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安庆文明办表彰 2019 年 3 月安庆好人,32 人获此殊荣

时间:2024-07-05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32评论:0

近日,安庆市文明办印发《关于表彰2019年3月份“安庆好人”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公民道德建设丰硕成果,更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市文明委组织的“安庆好人”评选活动,经过推荐、审核、评比、公示等程序,决定授予黄岚等32人2019年3月份“安庆好人”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在道德建设方面再创佳绩,广大干部群众要向“安庆好人”学习,弘扬先贤美德,尊德行善,推动全市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9年3月“安庆好人”

候选名单

黄澜,男,太湖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曾指挥、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千名、网上逃犯100余名。

太湖县小池镇凤铺村村民张小发,男,16年来一直照顾遭遇车祸身受重伤的妻子,不离不弃,不等待、不依靠,自己摆脱了贫困。

黄澜事迹

个人简介:黄澜,男,1981年4月27日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三级警督,现任太湖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自2000年从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太湖县公安局工作。进入公安系统十余年来,无论从事哪个工作,他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派出所民警到刑侦大队民警、教导员、中队长、禁毒大队大队长,他一直战斗在为民服务和查办案件的第一线,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县十佳政法干部称号。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1次,被市局、县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5次,被县局表彰7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因特殊工作受到省、市、县各部门表彰20余次。

事迹简述:十年来,黄澜同志指挥和参与侦破刑事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分子近千名,抓获网上逃犯100余名,查处吸毒人员近700名,强制戒毒近百人,缴获各类毒品近4公斤,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百余万元。 他主持侦破了“2008.10.25”高速公路重大盗窃货运物资案、“2008.11.8”重大绑架案、“2010.10.17”沪渝高速公路劫车杀人焚尸案、“2012.7.17”公安部毒品目标案、1998年刘阳乡重大抢劫杀人案等50余起重特大恶性案件,经办案件无一错案、错办。他主持的案件中,有3人被执行死刑,近20人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行动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四句话十六字”的总体要求,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忠实履行职责,努力侦破数十起重大案件

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_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_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

黄澜勤于调研总结,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研判,在数十起重大恶性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黄澜被刑警总队评为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网络实战”专家,被刑警支队评为打击犯罪、情报分析专家。

2010年10月17日凌晨,在沪渝高速合肥方向太湖段631公里处发生一起恶性抢劫杀人焚尸案,受害人被犯罪嫌疑人捅刀十余刀,尸体被焚烧。凌晨1点,黄澜迅速赶到案发现场进行侦查走访。当天,通过逻辑推理和案情梳理,最终查明死者身份及被劫持车辆,案件终于有了清晰的脉络。10月18日,黄澜带领专案组民警赶赴合肥对受害人车辆行驶轨迹进行调查,并连夜赶赴南京,围绕被劫持车辆开展工作。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侦查走访、录像调查,被劫持车辆被查获,并核实了行凶者身份。 根据黄澜提供的信息,专案组成员赶赴重庆,抓捕犯罪嫌疑人郎某、李某。为了收集证据,使案件更加确凿,黄澜带领民警冒雨对犯罪嫌疑人在南京逗留的周边地区进行了彻底的搜查和侦查,终于在垃圾堆里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抢劫杀人后丢弃的带血迹的衣服。次年,李某被判处死刑,郎某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1年5月26日,全国“清网”行动开始。太湖本土在逃人员28名,有十余名逃犯因重大犯罪在逃十余年。黄澜感到压力很大,半年时间里,他带领民警进行线索调研分析,亲自带队奔赴江西、山东、浙江、广东、湖南、福建等6省十余个市县劝返、抓捕逃犯。 他成功劝说强奸犯张某等30余名逃犯自首,抓获被“清网”部督办的逃犯李某、被市局督办的杀人案逃犯李某、外省逃犯张某、舒某、逃亡十年的抢劫犯唐某、逃亡十五年的强奸犯吴某等历年大案要案逃犯。截至12月15日,全县公安机关共抓获行动前已上网的逃犯26名,“清网率”达92.86%,居全市第一位。

1998年10月15日,云南玉溪金腾运输公司司机叶某某父子驾驶满载500条硬包香烟的集装箱货车,途经太湖小池时,被5名冒充交警的犯罪分子拦截,叶某某父子被杀害,车辆及香烟被抢走。在当年的抓捕过程中,陈某某落网,犯罪分子卢某某自杀,其他3名犯罪分子不知所踪。2014年4月,黄澜同志再次调阅该命案卷宗,梳理出本案重点犯罪嫌疑人晁某某的活动轨迹,辗转黑龙江等6个省份,最终在江西瑞昌,被公安部通缉16年的、抢劫150万元货物、杀害叶某父子的杀人逃犯晁某某落网。 同案另两名抢劫杀人逃犯也相继被抓获,案件顺利结案。这是多年来安庆市公安局首次抓获公安部督办的本地杀人逃犯,是安庆市追逃史上的里程碑。

