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滨湖之城,传承安徽文化:研学旅行优秀学生征文展播
探索湖滨城市,传承徽派文化
游学
优秀学生作文展
我们春天出发,伴着蓝天白云;我们从巢湖行走,伴着绿水青山;我们穿越历史,伴着皖江文化;我们研习归来,意犹未尽:我们或许可以重叙,再走一遍研习历程;我们或许可以探讨,领悟道理,助力成长;我们或许可以抒发情感,直抒胸臆,毫不掩饰;我们或许可以阐释,使其生动逼真。
他们穿越的是恐龙时代,他们经历的是一场游学,他们书写的是一页页青春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汇文同学们写下的优秀作文:他们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他们在笔下所感所悟,他们在笔下所写出的奇幻回忆。
研究悠久的历史
张金浩6班(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用战斗纪念碑来纪念他们,中华儿女发现的文化都收藏在博物馆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历史的长河里,看看五千年的历史吧!
清晨,学校里雾气弥漫,太阳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慢慢爬起来上班,大巴的刹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好像是科研组来接我们做科研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也开始激动起来,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被放了出来,终于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我们上了车,雾气渐渐散去,太阳也出来了,我们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青山如画如画,溪水如镜,路边鲜花盛开,天空仿佛在向我们微笑,树上的鸟儿在歌唱,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我们高兴!我们穿过长长的龟山隧道,经过一望无际的巢湖,终于抵达了合肥,前往我们的第一站,庄严的跨江纪念馆。
一下车,就到了渡江纪念馆的门口,就看到很多著名人物都化作了雕像,继续守护着中国人民。走进纪念馆,我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我看到了百万大军渡江的场景……
越往深处走,我们看到了壮观的场面,导游告诉我们,参战人数有三百多万,伤亡人数有五十多万。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战争连续三年,连续三天三夜,炮火不断。
回顾了这场战争的惨烈,我们去了安徽地质博物馆,看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地球的美丽,历史的悠久。原来,我们头顶蓝天的这个星球,曾经有过巨大的居民。恐龙。我们在巢湖里还曾发现过一种龙,叫巢湖鱼龙,体色是蓝色的,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
最后我们去了安徽省博物馆,这是一座徽韵徽派建筑,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4A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有浓郁的徽派风格,有汉代画室画像、古陶瓷等,徽州古建筑,还有著名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最后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缩影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收获了什么呢?还真不少,就像是坐着一艘知识制成的木船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醒来的时候,感觉脑海里满是回忆,久久不能忘怀,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涌起一股自豪感: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关于学习赞扬革命烈士的几点思考
吴启哲7班(1)
伴着细雨,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了游学之旅。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物品驱散了历史的迷雾,直指那段动荡的岁月。
为了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解放全中国,这一仗至关重要。
你以保家卫国之态奔赴战场,犹如拔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宝剑。昏暗的寒光中,闪烁着成败英雄的不朽精神:生死与共,吞山河,刀光剑影,铁马厮杀。只是一场梦,我仰天长啸,走出了门……
离别的痛苦谁不知道?但为了国家,你唱起离别的歌,流下两行泪。你去了潇湘,我去了秦国。都说阳关以西无知己,妻儿何处寻?,是你坚定的脚步。撕开你的绸衣,留不住的,是你逝去的岁月。
你们的结局并不全都一样。有的悲壮,有的悲凉。有的人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被追认为烈士,安息在墓地。有的人默默无闻,死后无人知晓。隐藏在历史的尘埃里。有的人不幸被捕。酷刑、酷刑、非人的折磨征服了他们的身体,却征服不了他们的意志。无论何时,他们都坚持着自己的信仰。那份独一无二、光荣崇高的信仰:振兴中华。
如今,仍有人“年复一年地努力耕耘,誓要消除贫困,并为之奉献一生”。生活在他们创造的世界里,我们更应“举剑问来路,莫问来路”,以“我生为山,莫问溪流”为人生信条。
万卷古今书卷一日而过,一窗暮晓送年华。想起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看到侵略者仓皇逃窜,突然间,我忘了今天是何日。
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凌嘉欣8班(1)
我们应该敬仰英雄,尊重历史。有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但仍然值得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们肩负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希望和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高大的城墙,雄伟的渡江战役纪念碑。驻足凝望,水泥雕像里有许许多多的战士:有的举着五星红旗,有的喊着“前进”,有的屈膝持枪,向前冲锋。那栩栩如生的表情,让人仿佛亲眼看到了那激烈而又充满激情的战场,怒吼着,战士们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倒在血泊中,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几代人梦想的和平生活,为了祖国的平安,为了人民的幸福。仰望雕像,我敬畏烈士们的光辉事迹,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重播,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纪念馆内陈列着渡江战役烈士们留下的物质遗产,站在每一件镌刻着历史印记的文物前,读着介绍,顺着脉络,一种磅礴气势磅礴的感觉扑面而来。英雄们在“红军”的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作为一名行色匆匆的游客,我仿佛透过这些文物看到了无数英雄的身影,看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同时看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那些古老的文物古迹、永不消逝的革命红色精神、革命战争的历史,都如珠子般在我脑海里闪过,先烈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赋予了合肥这片土地高贵的灵魂和博大的底蕴,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力量。
渡江战役纪念馆渐渐落下帷幕,回到博物馆中央大厅,再次看到气势磅礴、气势磅礴的渡江战役塑像:革命先烈们手握长枪,高举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不辜负先烈们宝贵的生命,不辜负祖国对新青年的期望,不辜负时代,不辜负我们的青春。这是对未来最好的宣言!
