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4-07-10作者:admin分类:人力资源浏览:253评论:0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全球企业间交流更加频繁,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活动,相关交易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今年一季度末,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发布《2023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受访中国企业有扩大和保持海外投资意向,比上年增加近一成;超过九成企业对未来海外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跨境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大,受法律法规、语言文化差异等制约,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海外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出现失误,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普华永道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中国企业出海主要面临如何应对国内和国际监管、如何与当地市场接轨、如何提升全球治理与运营水平等多重挑战。而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文化习俗等的差异也使得中国新能源企业面临不同领域的合规风险,包括财务税务风险、法律风险、环境合规风险、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等。

趋势: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风险

“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全球就业与薪酬管理平台PayInOne首席执行官林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们服务的客户群来看,制造业,特别是光伏、储能、新能源、医药医疗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PayInOne首席执行官林谭

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二季度,科达利(0028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新能源A股上市公司就宣布在美国建厂。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企业海外扩张“对扩大公司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林坦也认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看到了国际市场对绿色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意识到这是在全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会。”

但正如上文所说,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不仅仅是外部政策的变化,很多水土不服的情况都需要关注和警惕,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林坦说:“在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因素中,除了语言沟通障碍,更要考虑文化因素;而在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需要专业、有经验的方法来应对。”

林谭还介绍,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时,往往过于追求效率,过分强调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好,但往往容易忽视当地的文化习俗;而当地人却很重视这些文化习俗,这就造成了双方的文化差异,引发了一些冲突。

痛点:海外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与顾虑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21年的PayInOne是国内首家全球就业及薪酬管理平台,拥有超过200个全球服务团队,服务范围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广泛的跨境人力资源服务网络,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全球跨境人力资源管理,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和案例积累,林探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包括公司注册时间复杂度的不确定性、各国会计税务法规导致薪酬规定复杂且成本差异大、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的限制导致合规挑战加大等。为此,PayInOne 做了相应的技术和数据准备,以降低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林探对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坑印象深刻,他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

尤其是在欧美等地,当地劳动力成本高,但实际工作产出未必符合中国企业的要求;这些地区大多是老牌发达国家,当地员工对工作方式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不太愿意遵循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说白了就是不听管理”。

不信任。很多情况下,中国企业直接招聘当地管理者的失败率很高,核心原因就在于当地人还没有与刚来的中国企业建立起信任关系,难以适应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反,如果中国企业先派员工到海外适应一段时间当地环境,再建立本地团队,将管理权交给经过培训的当地人,成功率会更高。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磨合,效率较低。

效率低下。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不同,应努力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林坦还举了个反例:“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早在2019年就投产,2023年生产了95万辆汽车,占特斯拉全球产能的一半,这得益于中国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当地员工的辛勤工作;而德国工厂2020年开始建设,但经常受到环保人士的抗议和极端组织的破坏,导致至今无法启动正常生产。”

经常跑路。一些中国企业也会雇佣一些当地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日常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但难以保证信息流通的及时、透明和畅通,导致当地服务商对中国企业也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我们甚至遇到过一家头部短视频公司在印尼发展,用当地的服务商来管理薪酬。没过多久,这家服务商就直接卷款跑路了,让相关公司损失惨重,踩进了一个大坑。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退出了印尼市场。”林坦对这个案例印象深刻。

林坦强调,海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其实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过程,这也是PayInOne的价值、意义和核心竞争力。他还强调:“合规工作非常重要,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的防火墙,一旦处理不好,曝光、罚款,就会影响品牌形象,甚至业务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究_人力资源会计案例_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探讨

目前PayInOne平台已覆盖海外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全流程服务,以及全球120种主要货币的薪资核算与支付,尤其在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设计福利保险缴纳、雇主责任险、员工401k及年金、商业保险等,帮助出海的中国企业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纽带:用信任连接中国企业海外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新能源行业的客户,他找到我们的时候,情况非常紧急”,林坦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客户准备海外上市,需要在海外开公司、招员工。但如果在招人发工资之前,先设立主体、开立银行账户、申请税号、开立保险账户等,周期会很长,而且可能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政策法律,导致上市进程被耽误。于是他们找到了我们,通过我们专业的平台,高效解决了从公司设立到本地员工招聘的所有流程,为他们海外上市扫清了关键障碍。”

林坦认为,PayInOne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得益于其在多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在网络布局上,PayInOne在20多个国家设立了常驻运营实体,全部为自营,同时还雇佣当地员工。“总部和分公司的派驻人员负责对接客户,分公司当地人负责对接当地员工,这样就有效化解了双方的文化隔阂和不信任。”

第二是平台建设,PayInOne通过SaaS平台管理全球员工,提供包括员工入职、税务合规、合同制定、签约、工资发放等全方位的团队雇佣及薪酬管理解决方案。

第三是利用AI模型。PayInOne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雇主的类型和特点,所需员工的年龄、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甚至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员风格画像。林坦说:“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结合我们的AI模型,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建议,为海外用工制定更合理的招聘标准;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当地人推荐更合适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ayInOne就像是一道粘合剂,在为出海中国企业招聘本地员工时,将中国雇主和外籍员工更好、更紧密地黏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纠纷风险和合规风险。”林坦总结道,“同时,PayInOne也充当了双方的润滑剂,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通过我们的平台、服务网络和大数据分析,最大程度地打破双方的文化障碍,搭建双方信任的桥梁,为出海中国企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