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人民海军加快推进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

时间:2024-05-0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79评论:0

文章|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云高玉娇特约撰稿人任天然

如果你不能控制海洋,你就必须控制海洋。 这是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屈辱史中一路走来的血泪教训。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这是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管理海洋、发展海军的宝贵经验。

为战争而生,向战争迈进。 这是人民海军加快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御转变的坚实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站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了“努力把人民海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军”的号召,并作出了一系列涉及人民海军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体现了中华民族向海求强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海军强大,海权昌盛,国运昌盛。

75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拥有五大兵种、核常规武器并重的战略军种。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海军听党指挥、锚定忠诚,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全面提升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坚决维护海上和平与安宁,正在加快建设海上强国。以新姿态打造世界一流海军。

空优作战梯队飞越航母编队上空(2018年摄) 张雷 摄

锚定忠诚度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寺宣告成立,中华民族掀开了向海洋求强的新篇章。 这一天是渡江战役发起后的第三天,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

从这一刻起,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海上武装力量。

人民海军成立之初,第一批舰艇以“井冈山”、“南昌”、“遵义”、“瑞金”、“延安”等革命圣地和英雄城市命名。 这些名字承载着人民海军的忠诚基因和红色传统。

此后的75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破浪前行,创造了“小船打大船”、“海上拼刺刀”、“白刃战”等惊人业绩。空手战”,铸就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上猛虎精神、核潜艇精神等精神丰碑,逐步发展成为核常兼备的海上力量、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以及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人民海军对党忠诚,舰船万里不迷航。 进入新时代,***主席多次考察海军力量,绘制蓝图,亲自推动,开启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新征程。 厚望和深重信任激励着海军部队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把全面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摆在突出位置,专门研究制定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具体措施,落实好军委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具体措施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海军政治生态根本改善,印发《工作细则》确保党指挥枪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设计在海军部队贯彻到底。

——推动政治训练深入务实,延续人民军队纯洁光荣的优良传统,不断夯实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 召开海军党建会议,继续开展团级以上党委级“政治、纪律、规则、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专题学习教育,解决了一些问题。军事管理松懈、屡禁不止引发的深层次矛盾。 进行彻底清理,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推动海军党的建设重大加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融入党中央决策部署。

——举办军队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强军思想训练营。 海军将领们静下心来学习,潜心领会,书外思考,联系实际讨论,让党的创新理论吸纳到头脑里、心里去。 成立海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广泛开展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培训和竞赛,定期组织基层理论服务。 百余名理论专家翻山越岛、登上任务舰、深入训练场地,为官兵面对面指导。 。

殷殷的嘱托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从海防基地到公海,从深海巨鲸到海天飞鲨,海军官兵用行动践行信仰,用鲜血书写忠诚。 英雄模范纷纷涌现——

海军372型潜艇作为“落实强军目标的模范船”,在执行战备任务时遭遇“水下悬崖”重大险情。 海上临时党委带领全艇官兵果断应对,圆满完成任务;

“八一奖章”获得者、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创新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

“海天梦想强军先锋”、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在训练中突然遭遇飞机故障。 为了拯救战机,他用生命做出了选择,永远离开了乘坐航母的梦想。 海天之间;

“时代典范”,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一批舰载机飞行教官从零开始,率先尝试。 他们以大胆的忠诚,探索建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机飞行员培训道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国家之一;

“时代典范”,海军南昌舰党委牢记领导指示,不负人民期望。 多次带领官兵出征岛链、远航白令海、在太平洋进行战事巡逻。 先后完成10余次重大任务,累计航程超过10万海里。 勇当海军转型发展排头兵...

