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2019 年小龙虾养殖现状及趋势:稻虾养殖成小趋势,川渝地区潜力巨大

时间:2024-06-27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45评论:0

2019 年小龙虾养殖如火如荼

小龙虾养殖一直很火爆,今天我们来看看小龙虾养殖的现状。目前,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1200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经济产值超过2685亿元。湖北省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主产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占全国近97%的产量,其中稻虾共养占70%,精养和混养加起来占30%。川渝地区应该占全国的不到1%。目前,四川省有200万亩水田没有利用。因为一亩水稻的利润在500元左右,除去人工成本,单纯种水稻几乎是亏本的,所以很多稻田都荒废了。

稻田养小龙虾应该是2019年的一个小趋势,因为稻虾共养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可以增收2000-5000元。小龙虾产量增加,收入增加,水稻也转型为虾米、有机米,价值飙升几倍甚至10倍。

绵阳安县虾饭

2019年,稻田养龙虾在四川应该会很火爆。一是准入门槛低,不管是返乡创业想租几十亩地的年轻人,还是留守在家带小孩一亩三亩地的老人,都可以做。二是投入少,风险低,频率短,只要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为农户设计低收益、低风险,确实能为农户增加收益。三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利器。非常详细的官方数据,请看下面这篇文章《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文字|图片 本文转载自《中国水产》,本报告为农业农村部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学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报告指出,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小龙虾社会经济总产值约2685亿元,较2016年增长83.15%;2017年全国有19个省份公布小龙虾养殖产量,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112.97万吨,其中湖北省63.16万吨,安徽省13.77万吨,湖南省13.57万吨,江苏省11.54万吨,江西省7.44万吨。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00万亩,较2016年增加300万亩。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

2017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加速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下同)。

为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渔政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重点全面回顾2017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总结发展特点,预测发展趋势。

1.工业总产值

我国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起步,逐步形成了集种苗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物流餐饮、文化节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据测算,2017年我国小龙虾社会经济总产值约2685亿元,较2016年增长83.15%。其中,养殖业产值约485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200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000亿元,分别占社会经济总产值的18.06%、7.45%、74.49%。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从事小龙虾生产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5000个,小龙虾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约520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近100万人,从事小龙虾加工等第二产业的近20万人,小龙虾流通经纪人约10万人。

2. 育种与生产

生产

据统计,2017年,全国有19个省份上报小龙虾养殖产量,分别是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四川、山东、浙江、重庆、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上海、宁夏、新疆、河北。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112.97万吨,其中湖北省产量63.16万吨,安徽省产量13.77万吨,湖南省产量13.57万吨,江苏省产量11.54万吨,江西省产量7.44万吨。以上五省小龙虾养殖总产量109.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6.91%,其中湖北省产量最大,占全国的55.91%。

2017年,小龙虾产量排名前30位的县(市、区)中,湖北省有20个,湖南省有4个,安徽省有3个,江苏省有2个,江西省有1个。30个县(市、区)小龙虾总产量73.49万吨,占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的65.05%。其中,湖北省监利县小龙虾产量达11万吨,是唯一一个产量超过10万吨的县。

耕作区域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00万亩,较2016年增加300万亩。按养殖水域分,2017年全国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约850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70.83%,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16.67%,其它虾蟹混养、大水面增殖、莲(苇)田间杂交等混养面积约150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12.50%。2017年全国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约占全国稻田鱼养殖面积2524万亩的47.54%,较2016年增加7.54个百分点。

从省份来看,2017年小龙虾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中,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544万亩,安徽省148万亩,江苏省138.2万亩,湖南省120万亩,江西省59万亩。五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农业模式

目前小龙虾养殖主要模式有稻虾一体化养殖、池塘养殖、莲藕(芦)田间作、河蟹池塘混养、大水面人工养殖等。其中稻虾一体化养殖是各地主要养殖模式,又可细分为稻虾间作、稻虾间作+共养等模式。