我手握新笔,用心描绘未来
曹晨懿9班(1)
夜晚,天空晴朗,漆黑一片,清晨,昨晚刚被暴风雨冲刷过的路面还湿漉漉的,微风中飘散着几颗小雨滴,即使天气再恶劣,也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
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我们登上了大巴车,一路上虽然不是很风光,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我们哼着小歌来到了合肥,第一站就是渡江战役纪念馆,这是解放战争史上无比辉煌的一场胜利,到达目的地,我们看到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李渔、谭震林五位伟人的塑像。
这五位伟人是渡江战役的领袖人物。当我到达胜利塔前,我的震撼无以言表。这座塔高99米,象征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馆后,迎面走来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讲解员衣着讲究,彬彬有礼,讲解内容详尽,每一句话都表达了当时人民解放的喜悦之情。渡江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最后我们一起到了荣誉堂,拍了纪念照。
稍事休息后,我们来到了安徽省博物馆,博物馆一共有五层,二楼陈列着合肥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朱可大鼎”又名“楚大鼎”,是战国时期铸造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安徽文房四宝,诠释着历史的变迁,凭借着安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及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为世人贡献了无数优秀的文房精品。
最后一站是安徽地质博物馆,馆内设有地球馆、生命演绎馆、恐龙馆、资源环境馆、矿物岩石馆、中庭休息区及室外景观等,综合性文化中心填补了安徽省大型自然博物馆室内留白空间。
至此,我们的游学之旅圆满结束。这是一次学习型的游学之旅,我们的知识瞬间增长,带着很多的知识回到学校,感觉非常满足。这让我对未来更加乐观,我为之着迷。在中考前的这段时间,我会以更大的热情对待学习,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共饮春光,共学历史
孙浩鑫1班(1)
风景秀丽,塘边泉水潺潺。5月5日,我校组织了一次游学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感受我校美丽的风景,同学们一起旅行,一起思考,一起欣赏春光,一起研习历史书。
为了缅怀革命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大力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第一站就去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在纪念馆门前,我们感受到了纪念馆庄严的气氛。广场上矗立着五尊塑像,分别是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总前委委员分别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李肃、谭震林。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述渡江战役的历史片段,仿佛重现了百万大军渡江的壮丽画卷。这次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我军继三大战役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全歼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对全中国的解放具有深远意义。 后来我才明白,今天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渡江战役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无尽的回味,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我们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来到了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里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绿网,在地面上形成一张绿网。我跟着人群,我们沿着幽静的山路漫步,万树入目,有高大粗壮的榕树,有开着红花的木棉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姿态和韵味。很多游客在路边的小椅子上休息,有的游客在小椅子上聊天大笑,充满情趣。我们三五成群地漫步,欣赏着公园,好不惬意啊!
离开森林公园后,我们来到一家餐厅,餐厅工作人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饭菜,同学们像饿虎一样坐在餐桌前,端起盘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一幕和《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们凯旋归来后欢庆的场景很像。
吃完午饭,我们到达了最后一站。作为一个对文史地理非常感兴趣的高中生,安徽省博物馆是我参观的不二之选。那里的展品深深地吸引了我。到达目的地,走进大厅,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神秘莫测。一楼的大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器和石器,我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人们用石器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各有各的韵味。二楼是孩子们最爱的4D科普影院,就连我这样的成年人也被深深地吸引了。我最爱徽州文化,没想到家乡有如此丰富的历史,这让我为自己是徽州人而感到自豪。虽然对这里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踏上了归家的旅程。我们感受到了游学的充实感和快乐。同学们在车里睡得很香,伴着知识和花香进入梦乡。
我陶醉在这美好的一天,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虽然只是短暂的旅行,但这春光和这段历史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记让我难以忘怀!