模型就是一面旗帜; 基准是帆。 海军官兵时刻牢记习主席嘱托,焕发强军兴军动力源泉,坚决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交办的各项任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船”证时代

在全歼北洋海军的山东威海刘公岛上,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上面写着:记下,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金光在刘公岛视察。渔船。 。

人民海军刚成立时,首任司令员肖金光曾乘渔船视察距威海仅2.1海里的刘公岛。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6年前——

2018年4月12日,南海铁流汹涌。

海上,舰艇编成战略打击、水下攻击、远海作战、航母打击、两栖登陆、近海防御、综合保障等7个作战群,破浪航行。 空中,飞机组成舰载直升机、反潜巡逻行动、预警指挥、远海行动、海上突击、远程支援掩护、空中优势行动等10个空中梯队,飞越上空。 。

在这次新中国历史上第五次也是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中,新时代人民海军英雄亮相。

时代要求我们全面深化人民海军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海上作战体系。

隔海万里,大国强器频传佳音。 在中国海防建设史上,海军阵容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大——

临沂、皇岗、烟台等新型导弹护卫舰密集下水,成为执行远海任务的中坚力量;

昆明舰、合肥舰、西宁舰等新型导弹驱逐舰相继服役,人民海军水面作战舰艇区域防空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新型万吨级登陆舰投入服役,人民海军开始具备两栖作战力量综合投送能力;

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下水,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全面改装,预警机、反潜巡逻机、舰艇家族再添新成员基地直升机...

“舰”认证时代,装备升级打造的“海军速度”,是人民海军迈向世界一流海军的生动缩影。

如今的人民海军已基本完成各类装备的更新换代。 近海防御作战装备部队体系建设加快,近海防御作战装备部队体系优化完善,两栖攻击装备部队体系不断强化。

军事专家尹卓表示:“在装备技术和国防技术领域,过去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代半甚至两代的差距,现在我们已经缩小和弥补了一代人的差距。”大型水面舰艇、潜艇、舰载机、雷达等装备已形成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时代见证,人民海军正破浪前行,走向深蓝,不断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一艘潜艇实战训练归来(2018年3月摄) 周其庆 摄

步行过海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沙角,南部战区海军新兵将在这里进行为期10周的集训。 军营内尚存一些废墟。

1841年1月的沙角海战中,英国庞大的舰队几乎浴血奋战,夺取了沙角炮台。 珠江大开,广州成为侵略者的目标。

从1840年到1949年,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进行了470多次海上侵略,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耻辱。

每年,南部战区海军新兵入营时,都要对当年的海防阵地进行行走冥想,并亲手触摸凝固的糯米迫击炮和锈迹斑斑的红色大炮。 。

海洋主权和权利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保卫辽阔的蓝色国土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海军的神圣使命。

在战斗的最前线,遇到敌人就拔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海军始终牢固树立战斗力作为唯一根本标准。 密切关注技术变化、战争变化、对手变化,加紧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升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凝聚打赢的强大力量。

大力推进实战训练深度耦合。 加强对敌军事斗争第一线部队训练,把军事训练备战的指挥棒指向强敌,直面海上战场,直达军事训练的各个层次、各领域。 在背靠背的对抗和面对面的比赛中,可以培养以强者强、制强者、克强者的实战能力。 部队训练水平实现全面跃升。 强化作战需求牵引,坚持实战化训练和联合作战化训练,将战斗力标准贯穿海军转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 “基于能力的基础训练、基于任务的实战训练”等一系列战术训练方式在全军广泛推广。 潜舰机攻防对抗、防空反潜作战、航空远程突击、海空联合火力打击等一系列高难度复杂手段,难度大、复杂。 有条件的演练、演练相继开展。

大力推进系统培训。 创新典型作战行动群训练,加大联合作战指挥响应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 围绕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特点,推动以航母编队、核潜艇、两栖作战编队等新领域、新素质力量为重点的高质量海上力量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海上综合实力建设。将远海新型军事力量运用到作战体系中,努力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 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防部队全要素集结的海空联合演习已成为常态,实现了联合训练、集中精锐、系统高效的目标。

大力推进科技军事训练。 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岸港训练、搭建实战环境,通过模拟潜艇操控、鱼雷攻击等科目,让官兵在岸上体验“战争味道”; 建立演习训练数据库,以科技赋能打造高素质“合成蓝军”并开展实战训练。坚持创新驱动,制定“研测练”一体化措施,加快推进作战能力提升;加强试验训练协同,“装备+应用”的战斗力转化率不断提高;加强顶层设计和路径优化,不断创新非对称制胜战术。

