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十周年:居住空间演变与综合住区实践的典范

时间:2024-06-23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07评论:0

“选择万科森林公园,是我十年来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这是合肥乃至安徽最具影响力的居住综合体实践”……

丨森林公园综合居住区航拍

近日,合肥万科推出万科森林公园十周年活动,以H5《森林公园成长十年》开启十年回忆,一经发布便引发媒体网友热议,被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安徽频道、凤凰卫视安徽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累计阅读量超30万。

▲扫描二维码,回顾万科森林公园十年成长

01丨合肥居住空间的演变

住区形态是一个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缩影。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楼、居住区建设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合肥也不例外。

20世纪80年代,合肥市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步行和自行车,房前空间相对安全舒适,当时居住区规划更加注重空间环境的营造,因此出现了以曙光新村、西苑新村为代表的“排式布局”。

90年代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十年,社区规模扩大,建筑布局有排式、围式、点群式,代表作品有琥珀别墅、梦幻花园小区等。

21世纪的住宅设计注重营造宜人的房前庭院空间,更注重创造令人难忘的社交空间,通过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形成高品质的居住模式。

随着合肥的快速发展,主城区常住人口需求与功能配套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2012年,合肥市“1331”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启动,明确对主城区进行优化升级。同时,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四里河城中村改造升级。

丨芦阳四里河地区,拍摄于2012年

合肥万科对于综合住宅区的探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的。

丨综合居住区示意图

区别于传统居住区,综合居住区是以未来城市为视角,以人居环境为思考起点的区域,通过高效整合城市资源,将居住、商业、公园、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有序地排列在棋盘上,在满足周边居民需求的同时,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

02丨万科综合居住区落地

2012年9月,合肥万科取得庐阳区四里河板块约775亩土地,即现万科森林公园综合居住区。

十年前,四里河村还是一个热闹的城中村,广袤的土地上遍布着农田、菜地和密集的房屋,无论是居住舒适度还是配套功能都亟待改善。

丨2012年整治前的四合区里瓦村组

万科森林公园综合居住区的建立,将居住、商业、办公、生态、养老等城市要素有机结合,承接吸纳主城中心优质资源外溢,集聚现代产业和优质人才,助力四里河乃至主城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丨万科森林公园综合居住区示意图

合肥万科城市之光别墅_合肥万科别墅价位_合肥的万科别墅楼盘有哪些

2013年5月,万科森林公园与合肥市第45中学、南门小学签约,建设森林城市校园;2015年9月,两所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丨合肥四十五中林城校区实景图

丨合肥南门小学森林城市校园实景图

2014年3月,万科代建泸州公园一期,2015年6月公园正式开放。这是安徽省首个集旅游、休闲、运动、健康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城市公园。

丨芦洲公园地标山实景图

2017年6月,万一路园养老护理中心开业,开启了合肥乃至安徽养老护理新模式。

丨万益路源养老中心实景照片

2018年9月,万科打造的大西门幼儿园森林城市分校开园。

2019年8月,四里河区域首家大型品质购物中心——万科广场开业……

丨合肥万科广场实拍

2012年至2022年,万科在合肥的综合居住区探索十年,从社区配套到街道配套,再到区域、城市级配套,万科森林公园将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实现民众未来期盼的理想城市生活。

这10年,也是合肥城市空间急速转型的10年,昔日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四里河;传统居住模式也被综合居住区的探索与实践打破——生活原来可以如此高效、如此精彩!

十年,一幅画。11886户家庭、3万余业主生活在这里;万科与业主们将十年前的蓝图,变成了生动的日常。十年,共同成长。万科森林公园以综合住宅区为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同频创造美丽。

丨上:鹭洲公园实拍;下:万科森林公园朗庭社区实拍

03丨城市空间功能优化升级

丰富的资源聚集与场景演绎只是综合居住区展现的一部分,人与住、业、园、景之间的壁垒被消解,各类空间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城市功能之间实现开放链接,进而推动板块乃至城市价值的提升,这是综合居住区对城市空间优化的深刻诠释。

1.开放空间体系建设

规划方面,项目以古镇路为核心轴线,分为南北两大片区,打造嘉亭、御亭、雍亭、金亭、瑞亭、叙亭、悦亭、朗亭、西亭、官亭、雅亭、镇亭、景亭等14个院落及园林。南部地块紧邻泸州公园,以多层、联排为主;北部地块以高层住宅为主。南低北高的空间布局,让泸州公园的景观尽可能地共享。

丨合肥万科森林公园天际线(流程图)

合肥万科城市之光别墅_合肥万科别墅价位_合肥的万科别墅楼盘有哪些

围合出的14个院落,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每个院落周围均由数栋单体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绿地和公共空间,这样每个院落的居民都能从窗户看到风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丨万科森林公园实景图

道路是小区与城市、庭院与庭院相通的路径,古镇路、青松路、紫山路、森井湖大道等主要景观道路不仅勾勒出小区轮廓,还将多个庭院空间有机串联起来。道路两侧结合绿化带设置跑步道、自行车道,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居住区。同时,居住区内部道路延伸至城市道路,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加速了居住区与城市的融合。

2. 步行生活圈的实施

万科森林公园以城市化运营为理念,复合开发社区功能,打造理想的步行生活圈。

绿洲公园、万科广场、森林生活中心、绿源老年中心、中小学教育等,构成与城市高效互动的完整生态链,居住、工作、休闲、上学、养老均包含在步行可达的圈层内。

丨鹭洲公园实景

3. 升级并实现板式底盘

优质资源的引入和变现,让四里河界面焕然一新,积聚了片区“资源池”的能量。此外,在森林公园综合住宅区实现的同时,万科城市之光、万科中心也相继落地四里河。高端人群的涌入,为四里河片区的圈层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以万科中心为代表的高端商业写字楼已吸引数百家创新企业入驻,激发了区域产业活力;万科广场作为安徽省首家万科Mall,也成为合肥市民休闲购物的首选之地。此外,万科森林公园周边已入驻50余家新兴金融企业,新的金融集聚区正在形成。

丨万科森林公园地块一角

短短10年时间,四里河已成功打响“鲁阳国家级中央商务副中心”,同时,人才引进也在加速推进,人才的聚集不仅赋能了区域发展,也推动区域环境更上一层楼。

从优质资源的高效聚集,到城市界面的更新,再到对区域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人才引入……这是城市优质生活生态系统的一个循环。

04丨结论

综合居住区的实践,将城市“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四大基本功能融入万科森林公园。

今天我们讨论城市空间优化,不只是框架的简单扩大,而应该站在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更加合理地整合和提升资源,从而给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更加便捷、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

万科森林公园作为万科10年前对综合居住区的先锋探索,以人为出发点,将城市空间优化重大工程难题逐一分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板块能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丨万科森林公园实景图

参考:

[1] 合肥市人民政府,《大合肥将构建“1331”新格局》

[2] 姜莉莉,《城市空间设计视角下天津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1

[3]《综合居住区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新空间——以合肥万科森林公园综合居住区为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