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集团将加快重点区域及优质项目发展力度和网点布局
王府井表示,2024年,集团将加快重点区域和优质项目的拓展,特别是加大在北京大本营的开发力度和网点布局,加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和创新商业项目的开发速度。临汾王府井购物中心、苏州王府井购物中心、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攀枝花王府井购物中心、青岛莱西王府井购物中心、新银1950 DISCOVERY购物中心、国贸CCPARK购物中心等项目预计今年开业。
天弘股份
运营100家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
2023年,天弘控股实现销售365亿元,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120.86亿元,同比下降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88.75%。
线上业务方面,商品销售及数字服务收入GMV(商品交易总额)54.4亿元。超市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2.3%,销售额占比23.2%,其中第三方平台到家销售额增长迅猛,销售额占比近17.8%;百货专柜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14.35%,销售额占比超过20.5%。此外,彩虹控股全年通过美团、抖音等本地生活平台的优惠券销售,实现GMV超过10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天虹控股已进入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北京等7个省市34个城市,经营购物中心41家(其中加盟4家)、百货店59家(其中加盟1家)、超市116家(其中独立超市29家),总面积逾457万平方米,店面结构持续优化。
此外,彩虹控股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签约待开业储备项目9个,总面积约48.61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项目7个,面积约47.95万平方米,独立超市项目2个,面积约0.66万平方米。
财报显示,2024年,彩虹控股将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中国领先的数字化企业,推动购物中心持续转型升级,打造项目亮点空间,重点调整升级19家门店,打造9家社区生活中心标杆店,计划新开3-4家购物中心。
利群股份
经营77家大型零售店
2023年,利群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7.03亿元,利润总额7523.4万元,利税3.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7.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利群股份主营业态为“零售连锁经营、物流供应链、食品产业”。旗下拥有近百家大型零售门店,其中代表性零售门店77家,覆盖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业态多样,门店经营总面积逾200万平方米;拥有位于青岛市、胶州市、江苏淮安市的4座大型智慧物流中心,仓储面积逾60万平方米;聚焦产业链上游,拓展食品加工产业,赋能零售,在旗下物流中心建设有豆制品工厂、豆芽工厂、食品工厂、粉丝工厂等食品生产加工车间,总面积逾11万平方米。
电商业务方面,2023年利群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入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5.30%以上。顺应即时零售新趋势,全新推出一件代发业务;积极拓展外销业务,重点开拓便利店、农贸市场、餐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招投标,开发重点客户线上商城,提升客户覆盖率;全力协同微信小程序、抖音、视频号直播运营,举办“总裁专场”等直播130余场;积极挖掘潜在社区流量,聚焦门店、商场周边消费者需求,开展专场社区团购。
大商股份
经营超过120家实体店
2023年,大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3.31亿元,同比增长0.75%,营业成本44.89亿元,同比减少0.49%,扣非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19.70%。
报告期内,大商股份聚焦百货连锁、超市连锁、电器连锁三大核心业态,并拥有大商天狗网、大商五星级酒店、大商地产等多元化业务。截至目前,大商股份拥有实体门店120余家,分布于辽宁、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核心商圈。
财报显示,大商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线上销售额约2.05亿元,会员数2564万名,其中活跃会员1109万名,会员销售额146.44亿元,占总销售额的98.58%。
大商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将积极适应市场发展新趋势,在销售、市场、资本市场、资产配置、新项目等各条战线开辟新战场,破局建构,放大优质资源,扩大品牌优势和业务规模。同时,果断关闭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门店;重点推进城市园区建设和盘活闲置房产,通过对公司存量房产、土地、门店及空柜等资产的开发建设、租售运营,最大化盘活休眠资源,让闲置无效资产尽快活起来、活跃起来、用起来。
武商集团
拥有11家大型购物中心,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2023年,武商集团主营购物中心、超市等商品销售业务,两大业态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合资、自营、代销、物业转租等。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78亿元、利润总额3.52亿元、净利润2.09亿元。其中购物中心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9.15%。
截至期末,武商集团旗下拥有武商MALL、武商MALL·世贸、武商梦想MALL、南昌武商MALL等11大购物中心,分布于湖北武汉、襄阳、仙桃、黄石、十堰、老河口、江西南昌等核心商圈。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27.4万平方米,自有物业建筑面积约211.9万平方米。超市业态拥有门店71家、MINI店47家,其中武汉市内门店34家、市外及省内门店36家,江西南昌新开门店1家。超市门店总建筑面积约53.2万平方米,自有物业建筑面积约11.7万平方米。 公司自有物业总建筑面积约223.6万平方米。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武商集团旗下电商公司线上交易额2.9602亿元,营业收入1617.43万元。
