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41 年铁路生涯最特殊春运,严晓霖的台前幕后

时间:2024-06-1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59评论:0

2月5日,闫小林在车厢外站岗,等待旅客上车。

41 年铁路生涯最特殊春运,严晓霖的台前幕后

2021年的春运与往年不同,尤其是对于闫晓林来说,这是他41年铁路生涯中最特殊的一个春运。“我是合肥机务段准备车间的一名地面司机,今年来到合肥客运段当乘务员,这么多年‘幕后’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台前’。春节过后我就要退休了,想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铁路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从1980年起,闫小林干过蒸汽机车司炉工、探伤员、钳工、地面司机等,“我们常说,就是幕后工作”。但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能面对面地为旅客服务。“我想在退休前能有这样的机会,把我的整个铁路生涯都充实起来。”春运前,闫小林找到车间主任陈鹏,主动报名支援客运段。“主任,今年春运我能去吗!”考虑到自己的年纪,陈鹏一直犹豫不决。但经不住老闫的“软磨硬泡”,陈鹏最终还是答应了。

闫晓林对与乘客面对面时发生的许多事情印象深刻。“有一次,车上来了几个大凉山的乘客,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孩子们很顽皮,到处乱跑,我就用手势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注意孩子的安全。”旅途中,闫晓林从口袋里掏出糖果送给他们。“他们下车时,很热情地和我告别。能得到这么热情的回应,我真的很高兴。”

“大家都知道,过去有句关于火车司机的话,‘下火车后,远看像捡破烂的,近看是机务段工人。’”回首41年的铁路工作,闫小林感慨万千。从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车到动车组、高铁,闫小林工作的41年,也是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不断加强形成,旅客体验不断提升。“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新华网(韩文哲、郭登光摄)

2月5日,闫晓林正在整理衣服,他上班的时候,向来很注重仪表。

例行会议期间,闫晓林端坐正,认真听讲。经过一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闫晓林正式上任(2月5日摄)。

出发前,闫晓林拿出手机翻看两个孙女的照片。为了保证她们工作状态良好,机组人员不允许携带自己的手机(2月5日摄)。

工作手机上印着“12号车”,这是闫小林具体负责的车(2月5日摄)。

2月5日,闫小林用单位手机查询旅客信息。实行无纸化车票后,查验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2月5日,闫晓林在列车出发前挂上黄色警示带。“上车时防止乘客滑倒、抱小孩、扶老人、出发前收好脚蹬……”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闫晓林做得很娴熟。

2月5日,列车出发前,闫晓林关上车门,检查车门是否锁好。“车门很重要,不能开玩笑,一旦车门出问题,后果很严重,我一定要再检查一遍。”闫晓林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防疫要求,闫小林每4小时对列车重点区域进行一次喷雾消毒,确保车厢卫生(2月5日摄)。

2月5日,闫晓琳在清扫车厢。疫情防控是今年春运的重中之重,必须时刻保持车厢清洁。

2月5日,闫晓林在更换一次性手套,他随身携带了很多口罩、手套,一旦破损就会立即更换。

2月5日,闫晓林每天的工作都一丝不苟,他自带抹布,时刻保持镜子、洗脸盆的干净整洁。

2月5日,闫小林展示了自己自制的“小贴士”,上面标注了列车时刻表、站台高度、是否放踏板等细节。“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太好,就记下来,放在帽子里,随时可以查看,方便我更好地为旅客服务。”闫小林指着帽子里的时刻表说。

全部工作结束后,闫晓林有时间在机组人员休息室吃饭,一班下来,他能走几万步(2月5日摄)。

2月5日,等待乘客上车时,闫晓林始终把一只脚放在踏板上,确保乘客上车时不会绊倒发生意外。

2月5日,闫晓林将合肥市客运段工作人员准备的“福”字赠送给旅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