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公布,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将打造产城融合复合型园区
3月8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公布《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济南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关键突破。《规划》第三章明确提出,“推进济南空港区域航空枢纽建设,统筹空港与周边发展区域,实现空港枢纽与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打造港口、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对接省战略,济南高新区“新年第一会”也提出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所在的高新北区建设航空新城。
济南高新区共有5个产业园区,其中临空经济区于2016年底成立,2017年5月获批设立我国北方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是5个园区中“最年轻”的一个。迎头赶上产业园区4.0时代,临空经济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同时承担着打造产城融合复合园区的使命。在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新征程中,临空经济区如何定位?能否扛起产城融合的“大旗”?
企业与园区双向发展
最快工作节拍0.25秒;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03毫米,适用于高精度工作环节;可承载3-60公斤物体;可抓取各种形状的物体;拥有轻工业领域全系列工业机器人……走进逸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台敢与国际一流企业比拼的机器人正在接受考验,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们对“中国制造”肃然起敬。
3月12日上午,济南高新区2024媒体园区巡展主题采访活动《从春天出发》走进临空经济区。作为园区展示的亮点企业代表,逸飞也在高新区经历了“三次创业”。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最初在高新中心顺泰广场从事机器人研发。2018年具备量产条件后,逸飞在高新东区租用2000平米厂房进行生产,当年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就拿下全国第一。2021年,逸飞迁入高新北区自建机器人产业园,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获得数亿元D轮融资,目前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我们的新工厂距离机场很近,有的客户是坐飞机过来的,当天就能完成验厂或者商务洽谈,效率很高。近几年,我们已经成长为苹果、比亚迪、长安汽车等整车生产链的设备供应商,三星、特斯拉等行业龙头企业都在跟我们洽谈合作。工厂所在区域引进了富迪电池、鸿仕激光、普洛斯等一批优质企业,这种共同成长的氛围,让我们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一飞副总经理张旭说。
基础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近年来,临空经济区在吸引项目方面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临空经济区成立7年来,高标准实施招商引资,累计吸引企业1300余家、世界500强项目19个、中国500强项目23个,合作区逐步成为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样板区。
今年是“项目深耕年”,“项目落地”是一个高频词。在实际招商过程中,企业在决定拿地前要考虑很多因素,有的高端制造项目必须配备污水处理厂;有的需要定制厂房、恒温仓库;有的企业对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考察严格。临空经济区是从一片果园、一个水塘起步的,产业基础相当薄弱。
按照现代园区4.0的要求,空侧经济区几年来一直坐“冷板凳”,高标准进行园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空侧主导现代服务业和“一核五区”功能布局;高标准打造产业载体,相继建成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等四个“园中园”,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加快道路、水、电、气、热、信息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认真打造企业配套设施。
2019年,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临空经济区积极推动平台公司直接投资或设立各类基金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服务园区发展,推动总投资98.99亿元的基础配套工程——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包括中欧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市政智慧基础设施、青年人才公寓及专家大厦、小镇接待厅、医院等14个项目。
临空生态再生水厂是园区项目最急需的配套设施,成为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首个开工的子项目。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原定工期2年,为支持省重点项目,高新区将工期缩短至1年。水厂设计规模为9.5万立方米/日。随着水厂投产,投资强度百亿的富迪电池项目和高端信息技术制造项目很快在区内落地。2024年,又有两个重点项目落地,成功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补强补缺。
“2023年,生态水厂综合指标将位居济南所有污水处理厂之首。”济南临空国际生态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森介绍,目前,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整体开工进度已超过30%,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交付使用。
济南临空国际生态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是中信建设旗下子公司,在回国负责黄河战略性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之前,郭森曾被母公司派往海外工程项目工作15年。“成为临空经济区的‘合伙人’后,我学会了两个词,一个是‘行动’,一个是‘同频共振’。抓住这两个关键点,我们共同成就了‘一连串好戏’。”郭森说。
产业新城前景光明
媒体团在临空经济区参观时,恰巧看到园区正在整理办公场所,准备搬迁新址。
“2024年也是临空经济区‘第三次创业’的开局之年。”园区党委书记、园区主任孟林介绍,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园区在机场借用办公室,设置办公桌进行临时办公。这期间,园区理顺体制机制、进行规划调整,通过“第一次创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第二次创业”将从2018年5月持续到2024年3月,在此期间,园区在机场路租用办公楼,推动产业“从0到1”。目前,临空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占高新区的30%以上,位居辖区产业园区之首。2024年,园区项目总投资将突破100亿元,建筑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此次迁址的新办公区位于中德智造中心,位于空侧企业集聚区,多个“园中园”聚集了2万余产业工人,此次迁址到距离企业最近的地方,将推动区域生活配套全面升级,进一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力。
在孟林看来,2024年,随着高新区启动“第三次创业”,空中侧经济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园区要全力打造国家级空中侧经济示范区;与综合保税区深度融合“网内+网外”产业资源,探索“区区联动、区港联动、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径,要通过实干破解难题、抢抓机遇。
不久前,济南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完成机构调整和服务企业转出,意味着“两园”真正走向一体化发展,功能区部门改革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再一次得到彰显。
《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将高新北区定位为港口、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高新北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占高新区总面积的50%。在打造航空新城的征程中,空港经济区能否做到“这里风景最美”,不妨留给辛勤的人们去书写答案,让时间来证明结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十四五开局之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加速铺展港产城融合发展新蓝图
本报记者 王彩娜 陈军君 “以港来促进产业发展,凭借产业使城市兴盛”,迈入“十四五”开始的这一年,合肥经开区的北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加快铺开“港产城融合”...
-
6月16日中信银行合肥呼叫中心滨湖开工,多方人员出席
重磅消息! “ 6月16日,中信银行合肥呼叫中心在滨湖开工。 市委常委以及常务副市长韩冰出席了开工仪式。中信银行的党委委员和副行长方合英出席了开工仪式。中信银行合肥...
-
合肥第二轮集中供地23宗商品房用地毛坯限价上调区域及板块分析
合肥第二轮集中供地将要到来。在这 23 宗商品房用地里,哪些区域的毛坯限价较以往有上调呢?哪些板块的毛坯限价较以往有上调呢? NO.1丨壹 高新直逼省府,瑶海已接近...
-
合肥九大区房产投资指南:滨湖与高新区最值得购买,详细分析各区房价与未来发展前景
从合肥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九个区当中,哪个区的房子还具有购买价值呢?今天,我将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些区的排名有先后之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购房预算以及购房需求...
-
合肥新政后二手房销量大幅下滑,高新区销量下降82.7%
合肥在 4 月 6 日新政发布之后,对部分区域和学校的学区范围内的二手房实施了二次限购,同时对新房实行了公开的登记摇号制度,后续的土拍又执行了严格的限价制度。并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