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国轩高科电池质量事件发酵,安徽瓯鹏称其电芯原材料存缺陷

时间:2024-07-2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20评论:0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002074.SZ)电池质量事件持续发酵。

11月28日下午,安徽欧鹏电源(以下简称“安徽欧鹏”)原总经理林锋在“举报电池安全——国轩高科锂电池疑似质量缺陷通报会”上表示,安徽欧鹏使用了国轩高科的电芯原材料,发生电池爆炸、自燃事故,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此次通报会由安徽欧鹏组织举办。

安徽欧鹏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电池组生产企业。林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长期为国内多家大型新能源电池企业提供锂电池组,近年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70余项,事故前员工人数200余人,年销售额过亿元。

11月29日,国轩高科在官网发布回应称,“截至目前,欧鹏公司累计拖欠合肥国轩货款2000余万元。针对欧鹏公司拖欠货款及恶意诽谤我司产品的行为,我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进展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开披露。”

同日,时代周刊记者就此事致电国轩高科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相关人士回复称,“一切以官网公告为准”。

针对针对国轩高科的指控,林峰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国轩高科提到的“2000多万元拖欠款项”正是2020年11月电池爆炸起火事件所涉及的问题电池芯的余额。

目前,此次事件的责任认定已成罗生门。安徽欧鹏和国轩高科各执一词,相互指责,均声称自己对电池爆炸起火事件不负有责任。受上述消息影响,11月29日,国轩高科收盘报62.33元/股,下跌2.50%。

电池质量受到质疑

安徽欧鹏对国轩高科电池质量的怀疑,源于一次共享电摩合作。

2019年,安徽欧鹏、国轩高科与某知名摩托车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为H公司共享摩托车供应锂电池组。其中,国轩高科负责电芯供应,安徽欧鹏负责电芯的研发、​​生产、成品交付及售后服务。

国轩高科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电池组等。

合肥国轩高科公司_合肥国轩高科工作环境_合肥国轩高科员工论坛

2020年4月,安徽欧鹏向H公司批量供货,截至自燃事故发生时,安徽欧鹏共生产共享电动摩托车锂电池组10万套,向国轩高科采购电芯100余万只。

“安徽欧鹏从国轩高科采购圆柱电芯,组装成电池组,使用在客户的共享单车上。”林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该款共享电摩上市后,却相继出现电池组自燃爆炸事件。2020年11月11日,安徽欧鹏按照发货标准包装好、存放在工厂发货区域的成品电池组突然自燃爆炸,引发火灾。

林峰透露,此次火灾导致安徽欧鹏近2万平方米厂房损毁严重,价值数千万元的各种生产实验设备、库存原材料受损严重。安徽欧鹏至今无法恢复生产经营,其他重要客户订单也无法履行,具体损失金额还在评估中。

事发后,安徽欧鹏发现,国轩高科采购的15AH圆柱型电池与北京丰台区“4·16”事故所涉及的电池属于同一家公司生产。

2021年4月16日上午11点50分左右,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马厂甲14号的北京富维斯油气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660.81万元。

据北京丰台区储能电站“4·16”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事故直接原因是磷酸铁锂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故障,进而引发电池热失控起火。

据安徽欧鹏提供的会议纪要显示,截至2020年11月2日,共发生47起H2电池组故障,其中16起因保护板TVS部分大电流击穿引起。对其余31个故障电池组进行检查,发现存在漏液、高温电池裂纹、防爆阀未打开、电芯负极短路等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认定是一场罗生门

合肥国轩高科工作环境_合肥国轩高科公司_合肥国轩高科员工论坛

对于电池质量问题,安徽欧鹏还提供了两份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

友联(上海)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青稞纸使用前后检测对比报告显示,产品所用青稞纸的磷、铁、锂测试值较使用前有明显升高。对此,安徽欧鹏表示,通过对比电池组内部成分的检测结果,锂含量明显增加,证实圆柱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内部原材料泄漏的情况。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出具的《锂离子电池检测报告》显示,接受检测的14块电池中,有3块在挤压和热失控过程中发生起火爆炸。安徽欧鹏称,公司通过公证随机抽取了库存的50块电芯,权威机构随机抽取了14块电芯进行检测。14块电芯中,有3块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率高达21.4%。

对于上述会议纪要及两份检测报告中提到的细节,国轩高科董秘办相关人士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无可奉告”。

据国轩高科公告,经多方检测核实,此次事故是由于欧鹏公司从市场上采购的电池组保护板出现问题所致,期间H公司多次催促欧鹏公司对退回的电池进行修复,但无济于事。

对此,林锋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2020年10月下旬,基于发现退回的电池组部分电芯存在漏液现象,国轩高科向安徽欧鹏发送了质量问题说明材料及整改意见,承诺于11月30日前完成产品质量整改。然而11月11日凌晨,安徽欧鹏存储电池电芯的厂区内却发生一起自燃事故。

据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电芯质量、电池包工艺等。有投资者指出,摩托车电池包生产厂家很多,这些厂家采购电芯后包装成电池包后销售给终端客户。但由于各厂家封装技术不一致,容易导致市场事故频发。

“安徽欧鹏与国轩高科有明确的质量约定,早期量产时,公司发现部分电芯存在漏液现象,公司也向国轩高科发过质量函,但国轩高科称电芯漏液是偶发问题,并保证其电芯质量没问题,只是给公司更换,并未提供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林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电芯漏液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出现的质量问题,后来公司做了大量实验,验证漏液并非偶发个案问题。”

此外,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安徽欧鹏与中航锂电、亿纬锂能(300014.SZ)、国轩高科、力神动力4家动力电池企业存在法律纠纷。天眼查显示,在与中航锂电的购销合同纠纷中,安徽欧鹏应履行标的为3127万元,未履行金额为2958万元。

对于与电池厂商的纠纷,林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安徽欧鹏一直在积极通过谈判方式处理纠纷,同时安徽欧鹏会考虑起诉国轩高科,具体时间待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