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旅游热情高涨,下沉市场增速超越一二线城市
携程
五一假期,旅游热情高涨,全国多个景区再次人头攒动。5月5日,携程发布《2024五一假期旅游总结》。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础上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内在的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入境、出境旅游增速高于国内旅游,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市场。这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正在成为影响中国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小县域表现优于大都市圈,二三线市场增速超越一二线城市
五一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深圳。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大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常客。
与此同时,旅游下沉趋势更加明显,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长率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扬州、洛阳、秦皇岛、威海、桂林、开封、淄博、黄山、泰安、上饶等为热门三四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义乌、婺源、景洪、昆山、平潭为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蕾表示,在此前的五一旅游预测中,携程已根据游客预订行为发现县域市场增速跑赢全国市场,并预测县域旅游将走红,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体量。整体假期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从原因上看,下沉市场基数低,增长空间更大,同时游客对更轻松、更划算的追求加速了下沉趋势。相比“人满为患”的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为游客提供了轻松度假的可能性。而且,相比一二线城市节假日期间高昂的住宿餐饮费用,下沉市场也更具性价比。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夜均价仅为一二线热门城市均价的一半。
旅游市场下沉的背后,是中国旅游市场客源地更加多元化,以及旅游市场供需端的结构性变化。从需求端看,消费者避从众心理更加明显,未来由一二线中心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转移将更加普遍。从供给端看,高铁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到中心城市的直达可达性。同时,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也在不断改善。今年以来,携程平台新增近千家县域景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4A级景区127家,其中65%位于县城及县级市。
五一“四色”旅游热潮 绿色旅游引领
五一假期,无论是去小县城度假、亲近自然,还是去音乐节热舞,释放身心、追求心旷神怡都成为游客们的最爱。公园露营、户外徒步、绿道骑行、荒野自驾等贴近自然的绿色“养眼”之旅;逛博物馆、领略非遗技艺;红色遗产之旅、纪念革命先烈;追寻音乐节、演唱会、小品剧等丰富多彩的圆梦之旅,都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关键词。
长期生活在笼子里的都市人,发起了寻找家门口现实版《绿野仙踪》的活动,用万物生机“清新眼界”。杭州“柳色莺飞”、黄山西溪南湿地、信阳波登森林公园、鞍山千山等景区“绿到发红”,吸引众多游客自驾前往。杭州、上海、南京、广州、北京、苏州、济南、天津、成都、武汉是“五一”假期周边游最热门城市。携程平台上,露营景区、山地景区“五一”假期搜索热度同比分别增长16%和35%。
一些人选择前往西北偏远的荒野地区,亲近自然。“五一”假期,携程导游包车订单中约有四分之一是“荒野”绿色游,青甘环线、新疆环线、呼和浩特草原环线等热门环线包车游订单同比增长近40%。
博物馆巡游、各地推出的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游客在假期体验了一场文化盛宴。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各大博物馆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0%以上,北京、沈阳、成都、西安、开封等城市博物馆门票订单总量较高,海口、福州、南宁等南方降雨城市博物馆订单增速较高,同比增长2.5倍以上。五一假期,红色旅游相关景区订单同比增长20%以上,北京、延安、南京、丹东、安阳、淮安、上海、长春、邯郸、嘉兴等地红色旅游景区人气最旺。
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等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3%。常州、合肥、北京、烟台等地的音乐节受到高关注,带动当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饮等消费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推出街头音乐会,如天津“大桥音乐节”、兰州“黄河大合唱”,让市民和游客驻足街头享受音乐,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此外,随着气温升高,夜间旅游项目也逐渐升温,部分地区开启“昼夜不停”模式。“五一”假期,太原、湖州、南昌、大连、石家庄等地夜间旅游订单增速较高,部分城市同比增长30倍以上。
入境、出境旅游增速高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一倍。