1、稻虾模式。稻虾间作:种一季中稻,养一季小龙虾。即每年8-9月中稻收割前放出亲虾,或10-11月水稻收割后放出幼虾,次年4-5月收获成虾,6月整田插秧,种一季中稻,循环轮作。此模式一般亩产小龙虾100公斤,稻米500公斤,亩均产值约4500元,亩均利润约2000元。稻虾间作+共养:养一季小龙虾后,边种中稻边培育小龙虾亲本。 即每年8-9月中稻收割前放流亲虾,或10-11月水稻收割后放流幼虾,次年4月初-5月下旬收获成虾,6月初整田插秧,边种中稻边培育亲虾,10月至次年3月养殖小龙虾苗,循环轮作。此模式一般每亩产小龙虾150公斤、水稻500公斤,平均每亩产值5500元左右,平均每亩利润3000元左右。

2、池塘养殖模式。改造池塘结构,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品种,保持常年覆盖率40%左右。每亩养殖小龙虾苗8000尾,投喂优质颗粒饲料,一般亩产小龙虾150-200公斤,每亩平均利润4000元左右。

3、虾蟹池混养模式。通过优化放养密度、生态设施、水生植物培育、饲料投喂、水质控制等关键技术措施,水生植物覆盖率达到40%~70%,每亩可养殖大规格幼蟹800只、小龙虾苗5000尾,一般每亩可产河蟹75公斤、小龙虾100公斤,平均每亩可创利润4000元左右。

此外,新的小龙虾养殖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浙江的“菱角—虾”模式、山东的“莲藕—虾”模式、海南的冬季养虾模式,以及湖北、上海的温室淡季养虾模式等。

合肥小龙虾批发市场_合肥最大的龙虾买卖市场_合肥小龙虾批发价格

三、加工、流通和国际贸易

加工

2017年,在国内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下,加工冷冻小龙虾出口继续受到抑制,而虾尾、清水虾、调味虾等面向国内市场的小龙虾加工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小龙虾加工品贸易由出口为主转向内销为主。随着国内市场对小龙虾加工品需求的扩大,国内小龙虾加工业也在稳步发展。据统计,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近百家,年加工能力90万吨,实际加工量22.5万吨,年加工产值200亿元。

小龙虾精深加工稳步推进,利用虾头、虾壳等废弃物提取甲壳素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壳聚糖衍生物拓展到医药产品领域,形成了壳聚糖、壳聚糖胶囊、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壳寡糖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仅湖北、江苏两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年产值就超过25亿元。

循环

小龙虾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湖北武汉、荆州、鄂州、潜江,湖南长沙、岳阳、南县,江西九江,江苏盱眙、金湖、兴化等长江中下游小龙虾主产区均建有小龙虾批发市场或小龙虾专卖店。冷链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快速壮大,开通了货运物流、客运专线物流、航空物流,可在24小时内送达全国各地,保证了小龙虾运输的成活率和品质。

小龙虾电商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以京东、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小龙虾”商业模式全面布局小龙虾销售市场。2017年,仅湖北省电商平台交易额就达5亿元。其中,潜江市“淘谷360”垂直电商平台的“互联网+小龙虾”运营模式,已吸引到300多家主力采购商和交易商户,小龙虾物流配送辐射全国300多个城市、3000多个客户终端,全年小龙虾交易额达3.59亿元。

进出口

长期以来,我国小龙虾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占出口市场份额的80%以上。2017年,受欧盟调整中国小龙虾产品进口关税、美国对中国小龙虾肉发起反倾销调查、国内原料虾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小龙虾加工企业将目光转向增长更快的国内消费市场,小龙虾出口量1.93万吨,出口额2.17亿美元,较2016年分别下降17.87%和18.42%。

2017年,由于非冷冻小龙虾进口量不足,小龙虾进口量仅为0.39万吨,进口额为0.53亿美元,较2016年分别下降54.12%和87.01%。

4. 国内消费

我国国内小龙虾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领域,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餐饮消费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青睐。

消费趋势

国内小龙虾消费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夜宵大排档;二是品牌餐饮企业主打菜品;三是互联网餐饮,即线上线下结合的小龙虾外卖。由于小龙虾产出的季节性较强,其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7年,小龙虾消费旺季始于4月,5月至8月达到高峰,9月开始淡季。

