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从城镇化到大城市化的演变

时间:2024-07-08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08评论:0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认识,我觉得中国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从低到高,每个阶段只是侧重点不同,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贯穿了中国城镇化的全过程。

城镇化1.0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县城、小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一线城市流动。这一阶段城镇化的主体是农业人口,本质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当然也有从小城镇或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移,但不是主流。

城镇化2.0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超大城镇化,甚至已经不能算是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小城镇、县城、小城市的人口向大城市、省会城市、一线城市流动。这一阶段城镇化的主体是城镇和中小城市,本质是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移。当然也有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转移,但不是主流。

城镇化3.0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城市集聚,主要表现为非中心城市的人口向大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特别是核心城市聚集。3.0阶段与2.0阶段有一定重叠,可以说是2.0阶段的升级版。这一阶段城镇化基本已经结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已经很少。

城镇化4.0。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一线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最后阶段,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全部向一线城市转移,这时候一线城市已经不局限于北上广深,现在媒体定义的所谓新一线城市,未来可能也属于这一类。这个阶段城镇化已经基本完成,甚至可能出现非农业人口回归农业人口,或者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界限不那么清晰。

合肥目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合肥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它不仅是特大城市、省会城市,更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所以合肥的发展会一直贯穿在中国城镇化的整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合肥目前处于城镇化2.0阶段的中期,3.0阶段的初期。

韩国和日本是儒家文化圈内两个亚洲发达国家,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城市发展的参考。韩国2022年人口为5144万,人均GDP为3.5万美元,首尔都市圈人口将达到2600万,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日本2022年人口为1.22亿,人均GDP为3.38万美元,东京都市圈人口为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30%以上。

安徽省2022年常住人口6127万人,但户籍人口7100多万人,净流出约1000万人。不过,这两年常住人口增加了24万人,有一定的回流。安徽人均GDP7.36万元,刚过1万美元。合肥2022年常住人口963万人,人均GDP12.58万元,接近2万美元。

安徽的人口相当于日本的一半,超过韩国,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合肥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左右,人均GDP只有韩国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合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达到韩国、日本的发展水平,我觉得合肥的人口规模至少应该有1200万到1500万,是全省的20%-25%。

未来20年,合肥的人口增量应该在300万到500万之间,平均每年十几万、二十几万人。如果安徽流出的人口有一半能回流,对合肥未来的城市发展来说就足够了。事实上,去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量是16.9万,而安徽常住人口增量是14万。可以说,合肥把安徽的回流人口全部接了过来,甚至还吸纳了一部分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口。

合肥只是中国热点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其实像合肥这样的城市还有十几个,去年常住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大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合肥人口净流入量位居全国第三。

图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在“逃离北上广”和“回不了家”的十余年反复之后,一线城市人口终于出现了负增长,而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人口则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那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最后也没有回到家乡,而是选择留在了家乡省份的省会城市。

合肥 城市化率 %_合肥城市化最新数据_合肥市城市化率

一线城市限购、落户政策趋严,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不少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转移,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内陆省会城市成为首选,同时,人口也开始跟随产业迁移。

一线城市不再有吸引力了吗?当然不是。高科技产业、金融、互联网、网游等高端服务业仍然离不开一线城市。当中国完成产业升级,逐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时,服务业将容纳更多的就业。这就是为什么韩国和日本的人口多年来一直在下降,而首尔和东京都市区人口仍在增加的原因。在城镇化4.0阶段,一线城市将笑到最后。

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出生率出现断崖式下降,中国人口终于迎来了负增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负增长或将持续多年。不过,即便中国人口开始下降,但各个城市的表现却不尽相同,热点城市人口暴涨,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说,住房已经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很多热点城市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政治局会议做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判断。

2016年之前,我们还处于城镇化的1.0阶段,全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供给小于需求,限购政策主要以中央整体调控为主。2016年之后,城镇化进入2.0、3.0阶段,中小城市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热点城市依然供不应求,房地产调控的主体变成了地方政府,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手段。

如今中小城市房地产供应严重过剩,对于全国大部分城市来说,房地产已经丧失了投资价值,限购政策名存实亡。与此同时,热门二线城市开发如火如荼,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涌入,地方政府依然坚守限购政策的底线。

在从城镇化1.0阶段向2.0、3.0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合肥房价不断上涨,每次限购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现行的限购政策主要有“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具体在合肥市表现为:限制优质地块购房套数、限制购房贷款笔数、限制土地及新房价格、限制摇号楼盘出售时间等。

热点城市,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流入,他们大多是首次置业,是真实需求。国内很多房子是上世纪建造的,房龄超过20年,居住体验相对较差。即便在房地产整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很多城市好房依然稀缺,改善性需求强烈。

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放缓,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拉动内需,房子作为家庭最大的内需再次被提及,但显然很多限购措施已经不再合适,如何刺激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是各地限购的主要调整方向。

今年很多城市放松了限购、限贷,释放了一定的需求,但依然解渴不已,房地产继续下滑。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限购、限价两个政策没有实质性的放松。

房子除了居住价值外,还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资产,其金融属性难以剥离,很多人需要卖掉自有房产才有钱买新房,而旧房卖不掉可能就永远买不起了。对于初入城市的人来说,新房遥不可及,二手房的门槛可能更低。

作为购房者,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房子买了之后就贬值几十万。相信刚买房的人也不例外。如果一直期待明年房价会更低,那么就算是真的刚买房的人也不会买房,甚至可能选择租房结婚。而那些买房装修的买不起房的人,又没有足够的钱去买装修房,就算买了,也会抱着明年房价会更低的想法去观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目前的限价政策限制了新房的价格,进而影响到二手房。房价上涨预期受到严重抑制,大量投资需求退出市场,房价开始连续下跌。房价下跌预期也抑制了现实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冷。

在通货膨胀不断上升的今天,我们去肯德基吃个汉堡,价格时不时就会涨,作为商品的房屋也不例外。诚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如果房子连最基本的通货膨胀都跑不掉,还有多少人愿意买房呢?真正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应该适度上涨,涨幅应该能够略微跑赢通货膨胀。

目前出台的放松政策仍属小规模,若限价政策不大幅放松,市场悲观情绪或将持续,房地产下行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在市场信心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即便未来出台实质性政策,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修复局面。

其实地方政府看得很清楚,但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中央始终把房价上涨的利剑悬在地方政府头上,限价政策他们不能轻易突破,就连一线城市也不敢轻举妄动。目前中央和地方还在暗中博弈,每个热点城市都不愿率先出手,但都希望有人出手,希望中央能手下留情。

我的小米圈成立近6年,回答问题超过38000个,目前付费会员3847人,老会员续费率超过30%。如果你买房遇到困难,可以加入小米圈,和我一对一咨询。加入后,你可以获得以下小米圈福利:

1. 一年内你可以无限次向小毅提问,免费,所有问题都会由我亲自解答,并全程指导你买房。

2、为您量身定制整套家庭房产优化配置方案,实现您的资产收益最大化。

3、提供一些不方便在公众号上公开的敏感内容分析和投资建议。

4、及时解读和分享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信息,预测下一步合肥房价走势,让您投资房产头脑清醒,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

5. 将所有有投资价值的问答、好买卖信息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尽早把握投资机会,掌握的信息越多,机会就越多。

6、我们不定期针对高性价比或高投资潜力的楼盘举办团购活动,并与开发商协商价格,为您争取最大的优惠。

7、您可以通过我合作的中介购买合肥市二手房,中介费低至1%,为您节省数万元,同时还能避免黑中介的陷阱,让您买房买得放心。

加入圈子方式:微信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