牢记为民服务初心,树立警察良好形象

黄澜时刻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履行人民警察神圣的使命。他入警的第一站就是地处偏远的北忠派出所,在这个派出所一呆就是三年半。这个派出所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他和派出所其他民警一起翻山越岭、进村入户,了解社会情况,服务群众。2003年,他被北忠镇党委、北忠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两年受到县局的嘉奖。从事刑侦工作后,他以强烈的为民服务的责任感昼夜奋战在一线,共解救妇女儿童16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百余万元,为确保当地平安作出了贡献。 荣获安庆市“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奖提名奖。

2016年10月7日,国庆节最后一天,黄澜在派出所门口执勤,遇到一则报警信息。“警察同志,我的旅行包被落在一辆浙江牌照的私家车上,里面有很多重要文件和大量现金,该怎么办?”两名农村妇女紧急求助。他一边安慰帮手,一边询问情况。帮手当天上午在徐桥家门口乘坐一辆浙B牌照的汽车前往县城,在老城客运站下车,车子前往新城。帮手无法提供车辆车牌,便通过公安网在市区各个路口筛查车辆信息。经过帮手半个多小时的筛查、辨认,终于查到了车辆相关信息,并联系上了浙江警方,获得了车主的联系方式。 经电话询问,失主承认帮手确实将旅行包遗失在车上,失主已回宿松老家,无暇前来新城。他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开车将帮手送到失主宿松家中,找回帮手遗失的旅行包,包内有证件和现金。求助者激动地向他们致谢:“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绝对找不到我的包。”

他公正廉洁执法,拒绝说情千余次。

参加工作以来,黄澜始终把“廉”字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和做人的原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秉公执法、胸怀大志,拒绝说情一千余次、拒绝收受财物二百余次,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塑造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在禁毒工作中,面对的是吸毒者、毒贩,社会的阴暗面充满着巨大的诱惑,但黄澜的思想从未动摇。在公安部“2012.7.17”毒品重点案件侦破过程中,几名犯罪嫌疑人和吸毒者因害怕被严厉打击或要求宽大处理,曾利用各种关系找黄澜说情,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在调查查某某吸毒案件时,曾有人打招呼说情,称只要查某某不被强制戒毒,就赞助他10万元,但被黄兰婉言拒绝了。

2015年,黄澜顶着亲友的压力,成功抓获一名姓蔡的吸毒人员,并将其送往合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蔡出院后,他没有责怪黄澜,只是说:“要是黄队长不送我去强制戒毒,我也不会有今天。要是黄队长不送我去强制戒毒,我肯定会继续吸毒。”后来,大部分吸毒人员和家属都对黄澜表达了感激之情。

2018年12月12日,黄兰正在调查一起吸毒案件,吸毒人员徐某为避免被刑事拘留,通过微信给黄兰转了5000元钱,黄兰果断拒绝,并严厉批评了他。2019年2月20日,河南周口市一禁毒业务员到黄兰办公室推销、订购宣传资料,趁黄兰打电话时,将装有5000元现金的信封放在黄兰的办公桌上后离开。黄兰发现后,按信封上的号码两次通知业务员回来,业务员回来后,徐某要求业务员拿回钱,并严厉批评了其行为。

我因我的工作而对家人感到无尽的歉意和内疚。

“当我日夜操劳,不能像常人一样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我对家人只有歉意和愧疚。”面对家人,他真的欠下太多工作上的亏欠。2008年12月,为破获一起高速公路盗窃货运物资大案,黄澜与战友在河南连续奋战20多天,无暇陪伴怀孕的妻子。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中午,黄澜的儿子出生。他本可以和刚出生的婴儿一起度过一个周末,但因为一起棘手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黄澜在3月14日凌晨放弃休息,毅然与检察院检察官一起到山区开展工作。直到晚上11点,他才回到病房,看到妻子和儿子躺在床上熟睡。 2010年11月21日晚,十几个新疆人来到太湖。为了维稳,局领导安排民警在太湖收集新疆人活动情况,黄岚负责在新疆人下榻的宾馆旁守候、关注。当晚,黄岚的儿子发高烧住院,但为了工作,黄岚没有回家,更没有去医院看望儿子。她坚持到第二天,一夜没睡,才跑到医院看望正在打吊水的儿子。2011年“清网行动”200多天,黄岚同志外出追逃100多天,几乎没有一个周末在家陪伴妻儿。随着禁毒工作日趋严峻,黄岚感到责任重大,经常通宵加班,吃住都在单位。 家离单位不到一公里,但为了工作,他很少回家,不是在单位打毒、打贩毒,就是在单位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周末陪儿子的约定,也经常被打破。儿子经常问妈妈:“爸爸在哪?我好几天没见到他了。”他答应过要陪我,但总是撒谎。

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_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_合肥徒弟4月18挂牌会

“公安工作是要奉献的,要为了人民的平安、社会的安全和谐而忙碌。”这是黄澜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实际行动不断履行着自己的誓言,维护着社会的稳定,捍卫着法律的尊严。

