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团瑶海区委积极拓展区校结对共建模式,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高地

时间:2024-08-07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37评论:0

为搭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平台,近年来,团遥海区委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对接,拓展区内学校结对共建的模式和方法,探索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 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知耀海、爱耀海、贡献耀海”,努力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高地。

视频|北京大学青年八海之旅-丽星计划

视频|北京大学青年八海之旅-都兴计划

规划对接,搭建平台

先后访问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团委,以及合肥市大学生,并先后赴习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推荐实践岗位和对接实践活动。实施“百校结对、千名师联、万名学生实践”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第二课堂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组织各镇街道区域、各学院一对一结对,实现13个乡街道、13个学院(或学生会)、66个社区、573个班级党组织的全覆盖;近两年来,共开展社区实践项目140个,开展活动126项,学员5700人次参与。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指导胜利路街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吉信学校结对共建,三里街与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建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建。 等,搭建大学生定期开展“返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

图|”“北京大学青年八海之旅”活动暨结对共建座谈会

图:八海区与和公大学“第二课堂”项目对接会

合肥瑶海区有哪些大学_合肥瑶海区大学排名_合肥大学校区

丰富载体,务实有效

2023年以来,团遥海区委、尧海区委组织部先后从区部门、镇街道开发区、企业等85个单位招录就业岗位300余人次,组织返乡青年大学生开展为期1-2个月的政府实习、企业实习、社区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师生小规模、常态化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师生开展“八海之旅”20余批次、500余人次。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由北京大学师生组成的24人实践团围绕“探索文旅融合,打造文化强区”和“老工业区产业转型与实务发展”等话题,走进中小学和企业,开展集中调研宣讲。 并全面感受到了瑶海“旧产业正在向新产业转型,老城区正在向新中心转型,烟花正在融入新潮流”的独特魅力,并撰写了研究报告。为耀海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摄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紫姚海星

图:北京大学“都兴计划”与“丽兴计划”研究剪影

拓展双向跑步形式

组织大学生

回乡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安建业展、新春“迎新跑”等各类活动,每年开展春节“暖冬行动”,组织“返乡”大学生到合肥火车站、合肥汽车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2024年,“暖冬行动”共吸引310余名返校大学生参加,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9万小时。组织开展了20余场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总结会、分享会、恳谈等活动,交流实践经验,收集意见建议。

图: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世界制造业大赛

相片:暖冬行动志愿者新年会对回

乡大学生选拔出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166名,分两批选聘166人,进一步丰富基层团组织力量。先后为54名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归乡的大学生颁发了“青年八海伙伴”聘书,共同讲好八海故事,增强了青年学子对八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年轻合伙人出具聘书

来源丨团遥海区委

编辑丨栾晓涵 编辑丨王海涵、于萍、终审丨胡佳迪

往期回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