近年来,各地积极加大小龙虾菜肴开发力度,形成了一大批知名的小龙虾菜肴和餐饮品牌,如江苏盱眙的“十三香龙虾”、南京的“金陵鲜韵”系列、湖南南县的“冰汤虾”、湖北潜江的“油焖大虾”等,有力地促进了小龙虾餐饮消费的纵深发展。据美团点评统计,2017年7月,除武汉市小龙虾餐厅数量较2016年同期略有减少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广州、上海同比分别增加2448家、1326家,大批商家涌入小龙虾餐饮市场。 除了开办小龙虾专卖店,也有人开始兼营小龙虾,如必胜客、肯德基等都推出了小龙虾披萨、小龙虾帕尼尼等产品。

从消费者年龄结构来看,小龙虾的消费受众以20-39岁的年轻人为主,50岁以上和19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占比较小。其中,外卖小龙虾的主流消费群体为80后、90后。从消费渠道来看,80%的小龙虾通过堂食渠道(含夜宵摊位)销售,20%的小龙虾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根据美团点评大数据显示,小龙虾是互联网餐饮市场最受欢迎的十大菜品之一,占总销售额的4%左右。

市场分布

从国内市场来看,小龙虾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中等大中城市,北京、武汉、上海、南京、长沙、杭州、苏州等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消费区域还在不断扩大,西南、西北、华南、东北等地区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市场价

小龙虾供货期比较集中,季节性分化明显,市场价格受供货量影响较大。据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监测,2016-2017年,小龙虾批发价格高峰出现在春冬季淡季,价格低谷出现在夏秋季旺季。

据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数据分析,2017年3、4月份小龙虾批发市场价格较高,一般在45-55元/公斤;5月下旬至6月底,价格短期内出现回落,在35-45元/公斤的低位运行;7月初开始出现反弹,并持续上涨,达到60-70元/公斤。

品牌与市场建设

近年来,各产区努力打造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如江苏省“盱眙龙虾”品牌在中国品牌发展促进会、经济日报、中国贸促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百强区域品牌榜单中位列第22位,位居水产品品牌榜首;湖北省“潜江龙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湖南省“南县小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企业在打造地方区域品牌的同时,还创立和培育了湖北的“楚江红”、“八旗龙虾”、“虾王”、“中国虾谷”,江苏的“太明龙虾”、“红龙虾”,湖南的“渔女”,江西的“海浩”、“西江”、“鄱湖”、“柘林湖”、“绿富美”、“胡家美”等自主品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2017年,各地积极举办各类小龙虾节、小龙虾王大赛、小龙虾美食口碑评比会等节庆活动,举办以小龙虾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活动。安徽合肥龙虾节、盱眙国际龙虾节、潜江龙虾节等节庆活动影响力更加深远、广泛。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小龙虾节参与人数超过9000万人次,对拉动消费、融合产业、促进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安全评价

近年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从养殖、流通、加工、餐饮等环节加大对小龙虾产业的监管力度。在养殖环节,各地不断出台小龙虾养殖操作规范,全国几大小龙虾主产区加大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和投入品监管力度。在小龙虾流通环节,全国各大小龙虾产区均建立了小龙虾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有效监管小龙虾流通环节和规范运输,加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在小龙虾加工环节,各加工企业对小龙虾收购、清洗、冷冻、加工等都有成熟、安全、规范的管理体系,通过超声波洗虾、300℃蒸煮、极限冷却、急速冷冻等工艺,保证小龙虾的原汁原味、质量安全、美味新鲜。 据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显示,2017年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主产省份共抽查小龙虾样品186个,进行了氯霉素、己烯雌酚、硝基呋喃代谢物等药物残留指标的检测,合格率为100%。

五、技术支持

合肥小龙虾批发价格_合肥最大的龙虾买卖市场_合肥小龙虾批发市场

2017年,“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小龙虾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淡水虾营养需求与饲料、寄生虫病防治、对虾生态系统养殖等领域岗位科学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成立“中国稻田一体化育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稻虾一体化育种基础理论、技术模式创新、配套技术研发、技术规程研究,在小龙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成虾生态养殖、病害生态防控等方面取得一批实用技术成果。

种苗繁育技术

2017年,江苏省在“产学研推”战略带动下,通过不断成熟和完善池塘结构、亲鱼选择、水质调控、水草设置、孵化方式优化等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池塘小龙虾苗种繁育质量和产量。湖北省在重点推广“稻田小龙虾生态养殖”“土塘小龙虾育养一体化”等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在稻田小龙虾亲本精养技术研发、大棚小龙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小龙虾苗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