跨越海天,海军官兵不断磨练协同作战能力,时刻准备战斗,随时能战斗——

海军力量乘风破浪、乘风破浪,不断探索和实践克敌制胜的新战法、新风格,在海洋深处积蓄雷霆力量。

烟台合肥舰_烟台合肥舰_烟台合肥号导弹驱逐舰

鲸鱼伏击海浪。 潜艇部队通过多次水雷发射、深潜实验、战备巡航等,不断提升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开创了潜艇部队远程部署、广域使用、实战训练的新局面。

凌云试剑。 航空兵聚焦新型作战能力建设,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探索实践航母全时起降、多兵种多机联合作战、长航时等训练方式。耐力低空突防。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一次次“以时速200多公里的速度进行穿针线的精细活”,在海天之间上演“刀尖上的舞蹈”。

对于两栖作战,海军陆战队自2017年重组以来,集中全部思想和精力备战,加快转型建设,加快提升作战能力,努力成为一支综合性、多功能、快速——响应,全域精锐部队。 强大的团队。

海上前沿,海防力量不断强化开展海防作战能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海洋维权斗争中,人民海军展现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意志,为祖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放眼万里海域,海军部队全面落实战斗力标准,狠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时刻以马盘弓箭的高度戒备状态,倾听党和人民的号召。 。

辽宁舰起飞助手做出释放手势,歼15舰载战斗机起飞(2020年4月摄) 张凯 摄

海军军舰赴苏丹紧急撤离我驻苏丹人员。图为海军官兵带领同胞登船(2023年4月26日摄) 丁家兴 摄

和平运动

中国海岸线以东是浩瀚的太平洋。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一次又一次从这里出发,足迹遍及三大洋、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患者提供了29万余次医疗服务,带来了“希望、健康和友谊” “带着它环游世界。

同一个海洋,同一个家。 海军作为国家海洋力量的主体,对维护海上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负有重要责任。

船大者责任重,马者行远。

2023年,中国军舰驰援苏丹,执行撤侨中方在苏丹人员任务。 浩瀚的海洋上再一次谱写了“人民至上,使命必达”的励志歌曲。 从2011年从利比亚撤侨、2015年从也门撤侨,再到这次从苏丹撤侨,一句“祖国带你回家”让所有出国的中国人都感到温暖。

自中国海军军舰首次参与人道主义危机撤离平民以来,一直把重点放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上。 2015年,紧急驰援也门,帮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不含中国公民)安全撤离。 2023年,向苏丹发起紧急撤离任务。 第二批撤离人员包括来自巴基斯坦、巴西等国的221人。

心与手相连,互相帮助。 2014年,马尔代夫海水淡化厂发生火灾,中国海军舰艇满载960吨淡水提供紧急送水援助; 2022年,汤加王国爆发火山灾害,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5200多海里,运送救灾物资……中国海军继续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贡献海洋的共同未来。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果需要帮助,请拨打16频道给我打电话。” 这则中英文轮流播放的公告,让亚丁湾的中外商船感到格外放心。 自2008年12月中国海军执行第一批护航任务以来,海军共出动46个护航编队、150余艘次舰、3.6万余名官兵,为7200多艘中外船舶护航,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帮助世界。 “最危险海域”再次成为“黄金水道”。

中国海军的发展得益于和平。 中国海军走出国门,为和平而行。

4月21日至24日,中国海军将在山东青岛主办第十九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 29个国家的海军(海防部门)将派代表团参加会议。 举办本次论坛年会,是中国海军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际行动。 旨在同论坛各国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和挑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新的更大的贡献。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海军驶向深蓝,描绘安全新图景,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人的重要工具军队,还有中国军队。 窗口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力量。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这是东方大国的历史责任和庄严承诺,这是人民海军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实践。

潮水从东方升起,正是起航的时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上,迈向世界一流的人民海军始终听从党和人民的号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 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结束对汤加的访问时,使团官兵文职人员向告别人群挥手告别(2023年8月4日摄) 徐伟/本报 摄