我们一起牵手看花路,一起走向青春
黄一诺1班(2)
“落花流水有几多意,春愁怎能无解?”趁着春意,我们汇文中学的学生少年们,踩着细雨点,迈着坚定的步伐,排成整齐的队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回首那一天的研学之旅,我只能说:“海棠花未雨,梨花满雪,春已过半。”春意虽深,但风景还在,还有良师益友陪我们度过这青春岁月。我们怎能不如此想念你们,永不忘记你们!
风吹起了时间之书,时间定格在了那一天。5月5日一早,我们便准备出发,第一站便是渡江战役纪念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人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对和平的渴望,这时才体会到“风起青萍梢头,浪起涟漪间”的真谛。1940年代末的渡江战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 有人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划着小船出去的。人民群众筹集粮草,准备船只,提供船工,疏通水道,奔赴战场,尽一切可能,只希望战争赶快结束。他们的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成人民的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迎来了黎明。”深巷中偶尔传来余音,他们把自己的铁骨埋在跳跃的乐谱里,像一去不复返的鸽子,挣脱细小的窗棂,飞向远方,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红色记忆,把革命进行到底。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下,渡江战役五方面军委员会领导革命,取得了胜利。通过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渴望; 我们重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猛虎下万里”的英雄气概;我们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英雄气概,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站是滨湖湿地公园。正如古人所说,“春不尽兴,春不尽兴”。从走进公园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仙境,树荫成荫,鸟儿鸣叫,头顶绿意盎然。落叶如叶,脚下地面充满生机,回头望去,狭窄的小路仿佛没有尽头。只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才让我意识到这不是梦。但这美景,让人不禁感叹:此景只应在天堂里有!
第三站是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对地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你知道岩石的硬度有12个等级吗,钻石最硬,滑石最软?在恐龙园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构造,陆地和海洋的变迁,生命的进化。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也许这就是研究的真谛。一进恐龙园,就能看到九块恐龙化石,最值得注意的是黄山龙的化石骨架,它是安徽发现的第一块侏罗纪时期的化石。黄山龙属于蜥脚类恐龙,体型中等,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当透过玻璃窗看到恐龙的足迹时,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渺小,从而引发了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扇小小的门,里面满满的都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在旧社会,祠堂是女性一生只能踏入两次的地方,一扇门掌控着女性的一生。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禁锢女性的枷锁逐渐被打破,女性终于摆脱了方亭大院的束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我们生活在繁华的时代,我们怎能不为她们看到这份繁华,怎能不为自己的整个青春岁月而奋斗!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看见尘埃,有人看见星辰。白昼渐渐消逝的光线,蔚蓝大海的风,世间万物不停流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丽的旅程,亦或是渐渐消逝的记忆,拼凑出我们完整的人生,让我们快乐而享受。游学的记忆萦绕在脑海里,月色盈盈,想舀一杯最清澈的酒,拥抱清澈的月光和这段回忆入睡。
文化旅游
谢佳妮1班(3)
五月五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游学活动,一大早,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坐上大巴,开始了一天的游学,去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滨湖国家公园,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渡江战役纪念馆附近,我们步行前往纪念馆,还没到纪念馆门前,就看到纪念馆门前雄伟高大的五位革命烈士塑像,远处的五角星胜利塔,雄伟壮观,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走进博物馆,发现纪念馆里处处介绍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墙上挂着防御地图、路线图,馆内陈列着军大衣、枪支、子弹等,顺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当年乡亲们护送解放军战士渡江的船只、木板,看到这些,我们仿佛看到了百万大军渡江的壮丽场面。再往里走,看到墙上写满了革命烈士的名字,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 参观结束后,革命烈士的名字还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没有他们牺牲,恐怕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感谢他们为了解放中国而牺牲自己,让我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我们又去了合肥滨湖国家公园。公园里绿意盎然,生机盎然。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树上的叶子显得格外艳丽。一路上,我们沿着曲径小路漫步,看到挺拔的白杨树,听到蛙鸣,还有树叶与树枝的奏鸣曲,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滨湖公园虽然不如西湖美丽,但也算得上是一处清雅秀美的自然景观。
