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2022 年端午节放假通知及端午节的由来介绍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您好!学校2022年端午节放假事宜现通知如下:
●节假日
6月3日至6月5日,共3天。
端午节小贴士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西晋《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始也。”这就是“端午节”一词最早的由来。
端午节有很多名称,如端阳节、玉兰节、龙舟节、五朔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
说起端午节的由来,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楚国大夫屈原了。相传,楚王听信谗言,将主张反秦的屈原流放。秦国攻陷楚国都城后,绝望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悼念屈原。由此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
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省汨罗市,人们赛龙舟首先要到屈子庙祭拜龙头,将其供奉给诗中的神灵,并在龙头上披上红布,再将龙头置于舟上进行比赛,即祭拜龙神,纪念屈原。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人们也有端午节佩戴香包等小饰物的历史,有的用五色丝线织成,有的则用碎布织成。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节日习俗之一。粽子又称“粽子”,是“粽(hé)”的一种。“粽”是节日期间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的贡品。粽子的品种很多,不同的节日会包不同的粽子。包粽子祭祀神灵和祖先,是古老的习俗。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米、馅和竹叶(或柊叶)。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讲,粽子可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小袋
这些手提袋色彩鲜艳,袋内装的东西也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蛤粉、驱邪的符箓、驱虫的铜钱、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这些袋子的制作也日臻精致,成为端午节独特的民间艺术。
彩色绳
五色绳又称五彩绸或五彩绸,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和饰物,有避邪的功能,有祈求吉祥的美好寓意。五色绳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的文身习俗演变而来。按传统习俗,用红、绿、黄、白、黑五种粗丝线搓成五彩绳,系在小孩的胳膊或脖子上,从五月五日开始绑,一直到七夕节“七娘妈”生日那天,解开绳子,用金纸一并烧掉。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色绳剪断扔到雨中,就能带来一整年的好运。
假期安全提示
毫不放松疫情防控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保持风险意识,节假日期间密切关注疫情信息,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探亲。每天按时上传2次防疫码。
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密闭、通风不良等场所。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如实告知医生近14天旅行史、接触史,不要隐瞒。配合做好相应体检。
预防溺水事故
节假日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家长要严格进行溺水安全教育和监护,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确保你的孩子做以下六件事:
1.未经允许,请勿游泳;
2. 未经允许,请勿与他人结伴游泳;
3. 请勿在没有父母或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游泳;
4、不要在没有安全设施或没有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要在陌生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上活动的未成年人,未经允许,请勿下水救助他人;
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特别是要教会孩子发现同伴溺水时要立即呼救,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避免造成更多伤亡。教会孩子不要在海边、河边、沟渠、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钓鱼,防止发生意外和受伤。
注意交通安全
假期外出在所难免,请家长与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不闯红灯,路口注意过往车辆,远离大型货车盲区,靠右行走,不要用自行车违法载客等,不要乘坐无牌、超载车辆。
雷雨天气注意安全
端午节假期正值夏季,雷雨天气多发,雷雨天气期间,应远离电器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拨打或接听电话,最好拔掉电话线和闭路电视电缆,以免雷电引来室内,造成危险。
如遇恶劣天气,请勿外出,随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及预警,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准备。
节假日安全
假期外出应注意出行安全,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外出,不要前往安全没有保障的危险地区。
家长应清楚了解孩子去哪里、做什么活动、与谁同行、何时返回,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补救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购买无证摊贩销售的食品,不吃来源不明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外出游玩时不要采摘、食用野果,以防食物中毒。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家长和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
最后祝各位家长、同学们端午节快乐!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
2022 年 6 月 2 日
结尾
来源: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
上一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