随着出入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中国旅游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五一”假期,入境和出境旅游订单增速均高于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方面,五一假期,中国游客出行全球近200个国家、3000多个城镇。港澳、东南亚、日韩等短途国家是热门出境目的地,长途出境目的地主要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阿曼、沙特、科威特等中东国家出境旅游增速较高,同比增长3倍以上,西班牙、土耳其、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意大利、格鲁吉亚等长途国家出境旅游增速较高,同比增长1.5倍以上。
五一假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5%,免签政策效果显著。中国单边免签的12个国家以及互免签证的新加坡、泰国累计入境游客同比增长约2.5倍。省会城市中,入境旅游订单增速最快的是乌鲁木齐、西安、杭州、昆明、合肥、成都、拉萨、哈尔滨、济南、太原。携程国际版Trip.com在五一前夕上线的专车服务,在五一假期订单激增。携程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沙坡头等600余家景区合作的在线预订购票也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入境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2倍。 受欢迎的入境旅游景点主要为历史博物馆、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等,海南三亚的低空直升机飞行体验等新项目也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
近期,随着国内多条直飞墨西哥、巴西等地航班的开通和恢复,中国游客的探索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多国家的旅游业也将因中国游客的增长而受益。
携程研究院认为,今年五一假期在人气火爆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景区接待能力不足、游客负面情绪较重。可以预期,旅游市场增速将逐步趋缓,而随着旅游市场下沉趋势和入境出境游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质量将受到更多考验:一二线目的地如何在高位创新旅游项目,继续提升吸引力;三四线及县域市场如何应对客流激增。缓速提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旅游市场的主旋律。
去哪儿
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也人满为患。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多地百花齐放,一片繁荣景象。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基于去年旅游需求的大幅爆发,今年五一假期全国热门城市的酒店、机票预订量依然大幅增长;而作为出境游恢复后的第一个五一假期,去哪儿平台上国际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均创历史新高。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分析称:在经历了疫情后的缓慢复苏后,旅游产业链终于迎来了全面繁荣。供给增加、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经济型酒店回归“经济”,行业整体规模有所提升。今年五一是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标志。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航班、火车运力、酒店、民宿接待能力均超过疫情前水平。全国旅游市场发展和游客消费意愿更加均衡,没有出现绝对冷门的城市,“一床难求”、“一票难求”的情况也少了,旅游业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
中国节日带动全球消费,五一假期国际航班和酒店预订量创历史新高
出国旅游是今年“五一”假期很多人的选择,一位来自昆明的旅行者游历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个国家七个城市,国际“特种部队”浮现。
今年春节过后,中国游客再次走遍全球。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已走访全球1035个城市。中国游客的集聚出行带动了全球消费复苏,“中国节”再次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际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五天长假让游客出行距离变长,中东、欧洲成为“五一”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去哪儿网显示,中东地区沙特、埃及等国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3倍以上,阿联酋、土耳其、卡塔尔等国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50%以上;欧洲地区英国、匈牙利、爱尔兰、西班牙、克罗地亚等国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2倍以上。
近期,由于日元贬值,100日元仅相当于约4.6元人民币,大幅提升了赴日旅游的性价比,日本成为游客热衷的目的地。据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10名依次为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印尼、越南、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赴日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60%,位列十大目的地之首。
“E人”与“I人”各有各的乐趣,旅游“标签”带动小城假日经济增长数十倍
