆15辆,清理倒树60余株,处置危房5栋、滑坡部位40处。
周杰操作大流量抽水车抽水
风吹草动见强,火烧真金。面对这场防洪救灾“大考”,合肥救援基地全体救援队员英勇行事、勇挑重担,用责任和担当筑起坚不可摧的“红坝”,成为人民最坚定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