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反传销第一人李旭:网络传销猖獗,大学生成围猎目标

时间:2024-08-11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89评论:0

澎湃新闻记者袁璐、实习生陈雨思

2006年,经历了传销陷阱后,李旭成为一名反传销活动家,并自费创办了中国反传销协会,并担任会长。

十余年来,李旭所在的协会每天都会接到数百个求助电话,询问如何防范和应对传销。他还被媒体称为“民间反传销第一人”。

他认为,近年来传销组织出现了升级换代的趋势:由传统传销转向网络传销,且网络传销越来越猖獗,而大学生正是这些传销组织瞄准的对象之一。

李旭.资料图

“软控与暴力并存,大学生易受欺骗”

澎湃新闻:传销主要有哪些类型?

李旭:在传销中,媒体报道最多的是跨区传销,就是把人从A地骗到B地。跨区传销又分为南传销和北传销。我就是区分南北传销的人。北传销发源于90年代的东北,逐渐扩展到河北、山东、天津,然后到安徽、江苏、河北、河南、山西,现在到福建,由北向南发展。北传销是跨区传销的初级版本,也就是低端传销,也就是我们认为的传统传销网络,控制人,不让人离开。

澎湃新闻:北方传销有何特点?

李旭:特点是吃大锅饭、睡地上,生活条件比较简陋,大班集体上课,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以大学生居多,这是一种低端传销,有的还涉嫌非法拘禁、限制人身自由。

北方传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温和型,一种是暴力型。

温和型就是骗人过来,同学朋友都可以,用亲情感化你,给你家的温暖。你来了之后他们也会跟你打招呼,你不要跟家人说你来这里干什么。他们也会用手段夺走你的手机,比如让你借给他们打电话,然后把你的话费全部用完,把你的服务关掉。他们会通过软控制一步步给你洗脑,让你同意之后,自愿交钱加入,你就不想走了。前两天可能会有跟踪,他们可能会跟踪你,监视你,拿走你的手机,这是软控制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就算警察调查,他们也没有理由完全控制你。

新闻合肥传销事件_新闻合肥传销最新消息_合肥传销新闻

澎湃新闻:第二个呢?

李旭:第二种是网络招募,欺骗网民。有的组织比较暴力,你被骗进传销窝点之后,他们就立马控制你的手机,扣留你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钱包,你想走也不能走,甚至不能出去,你想反抗,就立马打你,甚至体罚你,逼你屈服。这种胁迫手段,就是让你呆在那里,接受他们的洗脑,有可能听十天、八天,有可能被洗脑,体罚的目的是达到精神控制,你自愿把钱拿出来。有的暴力组织,你听十天、八天,还不让你走,逼着你说出你的银行卡号、密码、支付宝密码、微信密码,把你身上的钱全部拿走。都是投资在你所谓的“投资”上,也就是你用你的钱去加入他们的生意。

有的网友被骗后损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我曾经接到过这样的求助,这也是不公平的,没有办法,因为到了这种地方你没有选择,你失去了自由,任人摆布,要交出密码就得交出来,不交出来就会被打、被殴打、被体罚,他们会用烟头烫你,往你身上浇水,把你的头放进装满水的桶里,这谁受得了,你只能屈服,到时候把卡拿出来,交出密码,把钱转给他们,还有人身上没钱,传销组织会逼迫你打电话到家里要钱,编造一些谎言骗取你家人的钱。

澎湃新闻:南方传销有何特点?

李旭:南派传销是异地传销的升级版,人员来去相对自由,吃住条件也好一些,都住在广西南宁、北海、安徽、合肥、武汉等地的高档小区里,发源地在广西,广西周边,南宁、北海、桂林一带,前些年从南方蔓延到北方。

澎湃新闻:涉及的人群是否也有所不同?

李旭:不一样。南方传销主要针对30多岁、40多岁、50多岁有独立财务能力的人群,因为他们比较高端,投入的钱比较多。北方传销相对来说投入的钱少,但是也在学习南方传销,现在投入的钱越来越多,有的动辄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

有的号称投资6.98万,赚1040万,就是所谓的1040项目。南方传销的趋势也正在向低龄化发展,以前是30、40、50岁左右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人,现在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尤其是20多岁的大学生,毕业或者刚工作几年的大学生就被骗入内。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

李旭:因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传销组织也正是利用了大学生就业急切的心理和需求,再加上大学生比较单纯,防范意识不强,容易轻信他人,急于就业、急于出人头地,所以传销组织就利用大学生的需求或者人性的弱点,诱骗大学生加入传销组织。

“传销升级,打击门槛太高”

澎湃新闻:现在传销模式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李旭:传销模式在升级,邀请方式也在变。以前,人们会打电话邀请亲戚朋友。为了杀熟人,他们主要招募亲戚朋友和同学。现在,由于这几年新闻报道频繁,人们更加注重邀请熟人。

新闻合肥传销最新消息_新闻合肥传销事件_合肥传销新闻

所以他们没办法,就把目标对准了网友。针对的网友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交友,年轻人想交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就在网上邀请网友,然后用感情邀请的方式,骗人来。第二种就是网络招募,冒充公司,编造一些招募信息,骗人来。骗到你之后,他们想控制你不让你走,通过一些非法的拘禁、暴力,从身体控制到精神控制,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然后交钱加入。

澎湃新闻:升级之后更加猖獗了。

李旭:比以前猖獗多了。比如北京周边有传销重灾区,广阳区、霸州市、三河市、燕郊镇、香河、沧州、秦皇岛、河北保定都是重灾区;山东、河北、武汉、长沙、贵阳、成都、西安也有。南派比北派多,都是各种旗号,乱七八糟的。

在传统传销猖獗的同时,不少人纷纷转向互联网,因此网络传销也十分猖獗,他们打着虚拟货币、原始股、消费反击、电商等旗号骗人,有的甚至注册为正规公司,甚至有产品,通过这种模式发展下线、发展团队,速度更快,网络传销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一级传销。

澎湃新闻:受害者被洗脑后,是否一步步变成“加害者”?

李旭:传销里的小头目都是以前受害者,他们有双重身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而且会转变。在被洗脑或者胁迫之前,他可能算是受害者。被洗脑或者胁迫做了坏事之后,他也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他也在害人。所以这些头目每个人的经历都差不多,都是一步步走到那个层次的。

澎湃新闻:传销为何如此难根除?

李旭:我觉得是因为法律的滞后。法律不完善,打击传销的法律门槛太高,处罚太轻,取证非常困难。我们现在的法律规定,对参与传销的人,主要是批评教育,最多开除。开除不能解决问题。他已经被洗脑了,心术不正,你打他、赶他走都不能。这个地方打击力度大,他从东跑到西,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治标不治本。首先要先抓头目,把头目抓起来,把这个网络摧毁掉。头目抓起来了,下面的人自然就散了。

澎湃新闻: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旭:证据很难收集,有的部门也不愿意管。抓到被洗脑的人,他们很顽固,不认为是传销。被洗脑之后,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听,也没办法处理。政府也缺乏民间的反洗脑救助体系和机构,反传销办公室只能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把他们赶走,缺乏反洗脑能力,不能说服,这成为打击传销的难点。

而且打击传销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为工商部门是主体,公安部门配合。(但)现在的传销不卖产品,没有公司,没有产品,就是空买空卖。工商局怎么管?比如北方的传销打着卖化妆品、保健品的旗号,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是招人而已。这种机制容易导致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管,就很难形成合力。而且运动式打击传销收效甚微,只治标不治本。

本期编辑:谭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