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公交集团迷之操作:拆分重要线路致居民出行不便,公交客流或受影响

时间:2024-07-31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33评论:0

近期合肥公交集团对多条重要线路进行变更,甚至将一些客流大的线路进行拆分,逼迫乘客换乘。近日合肥公交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线路网优化公告,拟将43路、60路、133路等多条线路强行拆分为两条。这些线路本身长度不超过15公里,现在还要变成伪环线。给居民出行带来如此大的不便,给司机休息也带来极大不便,原本线路两端都有站点可供休息,现在只能在一端休息,单向运营时间也变长了。真搞不懂这些玄而无当的操作。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公交乘客越来越少,最终导致线路取消。

合肥公交集团迷之操作:拆分重要线路致居民出行不便,公交客流或受影响

首先,不能为了满足线路减开指标而盲目撤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部分线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流,这些线路都是客流大户线路,深入居民小区,是线路网络的盲区。以60路为例,虽然和B1路类似,但60路深入滨湖社区,而B1路只服务外围。而且现在的B1路已经不堪重负,每两分钟发一辆车,每辆车都能挤满。根据笔者的调研,60路大部分乘客需要在水阳江路、望江路、黄山路等地换乘公交,这些地方减开后60路无法直达。同时,线路网络公告称,在美兰站可以换乘B1路,但60路和B1路分别使用BRT车道和普通车道。 美兰前往市区的汽车站牌间距均在一公里以上。

公共交通以便民、惠民为基本属性,服务居民,深入社区,给居民出行带来便利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观察过一段时间的合肥公交,14路、22路、226路等,线路缩短后,班次开始减少,因为等车时间长,导致乘客人数再次减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城市在不断扩大,公交车却越来越短,不知道这是种什么病态。虽然地铁有速度快、不堵车等优势,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坐公交。也有不少公交迷热爱和关心公交,希望公交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公交票价低的优势对大部分打工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他们工资不高,还能省下一点,再说地铁站不太可能就在附近,走路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

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公交车司机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公交车和地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绝不能是一个人替代另一个人的关系。目前笔者觉得地铁建设规划是在牺牲公交客流的情况下上报的。如果公交车不够用,完全可以效仿西安,通过解除限速、绕圈运行、大站特快列车等方式缩短运营时间,也可以通过招手上下车、合理排班等方式解决。60路有条件走高架和快速通道,但宁愿缩短线路,也不愿让汽车走高架,以节省运行时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今年上半年合肥公交缩短、拆分的线路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要多,其中很多线路,比如117路、171路等,都不应该改。 几家公交公司分公司,占据了几个城区,上演着军阀割据的局面。

虽然合肥公交有免费换乘,原本坐一辆车就能到达目的地,但现在却要坐两辆车,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在涨价听证会上,公交集团打着免费换乘的旗号,解释居民出行成本降低,涨价时才知道是跟长三角及周边城市对比,现在又要缩短线路,很多主要线路就这样改道、废弃了。

建设交通强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优化线路网络并非小事,前期既要排查分析客流数据,又要深入社区,实地调研居民需求。一味改线,治标不治本,公交集团是在回避问题。老人不懂用智能手机,微信发征求意见也只是形式而已。笔者认为,公共交通不是没有客流,合肥人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特别是长线。公共交通应该形成BRT快线、常规公交、社区公交、学生线、地铁班车线五级公交网络,密集组织出行线路网络深入大型社区和背街小巷,实现出门就有公共交通的愿景。与其缩短线路,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填补背街小巷的空白!

党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群众,为人民服务才是硬道理,这是对合肥市公共交通党委党性、原则性的考验。历经百年沧桑,初心不改,改线、换车,无形中增加了出行成本和时间,变相给群众设置了障碍。同时也希望各级部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问题就要想着怎么解决,怎么给群众带来方便。而且一味的缩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逃避问题的懦弱表现。路况不好,市政府解决;交通不好,警察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市民素质不好,当地居委会协调解决,这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

当我再次看向合肥公交集团大厅里那块“公交城”的牌匾时,我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惭愧!!!(特约评论员:可可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