五一假期,全国热门城市和高端度假酒店成为众多游客的出游首选,E型性格(外向型)游客和I型性格(内向型)游客在假期中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休闲方式。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火锅,从旗袍到汉服簪子,从日出日落到追泪大军,今年五一小长假,这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以美食、美服、美景火爆全场,活力四射的E人一起去打卡吧。
今年“五一”假期,网红小城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淄博、天水、柳州、延吉、苏州、洛阳、泉州、福州、威海、台州等城市“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天水、福州、洛阳等地部分酒店甚至在假期前10天就将热门房型销售一空。
不同于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小众城市仅凭一个爆款标签就能带动旅游经济增长成倍增长。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员粗略测算,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花费30元,带动当地消费650元;泉州一次发夹岭体验仅需40元,带动当地消费900元;去平潭追蓝眼泪高铁约需40元,带动当地消费700元……以此推算,热门小众城市在E人的影响下,带动整体消费增长近20倍。
相反,一些想要更加放松的人,选择住更舒适的酒店。今年五一假期,不少城市阴雨连绵。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度假酒店、特色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1.3倍。经过一年多的旅游业回暖,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这里休养生息。
从城市来看,去哪儿平台三亚、杭州、湖州、青岛、惠州、上海、北京、西双版纳、舟山等地区的度假酒店预订较为火爆。比如海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体验“大使环礁”海底世界的奇妙乐趣;上海养云安缦酒店,品味古朴庭院的静谧与历史韵味;广州瑰丽酒店,俯瞰城市喧嚣。旅行,不仅是为了到达远方,更是为了享受当下。
主张以酒店作为旅行的核心,在特色主题客房中尽享舒适生活,躺在舒适的大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点上一顿美味的餐点,欣赏窗外的风景,身心静谧,才是真正的休息与放松。
供应链复苏价格趋稳 经济型酒店重回“经济”
“仿佛到处都是一亿人”、“一天五万步,原地三万步”……作为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假期,今年五一,用户出行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旅游消费呈现“井喷式”爆发。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南昌、黄山、上饶、扬州、绍兴、常州、洛阳、太原、台州、泉州为酒店预订量增长热点城市,平均增幅达70%。
与2023年相比,今年五一假期酒店平均价格持平,预订量增幅最高的二星、三星、四星级酒店价格均有所下跌,其中三星级酒店下跌9%,二星级酒店下跌7%。而去年暴涨的经济型酒店价格又回归“经济”。
旅游旺季,酒店价格为何不涨不跌?
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员分析,由于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供应链持续恢复,整体供给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价格趋于稳定。4月24日发布的《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前十大酒店集团客房总数近373万间,同比增长8.18%。据去哪儿数据统计:按酒店现有库存和已售客房计算,今年五一假期酒店库存紧张程度较去年下降近10%。
“由于2023年五一黄金周是疫情之后第一个长假,人们的出行需求爆发式释放,而酒店行业总供给还未完全恢复,住宿需求爆发,价格就会上涨。今年五一全行业供应链全面恢复,各地旅游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游客可以更加安心出行,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分析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五一期间家长和孩子非必要不离肥,合肥市教育局明确三种情况不返校
五一期间, 除非必要,家长和孩子不要远离肥胖。 合肥市教育局刚刚明确表示: 在三种情况下,您将无法返回学校。 学生可以在家在线学习。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放假期间家长...
-
合肥能否成为旅游城?央广网安徽频道年终专稿聚焦这座城市
年关将至,中央电视台安徽频道选定合肥作为今年年终特稿的报道对象。我们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合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愿意继续关注这...
-
秋冬旅游热门目的地航线航班增加,四季度票价同比下降 7%
导读: 换季后,秋冬季飞往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数量有所增加。整体而言,第四季前往热门目的地的票价同比下跌 7%。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从 10 月 27 日起,国...
-
安徽:一个微妙至极、总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地方
网络上经常出现关于安徽的梗。在北方人眼里,安徽是南方省份,而在南方人眼里,安徽是北方省份。中部地区的人认为安徽属于江浙沪,江浙沪的人也认为安徽属于中部地区。即使我们...
-
合肥假期第二天商圈大流量,地铁客流量破 164 万
908新媒体刚刚报道: 长假第二天,22:00最新数据显示,合肥市多个商圈依然保持车流繁忙。尤其是三里庵、四牌楼、大东门等景点。 908新媒体刚刚从合肥轨道交通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