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传销书籍揭露:杨文潮涉传销漏罪,数罪并罚
1997年,杨文超因贩卖假币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2015年,他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执行刑罚前,他又被发现犯有其他罪行,近日,他再次站在法庭上,面对多项罪名的宣判。
合肥传销书籍
2008年5月,杨文超加入广西南宁一家传销组织,该传销组织名为“自愿连锁经营”,以纯虚拟股票为产品,通过发展下线人员入股,建立“五级三晋升制”,形成上下级网络关系,下属入股的股票由上级按比例瓜分。
传销规定,参与者必须支付3800元购买第一股才有资格,此后每股支付3300元。初始投资额69800元即可购买21股,直接晋升到总监级别,级别分别为销售员、团队负责人、总监、经理、CEO。每个参与者最多可以发展3个直接下线,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数量和下线投资份额将作为薪酬和返利的依据。
其中,累计股份达到10股以上,即可晋升为总监级;总监晋升为经理级,除累计股份达到65股外,其直属下属必须有2名董事;经理晋升为CEO级,除累计股份达到600股外,其直属下属必须有2名董事。三条下线必须全部发展到经理级。CEO负责领导经理办公室,经理办公室下设总经理、能力经理、自律经理、订阅经理以及管理团队内的其他具体业务经理。
加入传销组织后,杨文超招募了谢建平、刘阿、曾洪荣等人,并从2009年起,带领约30名下属陆续转移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九溪江南社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居民区继续从事传销活动。
2009年,杨文超升任总经理级别,在合肥农业银行办理了两张银行卡,用于传销资金交易和发放返利。
2010年3月,姜莉认识了网友杨文超,杨文超是福建龙岩人,杨文超称自己在合肥做生意,约姜莉来合肥。2010年6月,姜莉来到合肥,杨文超带姜莉游览了合肥天鹅湖等景点,并在课堂上对姜莉进行洗脑,随后姜莉以杨文超下属的身份加入传销组织。
2012年2月,付某受王某邀请来到合肥,加入一家名为“连锁经营”的传销组织。付某的上级有王学雷、戴晓斌、姜力等,下属有易国娟等人。我做传销时就知道杨文超是这个传销体系的“老大”,但一直没见过他。
2012年,杨文超脱离传销组织。2015年4月30日,杨文超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肥西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同年10月22日,杨文超等8名传销骨干分子被法院判处五年至二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至十万元。
2015年5月,侦查机关在调查丁荣超、付某传销案时,接到被羁押在肥西县看守所的付某的举报,付某举报称“我在105号牢房时,同牢房的人指着一名男子说他是传销“师傅”杨文超”。在随后的接触中,杨文超得知付某是王学雷、王某的下属,便说王学雷、王某是他的下属。由于牢房里人多,杨文超担心被人听见,便让付某不要多说话。
侦查机关确认,杨文超确为该传销团伙最高层“老大”。2016年4月1日,正在合肥宜城监狱服刑的杨文超被侦查机关接回,羁押于合肥市看守所。
随后,姜莉被四川省容县公安局民警抓获,易国娟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19年6月27日,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杨文超、姜莉、易国娟作出一审判决,对杨文超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将原判的有期徒刑五年、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合并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
宣判后,杨文超提起上诉称:“本人于2011年底退出传销,本案系姜莉因感情纠纷故意指控引起。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
二审法院受理案件后,经查明,杨文超、姜丽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姜丽、易国娟的供述以及证人付某、易某的证言,证实杨文超是姜丽、易国娟的上级,是他们传销组织中级别最高的“老大”。
近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驳回杨文超上诉,维持原判。【本文来自金融诈骗预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或您的亲朋好友是否遇到过类似的诈骗?点击此处添加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合肥市1040阳光工程传销组织被揭露,警方介入调查
若要查询存在风险的金融或传销平台,可在公众号聊天窗口发送“在线查询”并识别二维码。 2 月 26 日,新京报我们视频发布了一篇融合报道。该报道揭露了在安徽省合肥市...
-
博白男子覃某彬因外甥女介绍陷入1040传销组织,发展192人涉案845万终获刑
侄女打电话说有一个“赚钱的办法”。博白人秦某斌赴安徽,落入“1040国家阳光工程”传销。回到博白后,他先是吸引了两个侄子和三个同学“一起发财”,然后发展了一代又一代...
-
湖南小伙被骗入传销组织遭折磨致死,7 名被告人获刑
广告合作|夏季18732610961 一个同学的电话,将湖南涟源的年轻人邱林(化名)骗入传销。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经历了非人的折磨:被非法关押、被威胁活埋、被灌水直至...
-
传销 28 年演变升级,大学生为何成为生力军?
本文约4000字,阅读时间为6.5分钟。 澎湃新闻记者 朱元祥 23岁大学生李文星的去世,让“传销”再次成为网络热词,触动大众神经。 8月7日,天津警方通报又一起青...
-
职场新手必读:求职陷阱频现,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李某某?
这位刚进入“职场”就去世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向求职者敲响了警钟。 原本希望通过努力逃离“贫困家庭”的毕业生李某某,经过几个月的漂泊,终于在招聘平台上找到了工作。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