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长江东路改造项目解读:水泥路变脸沥青路,将建 5 座人行天桥和一个地下通道

时间:2024-08-04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01评论:0

近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务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独家解读了长江东路改造项目的设计思路,除水泥路换成沥青路面外,还计划拆除重建淮南铁路线下框架桥,沿线修建5座人行天桥和1条地下通道。

长江东路从淮南铁路桥下穿过

长江东路与东一环交叉口改造效果图

计划

楚州路~二十埠河桥西改建:约6.1公里

长江东路修建时间较早,两侧建筑密集,由于早期项目设计标准较低,路面结构相对较薄,现存道路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此外,自地铁2号线开通以来,修复后的路面出现表面不平整、横向裂缝等问题,目前的管线需求已由原来的管线敷设变为现在的管线敷设,需要重新敷设管线,对修复后的路基及路面结构层会造成破坏。

近年来,普通民众和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长江东路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合肥市将长江东路改造列入2018年重大建设计划。此次设计的长江东路位于瑶海区,是连接合肥市主城区与肥东县的重要交通干道。

改造工程起自楚州路,西至二十埠河桥,东接何店路,全长约6.1公里。沿线与明光路、淮南线、东一环、铜陵路、东二环、郎溪路、广德路等26条道路相交。其中,淮南线、华冲路、泗州路、柳荫塘路、采石路、何仙路、余山路、广德路为规划道路,其余路口为现状路口。轨道交通2号线本段在长江东路共设6座车站。

设计

道路速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此次路段设计也将进行优化。

楚州路至东一环段:设计宽37米,主路双向6车道,两侧设3米宽非机动车道和5米宽人行道。

东一环~郎溪路段:车道设置无变化,设计宽度为45米,设有中央分隔带,两侧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

郎溪路~二十埠河大桥西段:设计宽50米,南侧3条主车道,1条机非混合车道,北侧4条主车道。

除路面由水泥改为沥青外,设计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路段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由西向东、由旧城向城外,长江东路改造段道路设计速度逐步提高。根据目前的考虑,改造完成后,东一环以西长江东路设计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东一环以西至郎溪路为50公里每小时;郎溪路以东为60公里每小时。

绿化

打造层次分明、色彩鲜明的中心绿带景观

本次设计的长江东路现状绿化以国槐、女贞等行道树为主,树长不均匀,多有树冠歪斜、折头现象。现状非机动车道以柏木色块、落叶灌木为主,略显单调。考虑到长江东路两侧多为居民楼、商业店面、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绿化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计提出对全线非机动车分隔带进行绿化改造,采用“草坪+花灌木”的形式,打造精致美观、通透的绿化带景观。在道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分隔带岛头处种植应季花卉,设置馒头状微地形,背面搭配异形植物,营造视觉焦点。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上种植一排常绿香樟树,下层采用“条状色块+应季花卉”的形式,打造层次分明、色彩鲜艳的中央绿化带景观。

在人行道绿化方面,设计考虑将现有的高大女贞树全部移除,将可以保留的槐树全部保留,在行道树缺失的地方补种槐树。另外,在人流密集处,在条形树池附近设置石凳,供行人休息。

套餐

设立一些现代化、人性化的公共设施

为给市民出行、观光、休闲等提供更加舒适、便捷、有趣的服务,本次整治考虑设置一些现代化、人性化的道路公共设施,其中实用小件有公共卫生间、电话亭、饮水机、售货亭、报摊、钟表、邮箱等。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一般考虑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设计一定的景观艺术小品可以大大提高道路景观的艺术性和档次,同时其艺术性直接体现了长江东路的文化面貌,成为标志性的景观元素。

意义

承载着城市繁荣向东延伸的重要意义。

“长江东路整治意义重大。”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东路整治将与长江中路、长江西路整治标准保持一致。下一步,瑶海区还将把道路整治与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城市类似项目的成功经验,突出城市文化广场、中心公园建设,把长江东路打造成精品之路。

目前,长江东路是合肥老城区通往肥东县城的重要通道之一,作为“安徽第一路——长江路”的东段,承载着城市繁荣向东延伸的重要意义,其改造直接影响东部城区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顺应区域交通发展,是实现交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目标和完善城市骨架路网的需要,对提升合肥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外,通过设置长江东路沿线景观,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化、优化道路行车环境,还可以为合肥市打开一扇通往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窗口,通过“人、环境、交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原有道路两侧景观,同时提升道路沿线土地的使用价值,为合肥市城市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节点 1:

长江东路与楚州路交汇处尚志渡路段拟调整为东西单向通行

合肥长江东路什么时候修好_合肥长江东路修路_合肥长江东路迟迟不修

长江东路与楚州路交叉口因与寿春东路相接,目前为五路交叉口,改造后仍为红绿灯控制平交道。改造考虑将古井假日酒店至尚志都之间目前由西向东单向交通组织调整为东西向单向交通,由目前的“2进”调整为“2出”;交叉口东西两侧由目前的“2进2出”改造为“4进3出”。同时,楚州路方向的南北入口加宽1车道,改造为“3进2出”。

节点 2:

长江东路与淮南线交叉口淮南铁路线框架桥拆除重建

考虑到改造后淮南铁路线下穿既有框架桥已不能满足长江东路的交通需求,且雨季此段下穿道路排水严重,拟拆除原有下穿箱涵,新建箱涵。既有下穿箱涵共5孔,行车道为双向4车道,机动车道净空4.0米,非机动车道净空2.6米。改造时采用双孔布置,路段拓宽为双6,明光路路口为“4进3出”,东一环路路口为“6进4出”。

节点三:

长江东路与东一环交叉口将新建一座四边形人行天桥

东一环基本保持现状,主线双向四车道从长江东路地下穿过。改造时考虑在地面交叉口北侧出口道路增设车道,缓解该出口道路交通压力。交叉口东西方向均为“五进四出”,轨道交通二号线三里街站位于交叉口西侧。现状交叉口快慢车流量大,混行情况严重,新建天桥将人行天桥与地面分隔,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本次在长江东路交叉口新建人行天桥,主桥四边形四角设置延伸段,为矩形通道。此外,天长路与来安路间、涂山路与景德路间、曹冲路与石城路间、玉山路东侧等路段也规划修建人行天桥。

节点 4:

长江东路与铜陵路交汇处将建地下通道,接通地铁站出入口

根据项目方案审查会意见,长江东路与铜陵路交叉口交通组织采用“五进四出”,交叉口港湾采用一体化设计。2号线东五里井站位于铜陵路东侧,为方便铜陵路西侧行人进出地铁站,本次将建设一条连通铜陵路西侧的人行横道。铜陵路下穿项目采用“工”字型布局,共设2个地面出入口,东侧设置地下通道与2号线东五里井站3号出入口相接。1号出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东南角,由钟祥新东城商业出入口改造而成,作为下穿通道1号出入口; 2号出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西南角,合肥五中围墙外,下穿通道主通道沿长江东路南侧敷设,总长约100米。

节点五:

长江东路与东二环交叉口将由东向西改造为“六进四出”

东二环(当涂路)路口为信号灯控制平交道口,东二环改造时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江东路改造将东西方向改造为“六进四出”,路口合设公交口与出口道路。轨道交通2号线东七里站穿过此路口,向北换乘规划中的轨道交通4号线,行人可通过换乘站过马路。

节点六:

长江东路与郎溪路交汇处

郎溪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新东二环),郎溪路高架主线与长江东路交叉,本次设计考虑长江东路与郎溪路交叉口“五进四出”交通组织模式,港区采用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