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国家级森林公园

时间:2024-06-2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13评论:0

基本信息

合肥湖滨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张圩,紧邻巢湖北岸南淝河入海口,是我国首个通过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建设的国家森林公园,开创了人工林向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推进的先例。

合肥滨湖湿地公园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并于2014年4月12日正式挂牌,成为继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野府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合肥市第四个国家森林公园,也使合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市区拥有两座国家森林公园的省会城市。

2016年2月,依据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相关市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筹划,评定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地点

合肥市包河区东南

类型

国家公园

区域

10.72平方公里

国家

中国

城市

安徽省合肥市

票价

自由的

营业时间

一整天

建议游玩时间

3-4小时

等级

AAAA级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

位置上下文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北至甲子河,南至环湖北路,西至巢湖南路,东至南淝河,十五里河自北向南贯穿其中。公园占地面积10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799公顷,水域面积263公顷,是安徽省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

地形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巢湖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北部低,丘陵少,堤防多,堤防区四周高、中间低,为典型的堤防湖区。土壤多为粉砂土,含少量铁砂土。

气候特征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小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清爽晴朗,梅雨显著,夏季雨水集中。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有晴雨交替、时冷时暖的天气复杂多变。夏季:季风最长,天气炎热,雨水集中,降水强度大,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期。秋季:季风最短,气温下降迅速,晴天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较少,晴天多。

资源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是人工退耕还林形成的森林公园。动物资源相对稀少,鸟类多为林栖性鸟类,如白鹭、红嘴鸥、喜鹊等;植物资源多为人工种植。

截至2013年底,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植物种类达281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体系。林地上层以高大杨树为主,水杉、女贞、湿地松为​​辅;中层以次生樟、桑、乌桕为主;林下层由棕榈、木槿、藤本植物等植被组成。公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珙桐、银杏等珍贵树种,还有鸢尾、德国鸢尾、荷花等水生植物。

风景名胜区

景观 泸州 景点

鸳洲山水园位于公园正门广场上,广场中央镶嵌着合肥市行政区划图,草坪铺就巢湖湖面,栽种香樟、朴树、人心果三棵大树,象征巢湖三岛。广场西北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山水石。整个广场以天地林为纸,石山飞瀑,构成了鸳洲山水园的绝美画卷。

合肥湿地公园图片欣赏_合肥湿地公园属于哪个区_合肥滨湖湿地公园路线图

森林列车

作为一项观光项目,森林火车全长约6公里,途经5个车站,机车拟采用以柴油为燃料的模拟蒸汽机车,运行速度不超过10公里每小时。

樱花谷风景区

樱花谷是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内的一处景观,由3000余株樱花树组成。2014年4月,公园推出“赏樱花”活动,以“樱花林”为自然背景,以琴、棋、书、画四大表现形式,开展“赏樱花弹琴”、“棋趣无穷”、“书伴樱花”、“水墨樱花”四大互动活动。

开发建设

2002年,包河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大力种植杨树等树种,进行生态恢复和建设。

2008年,滨湖公园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2012年10月,公园一期正式开放,2013年5月,公园二期正式开放。

2013年12月,滨湖公园被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

2014年4月,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揭牌。

出行信息

①自驾:一是徽州大道经云谷路至环湖北路;二是老包河大道,经北部湾路转新包河大道至环湖北路。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风景

②旅游巴士:从滨湖时代广场乘坐旅游巴士即可到达。

③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可乘坐快速公交1路到滨湖时代广场下车,换乘42路到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公交站下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