张小发事迹简介

雨后的乡村空气清新,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惬意。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小池镇凤铺村岭下组,探访当地有名的道德模范张小发。到达目的地,一处水塘、一栋两层小楼、几栋带绿油油的菜地的房屋映入眼帘。一位瘦削却略带腼腆的男子早已等候在门口。随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本次采访的主角张小发。常人不会想到,与眼前宁静、惬意的乡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十多年来不平凡、坎坷的一生。

幸福家庭遭遇一系列打击

很多年前,和国内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张小发一家过着平静、自给自足的生活。记者了解到,张小发和妻子李曼萍于1997年结婚,婚后一直和老父亲生活在一起,不久夫妻俩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当时的张小发才二十出头,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学了多年的木工手艺,在周边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妻子李曼萍也从事了几年的缝纫工作,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在夫妻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夫妻俩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让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两人商量后决定加入东部农民工大军,来到了浙江湖州。在异乡打工的最初几年,张小发凭借着肯吃苦、敢担当的性格,很快成为了当地一家装修公司的骨干。 妻子李满萍也因为手艺高超,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裁缝。她不仅自己做,还收了好几个徒弟。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夫妻俩靠自己的努力,一年能挣三四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但2003年3月13日的一场车祸,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夫妻俩的致富梦。

那天,张小发的妻子李曼萍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上班,在过马路的时候,因为视线受阻,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头部被撞得失去了意识。经过当地医院的抢救,李曼萍勉强活了下来,但由于脑部受伤严重,医生告诉张小发,她很可能就会变成植物人。说起这件事,张小发拉着李曼萍指着她还略微凹陷的头对记者说:“当时脑袋轰隆隆,感觉一切都完了。”噩耗传到了老家,本来身体就不好的老父亲一夜之间脸色惨白。但倔强的张小发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他强忍悲痛,下定决心要独自养家糊口。

永不放弃,勇担重任

出事后,李曼萍留在医疗条件相对好的湖州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李曼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依然不能说话、不能移动身体,整天昏迷不醒地躺在病床上,这让张小发十分焦虑。但比这更麻烦的,是高昂的医疗费用。“住院期间,每次花销都几百元,从她入院到出院,除了肇事者支付的赔偿金,我自己也支付了好几万元,这掏空了当时家里的资产。”说起这事,张小发还是心有余悸。俗话说,祸不单行,他的哥哥因病去世,嫂子和侄子也都靠着张小发维持生计。 感受到压力的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带着妻子回老家。一边白手起家、重新创业,一边照顾妻子、孩子、老父亲、嫂子和侄子。回到冯铺村后,张小发始终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白天在外面帮人家装修,晚上回来做家务、打扫卫生。李曼萍的吃喝拉撒便都由他一个人照顾,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据记者了解,为了定期带妻子去县医院检查,他只能用绳子把行动不便的妻子绑在腰上,骑着老旧的摩托车来回奔波,风雨无阻,多年来,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张小发的做法让我们都很感动,他十几年来一直为妻子洗衣、洗澡、做饭,毫无怨言,为人老实。他侄子想买房,他也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从来没有和邻居发生过矛盾,真是我们组全体村民学习的好榜样!”张小发家隔壁邻居张传友深情地告诉记者。

不等待、不依靠、不自力更生,才能摆脱贫困

时光荏苒,日子毫无停滞地流逝着。从2003年妻子出事到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张小发的生活终于出现了大的转机。他在家乡的装修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业务量也逐渐增加,现在他一年平均能挣七八万元。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他精心的照顾下,妻子李曼萍终于摆脱了昏迷状态,除了说话含糊、走路需要搀扶外,基本可以生活自理。这对张小发一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儿子马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家里也买了车,他再也不用绑着妻子骑车去县城看病了。原本是贫困户的他,去年成功脱贫了。 “天不负有心人,好人终有好报”是当地村民对他最中肯的评价。此次走访,记者见到了张小发所在村组的组长张忠发。他曾是凤铺村的老书记,如今已经60岁了,在村里也算是老村民了,在当地很有威望,对张小发的事情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他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家里确实困难重重,村里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给他安排了贫困户指标。从拿到贫困户指标到2018年正式脱贫,这期间他从来没有过‘等着、靠着人’的想法,一直都是靠踏实干走脱贫致富的。这不仅是我,也是全村人的共识。” 据悉,生活好转后,张小发时刻铭记全村人对自己的恩情,也支持党和政府的各项民生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无论是带领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是做志愿者、修路,都能看到他谦逊低调的面容。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不仅是道德模范,更是值得信赖的人。

英国作家罗阿什姆曾说:“一则佳言,抵得上二十则教诲”。在社会上,无论是知名科学家、航天英雄、奥运冠军,还是像张小发这样默默无闻、孝敬老人、甘于奉献的普通人,都能成为道德模范、精神标杆,能让广大群众感同身受,达到向善学习的效果。返程途中,凤浦村村委会主任马燕告诉记者,像张小发这样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确实值得广泛宣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掘这样的好人好事,营造和谐友爱的乡村氛围,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