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审计局移送使用假发票案,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010年10月,温州市龙湾区审计局向有关部门移送了鱼香阁、农家乐酒楼等4家单位使用假发票的案件线索。2010年12月,在公安、税务、审计等部门的配合下,对多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查处,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和治理假发票的专项行动。这是龙湾区审计局多年来移送的首起使用假发票案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起源
2010年6月,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出炉,龙湾区审计局组织全体审计人员集中学习,12个中央部门和37个直属单位未严格审核票据,接受虚假发票报销4456万元,让大家震惊不已。
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一环,审计机关以往更多关注的是欠条问题,正规发票的真实性仅靠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此次这些问题在各中央部门、各单位均有出现,引起了龙湾区审计局领导和审计人员的重视,大家表示在接下来的审计工作中会高度重视。因此,局领导针对几个当前和即将开展的审计项目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各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记账的合法性、合规性,查找线索。
民意调查
审计人员迅速行动,先在某镇财务决算审计中进行了试点。审计组制定了具体的假发票审查方案,并根据人员情况分月分责。起初,他们把重点放在大额工程发票上,复印了多张建设单位开具的发票,到税务部门核对,经核实发现,这些发票均为真发票。于是审计组调整方案,将审查目标转向金额小、数量大的餐饮发票。几天下来,大家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但审计人员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最后,在核对一张餐饮定额发票时,发现发票代码上的数字打印得不是很整齐,前后两张发票上的数字也不连续,这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但又不能立刻判断这是一张假发票。于是,审计人员将这张发票交给税务部门进行核查,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判定为假发票。税务部门还给审计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识别方法,就是在温州市财政地税信息网上查询发票真伪,输入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就会显示具体的购销单位。
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审计人员面前,如果认定这些假发票就是盖章的公司出具的,那么证据显然不足,因为有可能是负责人从别处弄来的。为了证实这一情况,审计局又召开了一次业务会议,研究下一步措施,最后决定做两件事:一是让负责人证明索要发票的时间和公司;二是到这些餐饮单位吃工作餐,索要发票进行比对。就这样,他们终于证实了这些假发票确实是餐饮单位提供的。
突击
在掌握了票据识别技巧后,局领导在全体审计干部会议上要求审计组成员总结经验,介绍识别假发票的方法。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审计人员在上千张报销票据中耐心细致地核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某镇、某指挥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报销票据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假发票,数量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有的是接待费,有的是会议费,有的是工作餐费,假发票无处藏身。近十天来,4家被审计单位共发现假发票1454张,金额15万元,包括某鱼村亭、某农家乐、某酒店、某酒楼等多家餐饮单位。这些都是近期在被审计单位发现的假发票,应该有大量的假发票流向部门、单位和企业。 目前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
假发票猖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还有可能利用假发票报销、挪用财政资金。审计人员认为,切断假发票来源刻不容缓。龙湾区审计局迅速采取行动,积极与公安、税务等部门协调沟通,积极整理审计证据材料,将此违法行为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关闭网络
根据移送的审计信息,公安机关、税务部门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部分餐饮单位经营者曾多次从温州市公园路路口售假发票人员手中购买50元至500元不等的虚假餐饮定额发票,并开具给索要正规发票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2010年12月,购开假发票违法行为被掌握后,结网行动开始。温州市地税局稽查局派出税务稽查人员对鱼香阁、农家乐等多家餐饮单位进行税务突击检查,查获大量餐饮假发票。被检查单位起初矢口否认,但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这些单位不得不如实承认违法行为。但由于发票数量和开具金额未达到刑事案件标准,税务部门最终根据案件情况,对部分购开假发票的单位处以6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罚款。在此过程中,审计机关积极配合,对接受假发票的单位进行了批评教育和罚款。
此后,税务部门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餐饮单位假发票的大规模行动,查处非法制售假发票案件12起,捣毁制售假发票窝点5个,缴获假发票34万张及一批制假设备,从源头上切断了发票来源,严厉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
反射
假发票为何如此猖獗,甚至“侵入”国家机关?这起案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一是造假逼真。这些发票的制作工艺十分精良,外形与真票几乎一模一样,足以让人误以为是真票。如果不严谨、耐心、认真、细致地工作,很难发现它们;二是管控不严。很多经办发票人员、财务人员没有认真识别,只要有发票、有餐饮单位盖章就放松警惕;三是监管不力。由于假发票的制售隐蔽性强、流通速度快,监管难度很大,又缺乏常态化检查和相关处罚措施,导致其愈发猖獗,甚至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街头广告等方式招揽业务,有需要的人很容易买到。 因此,审计建议有关部门和个人要严管、拒收假发票;加大对制售、使用假发票行为的打击力度,从严从重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净化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