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大幕,长江 180 艺术街区见证创新实践

时间:2024-08-04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01评论:0

编者注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拉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坚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合力。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专栏,记者将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一线进行采访报道,用小切口讲述大变化,真实记录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精神风貌。

作为第一个

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

长江180艺术区

一方面,工业遗迹被保留下来。

在注入现代创意元素的同时,

转变,

成为集摩托车文化、拓展体验、

美食、文创办公等功能

创意文化聚集区。

仅2023年税收贡献就超过300万元。

长江180艺术区。(图片来自安徽摄影网)

长江180艺术区最大的特点是:

工业遗迹随处可见。

1987年 安徽通用机械厂

搬迁至瑶海区长江东路180号。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工业厂房里的机器轰鸣声渐渐消散。

受改革开放影响,

这个旧址曾经是瑶海工业园

如何才能“重生”?

长江180艺术区。(图片来自安徽摄影网)

“要想脱胎换骨、蜕变,只能通过改革寻求突破,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瑶海区国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瑶海区被列入全国首批城区旧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率先对长江东路180号旧厂房及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建设恒通文化产业园项目——长江180艺术街区。

合肥长江东路改造进展_合肥长江东路迟迟不修_合肥长江东路修路

2019年,长江180艺术区正式对外开放,由安徽瑶海星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招商运营。红墙棕瓦的工业设施与涂鸦朋克的文艺风情相融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逐渐形成。首期就吸引了40家企业入驻。

但“设景”只是第一步,要让游客从“看景”走向“入景”,内容还需延续。

在安徽瑶海星街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陈斌看来,发挥工业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寻求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是街区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市民、游客在长江180艺术区参观。全媒体记者 张大刚 摄(资料图)

“年轻人是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代表,结合街区的艺术设计与多元文化功能,我们把摩托车文化作为主打内容之一。”陈斌介绍,目前该区已引进哈雷、凯旋、宝马、本田等全球知名进口豪华摩托车,均为安徽首店,着力打造摩托车文化示范区。

罗嘉诚负责的英国凯旋合肥店,就是该街区的摩托车品牌之一。“2021年,作为品牌首店,英国凯旋合肥店入驻长江180艺术街区。此前我们了解到,该街区聚集了众多摩托车品牌,形成独特的产业园区风格,非常符合我们的品牌文化,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目前,店内月交易额在50万元左右。”罗嘉诚说。

创新并不意味着从头开始。

街区内正在开发许多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游客的消费体验。优化“前店后厂”模式,开发以长江180艺术街区为代表的文创背包、复古水杯等工业旅游消费品和纪念品,增加工业旅游收入;由集装箱改造的特色集市,汇聚了20余种特色小吃、美食,吸引游客驻足品尝;线上线下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开发复合型“工业旅游+”旅游产品,不断拓展旅游新景观,打造文旅新地标……

长江180艺术区夜景。全媒体记者张大刚摄(资料图)

“去年,街区营收突破5亿元。”谈及未来,陈斌信心满满,未来街区将围绕“文化创意”这个核心,结合区域独有的文化资源,形成“运营+产业+平台”的经营模式,创造性地提升存量文化资产价值,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让工艺传承“重生”,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名片。

文字| 合肥通客户端-合肥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路遥 通讯员 徐亦舒

全媒体编辑 周乔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