武商集团表示,2024年,公司将稳步推进新网点拓展;力争年内完成南昌武商洲际酒店基本装修;积极筹划武汉亚贸广场租期到期后的转型;聚焦线上经济,探索进出口业务,打通“出口+进口”跨境电商双轨通道;发展异业联盟,布局新兴产业,成立商业科技创新基金,推动公司传统业务以数字化、商业科技、智慧物流、新消费等赋能,实现集团战略转型。
欧亚集团
经营44家购物中心(百货)及大型综合商场
2023年,长春欧亚集团营业收入约70.06亿元,同比增长1.24%,利润总额约2.87亿元,同比增长162.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3.39万元,同比增长112.12%,扭亏为盈。
欧亚集团成立四十年,以全渠道营销为主,经营实体零售为主,线上销售为辅,形成了“现代百货、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主要经营模式为自营、合资、租赁。
截至2023年12月底,欧亚集团在全国共拥有各类门店146家,其中购物中心(百货)41家,分布在吉林省32家、辽宁省1家、内蒙古自治区5家、河南省1家、青海省1家、山东省1家;大型综合卖场3家,分布在吉林省;连锁超市80家,分布在吉林省65家、北京1家、海南省1家、内蒙古11家、青海省2家;其他营业部22家,分布在吉林省17家、河南省4家、北京1家。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欧亚集团旗下“欧亚E购”实现营业收入2108.3万元;网上销售交易额41655万元。
2024年,欧亚集团的经营计划是开设1-2家新店以及新建、续建、扩建1-2个项目。
合肥百货大楼
经营百货、家电、超市等实体门店241家
2023年,合肥百货营业收入66.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3%;营业利润4.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9%;利润总额4.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39%。
各业态销售份额结构中,百货(含家电)收入占比38.61%、超市收入占比50.34%、农产品交易市场收入占比6.79%、房地产收入占比4.26%。
合肥百货作为安徽省零售龙头企业,报告期内新增零售门店23家,主营业务为零售及农产品交易市场。公司零售业务涵盖百货、家电、连锁超市、电商、合信商业等细分业态,公司在百货、家电、超市三大业态下共拥有241家实体门店。百货零售业务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联营销售、分销及物业租赁等。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合肥百货自建线上销售平台交易额为1.98亿元,第三方销售平台交易额为5.25亿元。
合肥百货表示,“老店重开”推动转型升级,2024年推动百大新悦城、百大CBD、乐普盛、广德百大、鼓楼高新等门店持续调整优化。“一店一策”提升运营能力,谋划2024-2025年调整策略,重点提升一批潜力门店,全力扭亏一批困难门店,谨慎关闭一批无望扭亏为盈的门店。积极引入餐饮、奶茶、咖啡、娱乐等体验式跨业态配套,实现“异业合作”吸引客流。
新华百货
经营12家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
2023年,银川新华百货集团营收约60.65亿元,同比增长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5.59%。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86.65%,租赁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13.35%;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为:超市占64.46%,百货占11.69%,电器及通讯占22.96%,物流占0.88%,其他占0.01%。
财报显示,新华百货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主营商业零售、物流、商业物业租赁等业务,零售业务主要涉及百货、综合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电器及通讯连锁等。
2023年底,经过近三年的改造建设,新华百货银川新百中心、贺兰中心相继开业。2023年,新华百货共新开各类业态门店40家,关闭亏损门店或合同到期门店18家。截至2023年底,新华百货共经营各类业态实体门店344家,其中百货、购物中心12家,经营面积60.12万平方米;超市243家,经营面积56.14万平方米;电器、通讯门店89家,经营面积13.64万平方米。
新华百货计划2024年新开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各类门店19家,此外新百电器计划新开5家各类门店。
银座股份
拥有120家实体店
2023年银座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其中商业营业收入55.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房地产营业收入417.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55.35万元,同比下降88.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9.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62.79万元,同比增长239.38%。
2023年,银座股份业态涵盖百货、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期内,银座股份在深耕山东市场的同时,也扩大省外周边地区的布局,截至报告期末,拥有门店119家(潍坊临朐华兴23家),分布于山东省、河北省、黑龙江省11个城市,建筑面积303.71万平方米。同时受托管理大股东商业集团旗下山东银座商城有限公司旗下全部55家非上市门店。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银座股份有限公司线上含税销售额达13.57亿元。
广百股份
在广东省开设28家实体零售店
作为广州市销售规模最大的百货零售商,2023年,广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44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17万元,同比增长1.79亿元。
报告期内,广百股份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服务,采用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联销、购销、物业租赁。2023年新增门店2家,分别为广州从化广百来银汇店、广州智慧城广百广场,关闭广百超市江湾东店、新大新荔湾折扣店、广百肇庆店3家门店。截至本报告期末,广百股份在广州市及广东省其他城市共开设门店28家,其中广州市综合百货15家、购物中心4家、超市专业店2家、钟表专业店1家;广东省其他城市综合百货5家、购物中心1家,总经营面积约69万平方米。
广百股份表示,公司门店全部为直营店,2023年门店营业收入约38.4亿元。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门店情况如下:
线上销售方面,到2023年底,广州百货、广州友谊会员总数将突破302万,其中电子会员超过227万。2023年,广州百货自建销售平台及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线上销售交易额5.7972亿元、营业收入4.6674亿元。到2023年底,自建销售平台注册用户数达196万,入驻品牌约1250个。
百货商场正在做出重大改变
提高运营能力
百货业绩增长的背后,有消费回暖的光环,但在商品一应俱全、消费需求多样化、细分化的当下,企业更需要从自身做起,内外兼修。基于多家百货的财报,我们发现,各公司在内外部改革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内部变化包括:践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实施组织优化,严控成本费用;优化产业结构,如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等;同时完善市场化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业绩考核指标,从根本上激发公司内部员工活力;此外,还积极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营。
外在的变化更容易被公众感知,体现为一系列顺应消费市场趋势的改革、业务和模式创新。
1、推进数字化、多业态融合。如彩虹控股科技子公司凌智数字科技与多家头部标杆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智能客户资产管理系统业务新增集团型企业客户48家;“小伙儿”智能用工平台赋能彩虹供应链零售、餐饮品牌及C端,报告期内新增B端客户279家,签约头部连锁餐饮企业,目前注册用户超过30万,其中使用小伙儿解决灵活用工痛点的商户及门店超过6000家。报告期内,大商控股成立超市集团,整合超市及副食业态资源;依托大商电器连锁公司,筹划打造电器集团公司,整合电器业态,形成总部-分公司-门店三级管理体系。 全年在沈阳、大连、营口等地新开设10家门店,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2、改革夯实供应链。如利群股份聚焦产业链上游,拓展食品加工业,赋能零售,在物流中心建设豆制品厂、豆芽厂、食品厂、粉丝厂等食品生产加工车间,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天虹股份2023年将设立苏州配送中心,实现采购、销售、物流等跨部门协同,完善库存预测。年底将拥有11家超市自营配送中心,业务覆盖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江苏等5省29个城市。
3、加快业态创新和商业空间功能更新,升级消费场景。如百联集团将上海南京路华联百货改造为百联ZX创意趣味中心,开创国内二维商业消费新业态。王府井获批免税品经营许可证,开设首家线下免税店万宁国际免税港,实现应税+免税双轮主业驱动。武商集团武商梦幻时代致力于打造“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多业态,今年开业的“武商梦幻乐园”填补了国内室内高层动力乐园的空白,“夜游梦幻时代”项目入选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欧亚集团将乐园搬进商场,2023年国庆,吉林省首个室内生态广场在长春欧亚店亮相,拥有3万株珍稀植物; 红鸡、白鹇、孔雀、虎皮鹦鹉等珍稀可爱鸟类;流水、瀑布等生态元素植入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4、关店止损。如重庆百货2023年计划关闭或改变10家门店业态,2024年(含前期)计划关闭7家门店,包括达州商都、松青路超市店、环球广场超市店等扭亏无望或租期已到期的门店。天虹控股、利群控股、大商控股、欧亚集团、广百控股等多家企业在扩大门店网络的同时,也采取了关店或缩短租期等改善经营的措施。
5、深耕区域市场,稳步拓展门店。2023年,广州百货完成广州天河万科广场项目资产整体收购、从化莱茵汇项目开业、广州友谊时代广场门店收购等项目,新增经营面积逾7万平方米。8.8亿重大资产收购,强化了广州百货在天河区核心商圈的本土优势,助力公司未来发展。
商业观察:
尽管内部竞争激烈,百货业仍未步入正轨
纵观各百货2023年的年报数据,不难发现各业态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超市营收和毛利有所下滑,而体验和服务较多的购物中心、商品种类多样、折扣力度大的奥特莱斯表现突出。此外,电器、通讯等专业店也表现不俗。这些现象对于百货业态的转型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各家百货一季度的经营数据及报告均已披露,整体来看数据不容乐观:21家公司中,仅有5家营收小幅增长,12家净利润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与2023年末的营收排名相比,天虹控股上升一位,升至第三;合肥百货上升两位;中央百货、翠微控股营收也上升一位。从季度10亿元以上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来看,大商控股、合肥百货均稳中有升,表现不俗。
显然,百货业态仍面临严峻挑战。在理性消费时代,零售企业在存量市场中不得不面对电商平台、会员制折扣店、即时零售等多方的竞争。但同时也应看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量零售企业退出(区域)市场,将给各区域龙头百货带来更低的物业租金成本和新的增长空间。此外,银发、健康、便捷、情感、放松等新兴消费细分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也成为百货零售商的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近日,合肥百货旗下百大新悦城购物中心开通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涵盖小吃、快餐、饮品、超市等。作为安徽省商贸领域龙头企业,合肥百货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策略,在探索新的服务应用场景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更多体验价值。
总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无缝”消费体验仍将是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百货业应更加注重数字化赋能、供应链能力建设、产品性价比和运营能力提升,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想要加入更多主题的朋友可以添加小编微信,加入平台微信社区!
商务合作:15026854025
邮箱: peng.wang@shlfsg.com
本文来源于“铱星云商业”b.蓝皮书商业库收录了全国2000多家购物中心数据资源,希望粉丝们在蓝皮书论坛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如果满意的话,请推荐给您爱学习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