成虾养殖技术

近年来,针对稻鱼一体化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各地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稻虾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与集成。通过构建稻虾间作共养系统,发挥系统的生态效应,减少稻田除草等劳动投入和农药化肥使用,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稻鱼绿色、高效、生态发展。农业部2017年公布的33个国家级稻鱼一体化养殖示范区中,12个稻鱼一体化养殖示范区以稻虾为主,占示范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示范面积达7.5万亩。

疾病预防控制技术

随着小龙虾养殖集约化程度和密度的提高,苗种流通空间扩大,养殖过程中小龙虾疾病发生也日趋严重。白斑综合症是实际生产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2017年,湖北省组织技术力量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生及中草药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其流行病学分析、最佳复方植物提取物配方筛选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政策支持

2017年,各主产省相继出台小龙虾产业规划或指导意见,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湖北省出台《湖北省小龙虾“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关于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安徽省出台《安徽省稻田鱼综合育种双千头工程实施意见》;江苏省出台《渔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将小龙虾列为重点主导产品之一;湖南省将稻田综合育种纳入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支持区域;河南省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稻田鱼综合育种加快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

2017年,各地还加大对小龙虾配套项目和整合农业扶贫资金的资金支持力度,用于小龙虾产业发展。江西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湖北省30多个县(市、区)出台文件,明确稻虾综合养殖财政支持政策;湖南省通过项目支持,安排3.5亿多元用于稻鱼综合养殖;江苏省将小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列入省高效设施渔业建设项目,同时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小龙虾产业发展,全年省财政扶持资金达8000多万元;安徽省建立“三位一体”渔业工程,将小龙虾养殖列为省财政支持项目,并拨付财政补贴调节资金用于稻虾综合养殖; 河南省通过省财政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和国家、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稻鱼产业提供种苗繁育资金500多万元。

2017年,各个地区还积极地为小龙虾提供了财务支持服务ORED为小龙虾提供了“新南方贷款”,并向小龙虾县提供了贷款;

7.问题

水产养殖基础设施不完整

水产养殖池的标准化不高,水产养殖的尾水治疗设施相对落后,生态回收水产养殖项目并不完美。 ATE和逃生预防仍然并不完美。

小龙虾育种系统尚不完美

小龙虾种子繁殖的规模和工厂水平较低,种子农场和种子保存农场的建设滞后,专业的商业育种系统和质量改进系统,非常缺乏,自我繁殖的水平和自我培养技术是不均匀的,并且缺乏繁殖技术的生产范围。没有到位,尚未完成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也不深。

加工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小龙虾的供应显然是季节性的,季节性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加工产品的相似之处,市场认可也不高。

组织和集中度不高

小龙虾行业不是高度有组织的,而统一的生产规范仍然是主流的,并且标准限制了行业的竞争力,工业化水平和风险抗风险。 “应该加强业务实体,并且需要改善主要,次要和第三级行业的整合。

8.发展前景

据预测,中国对小龙虾的总需求约为190万吨,其中140万吨用于餐饮和50万吨的加工,另外,国际市场的需求差距约为30万吨。

水产养殖的生产继续增加

我的国家富含稻田和水资源。对于近年来中国小龙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小龙虾的繁殖区和工业将继续迅速增长。

消费市场继续很热

随着居民的消费热情从路边摊位到高端酒店,从在线外卖到家庭厨房,小龙虾将继续在消费者市场中“征服城市并捕捉城堡”,这是由于小龙虾的社交属性,因为供应季节与供应季节的最高时期与夜间杂物相吻合消费习惯的传播以及市场影响力的持续扩展,西南,西北,东北和其他地区的小龙虾的消费将继续增加。

价格仍然很高

有数丁蛋白的施用价值逐渐出现。将迫使小龙虾的价格继续以高水平运行。

工业融合继续加强

随着生产的持续扩展和消费者的热情持续增长,主要生产领域的政府将更多地关注小龙虾行业,并将其视为减轻工业贫困和农村文化节日的重要工具。多重生产的综合发展,小龙虾行业的“恒星风味”将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注意:本文是“中国小龙虾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由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国家水生技术扩展中心和中国渔业学会汇编。

长按以识别QR代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