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庐阳区迅速行动,写好民生答卷,探索安心托幼庐阳经验

时间:2024-07-31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01评论:0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安新闻讯: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近日,安徽省部署实施促进就业、安全托育、老年人送餐服务、便捷停车等十大暖民心行动。合肥市庐阳区迅速行动,为民生写好“答卷”——一个个不断更新的数据,透露着庐阳“暖民心行动”的速度;一项项切实举措,传递着庐阳“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温暖;一项项“长效”政策,展现着庐阳靓丽“民生地图”的高度。 鲁阳这座烟火气息浓郁的老城,不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事、难事、急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优化布局树立标杆探索平安育儿“鲁阳经验”

当前,幼儿园、早教成为年轻家长们热议的“热词”。面对平安保育行动提出的破解“入园难”“公办园难”“按时接孩子难”等难题的目标,如何才能迈出更大更快的步伐?被誉为全省教育强区、学前教育先进区的庐阳区,做出了不少尝试。

安全育儿,守护多彩童年。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红星幼儿教育指导中心,3岁以下婴幼儿在老师的陪伴下开心玩耍。作为安徽省首家公立幼儿教育指导机构,8年来已接待幼儿教育家庭4.5万余户。近年来,庐阳区优化幼儿园布局,补充配备全日制托幼名额,将优质幼教资源延伸至0至3岁幼儿教育领域。今年9月,庐阳幼教集团融创幼儿园托幼班将迎来首批2至3岁幼儿。

为破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难题,庐阳区早谋划,已于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三园两覆盖”(全区适龄儿童全部入读“周边幼儿园”“安全幼儿园”“优质幼儿园”,老城区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区域内所有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目标。目前,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87.32%,公办幼儿园幼儿入园比例为54.17%。

在合肥市陆阳实验幼儿园,每天早上都有两名老师值班,引导和监督早到的孩子。秋季开学时,幼儿园将尝试将延长时间服务纳入家长工作,解决家长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

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照料,既是民生期盼,更是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庐阳区将持续推进落实“平安托育”,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想”和“盼”,让“平安托育”成为全区“民生版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养老到安享晚年,满足“物质+精神”双重需求

合肥七彩时光幼儿园_合肥七彩路幼儿园_合肥七彩教育集团旗下幼儿园

近日,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滨南社区老年食堂重新开业,祥源物业的李先生只需10元钱,就能吃上一荤半荤一素的健康餐,饭菜可续。在逍遥津街道,60岁以上的老人9元就能享受老年餐,低保、优抚、百岁老人只要3元就能享受同等标准餐食。

社区食堂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目前,庐阳区在册老年人达8.9万余人,为他们提供优质就餐服务,不仅是老年人子女的心愿,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庐阳区坚持公益导向,优先满足残疾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等就餐服务需求,大胆探索符合本区实际的就餐救助、送餐服务。

“食堂味道好,吃得安心!”说起社区食堂,爷爷奶奶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如今,庐阳区已经建成了10个这样的社区食堂,下一步将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接下来,庐阳区将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点建设布局,创新老年助餐服务运营模式,提升助餐点运营质量,形成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助餐工程”,确保困难老人充分知晓、享受到便捷的助餐服务。

美食好,老人玩得开心。在庐阳区老年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老人正兴致勃勃地学习凤阳花鼓、旗袍时装表演;在社区读书空间,热爱读书的老人徜徉在书海里;在社区老年大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在庐阳,围绕老年人的需求,不仅满足了味蕾,还实现了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了“多彩”的晚年生活。

搭建稳定就业平台支撑人民群众“稳幸福”

庐阳经济开发区涟水社区居民刘玲,通过扫描社区公告栏上的“二维码”,就成功找到了工作。原来,这个“二维码”是一款社区就业APP,求职者只需扫一扫,系统就能将求职者推荐给匹配的单位,真正实现了“群众多一份信息、少跑一趟”。

“三公里就业圈”,让就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合肥七彩教育集团旗下幼儿园_合肥七彩路幼儿园_合肥七彩时光幼儿园

就业是第一大民生。在鲁阳,稳住就业“基本盘”被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搭建“社区快招”等智慧就业平台,打造社区三公里就业圈,线上对接招聘企业与求职者,累计注册企业4872家,新增岗位12736个,访问量210.04万人次,登记求职者信息27654条,网上投递简历63376份,成功匹配岗位6665个;围绕重点群体就业,在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初步实现就业5311人; 助力困难群体就业,庐阳区第二家残疾人就业辅助机构——润庐坊成立刚两个月,就解决了30余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推动援企稳岗补贴资金申请,累计受理企业416家,涉及13255人,到位资金2145万元……与此同时,庐阳区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示范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庐阳区累计发放创业贷款98笔、2405万元,带动就业330人,总量位居合肥市区第一。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庐阳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72万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59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破解顽疾拓展空间“深挖智挖”停车资源

今年3月,合肥老城区最大的地下公共停车场——兴华园停车场建成试运营,可容纳420辆小型车辆停放,其中无障碍停车位8个,充电车位84个。改造后,原本只能容纳少量汽车停放的合肥百货大楼停车场也迎来了重大改造: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停车楼可容纳74辆汽车停放。

巧建停车场,解决城市问题。

为缓解困扰老城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庐阳区在深入辖区内零散地块的同时,聚焦城市建设“残局”,不断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公共停车场和“口袋”停车场,不断扩大辖区内停车空间,大大缓解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题。2021年,庐阳区完成停车位建设3325个。2022年,庐阳区计划通过新建公共停车场、临时用地改造、地下空间人防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新增停车位3000余个。

用心办实事,用情暖民心。近年来,庐阳区围绕吃、穿、住、行、医、养等民生小事,主动作为,彰显“一流”担当:持续推进刘洪生、詹记、陶永祥、淮上酒家等改革创新,振兴庐阳“老品牌”;对照农贸市场文明创建标准,查找问题,跟踪督导,确保农贸市场环境良好有序;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15分钟健身圈”,推进“快乐健身行动”;以区牙防中心为重点,完善软硬件设施,完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对家政服务企业扶持力度,全力护航家政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实施“放心家政服务”行动……

在为民生办实事的道路上,作为合肥根在、地在的庐阳,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时刻倾听群众的声音。在袅袅升腾的炊烟中,老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余廷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安报记者 姚一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