经过一上午的旅行,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吃完饭我们在车上休息了一会便出发前往下一个充满未知奥秘的地方——安徽省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之后,我们从五楼开始参观,在这里看到了文房四宝,还有精美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美让人移不开眼。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石雕,最让人惊叹的是石雕每一部分都非常细致,整体看起来非常漂亮。参观完这里,我们去了最后一个地方,就是安徽地质博物馆。
远远的就看到博物馆门前的那只大恐龙,进去之前还说了一句“我们来到了马老师擅长的领域。”看到了很多恐龙化石和恐龙模型,还有一些鸟类和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让我了解了人类的进化和起源,让我明白了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开心。
游学回来后,心里还萦绕在渡江纪念馆和安徽博物馆,这两个地方介绍了不少关于安徽的历史文化,让我深深体会到安徽的文化历史是如此的精彩和深厚,也让我见识到了古徽州的风采,希望下次还能再去,感受一下安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可以是一次旅程
王建明1班(4)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代中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校组织了一次游学活动。跨越长江纪念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安徽地质博物馆、省博物馆。
寒风怒吼,天气有些阴沉,漆黑的天空中落下了几滴小雨,心里有些压抑。
我就省去路上无聊的等待,从一下车就开始写。顺着导游的带领,我走进了建筑所在的工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挺拔而立的石碑,也许是天气的原因,石碑散发着威严和肃穆。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解放纪念碑,从上面看,它就像一颗巨大的五角星。纪念碑对面矗立着五座铜像,从左到右分别是粟裕、陈毅、刘伯成、邓小平、谭震林。铜像上展现了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指挥百万大军渡长江的伟大才能和磅礴风采。
战士们身后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有横渡长江纪念馆。纪念馆是红褐色的帆船形建筑,它的用途不言而喻。于是我们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红色,上面高高悬挂着一面党旗。后面是一幅描绘解放军英勇无畏战斗的浮雕。看着这些画面,我不禁感叹,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今天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很可能像印度一样,后面可能是被英国控制,也可能像苏丹一样,不断遭到轰炸,人民无处可依靠。
离开纪念馆再次下车时已近中午,来到滨湖森林公园,放下平时的紧张,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绿树成荫,鸟儿啼鸣,草儿芳香,一切都是那么惬意。
在公园饱餐一顿后,我们便出发前往下一个景点。离开郊区,泥土的气味,车子慢慢驶入市区。城市的高楼大厦、摩天大楼,蜿蜒的立交桥成为风景。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地质馆和博物馆。地质馆我就不详细描述了,这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化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厅前面的那块,形状奇特,长条形,石头很有规律,形似“山”字。我不仅好奇,还怀疑这是不是一块有文化的石头。说话间,我突然想起小学时的一篇课文,应该叫《石书》,清晰地看到岩石的层层结构就像书页一样。
大自然在亿万年前就写下了文字,告诉人类,在你诞生智慧或出现在这里之前,也曾有一个失落的世界繁荣昌盛。在大自然的眼里,我们连孩子都不是。他们都没有到达。
相比于地质博物馆,我其实更喜欢博物馆,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精美的文物,更多的是因为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传奇或者离奇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故事总是充满着关于神话和鬼神的传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层的金玉阁,在《盗墓笔记》鲁王七星殿中见过,在现实中再次见到,立刻就被震撼了。据说这些玉石和丝绸经过特殊加工后,可以让使用者的身体千年不腐。
游学结束了,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看到了亿万年前的世界,看到了几千年的兴衰,看到了百年来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游学不再是假期班,而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做法。
培育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
丁子燕2班(3)
红色精神是一个民族长久生存所依赖的灵魂,只有精神达到一定的高度,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勇往直前,深深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血脉和灵魂之中。
5月5日,我们带着历史性的革命文化基础来学习 - 扬兰河竞选纪念馆在大门中震惊。在现代,贫穷,虚弱和欺负的惨败已踏上了一条宏伟的道路,以实现伟大的恢复活力。
与之抗争是一场精神上的斗争。 Xibaipo的精神,抵抗韩国的侵略性,“两枚炸弹和一颗卫星”的精神,百万英雄穿越扬兹河的精神,使时间和空间超越了时间,并保持了众多的斗争,使我保持了众多的斗争。在我未来的学习中,我的前任的脚步毫不犹豫地前进。
没有精神,没有精神就无法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的精神,从而收集做事的巨大力量,并以坚定的措施来克服所有障碍,以实现我们在整个社会上的范围。随着时代和充满战斗的精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合肥市少儿图书馆元宵花灯手工制作活动:传统与创意的完美融合
正月新春来到,十五元宵让乾坤热闹起来;月亮进入盘子般的天空,灯一直亮着不曾入眠,又到了元宵佳节之时。为了欢庆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在 2 月 12 日下午,合...
-
2024 年合肥双岗小学研学旅行招标公告:探索科学乐趣,点燃科技梦想
2024年合肥双港小学 游学招标公告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中小学生游学课程方案》(试行)(合教[2017]29号)的文件要求,积极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